分享

仲 秋 忆 母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仲 秋 忆 母

作者丨马学武    编辑丨文姐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第七个没有了娘的仲秋节。

点滴回忆,以寄思念。

——题记

01

热心肠

娘是个热心的人。

娘总把帮别人当成自己分内的事儿。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事,只要是娘能做到的,宁可放下自己手里的营生,先帮着别人做。尤其农闲时节,和娘同辈的婶子大娘,亦或是晚辈的媳妇侄女儿,纷纷拿着手里的营生来到俺家,娘从来是有求必应。有娘在的场合总是最和谐的。尽管日子过得清贫,女人们凑在一起,或切磋手艺,或疯言诳语,那是一年中村子里最祥和的光景了。

大哥是个顾家的人。大哥工作以后,尽管工资不高,还是给家里买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这在当时可是件稀罕物件儿。不等吃过晚饭,人们就三五成群地来了。一个家庭也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可娘不管有事没事,一有人来,就忙活着准备座位,端茶倒水。更有些淘气的孩子,有时就碰碎了碗啊盘的,娘也总是笑呵呵的,没有一点埋怨的意思。就这一点,能让俺们羡慕得要死。夏天还好一些,干脆把电视机搬到屋外。等到了冬天,屋子里就人满为患,或站或坐的到处是人。俺们有时发几句牢骚,一旦被俺娘听到,肯定会遭到一顿严厉的斥责。

有一个邻居,娘有几次求他帮忙,都遭到了拒绝。娘也从来不怨恼人家。他儿子订婚时,因为彩礼犯了愁。到俺家串门时长吁短叹的。娘问清了事由,当即就说:给孩子说媳妇不是小事,去找你兄弟吧!他在外面也许周转活泛些。邻居当即就去找了我大哥,订婚所需的钱款就筹备到位了。

娘是个识趣的人。

娘的识趣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串门还是给人家帮忙,从来不喝人家一碗水,更不用说吃饭了。不明就里的人有时就会产生误解,还以为俺娘嫌别人家不干净。娘就是这样一个人,宁可自己受屈,也不让别人受难为;情愿帮了别人,也不想给别人添一丁点儿的麻烦。

不只是对别人家识趣,就是跟自己的儿女也是一样的。

娘辛苦了一辈子,老了也该享点福了。可娘的识趣让儿女们无可奈何。女儿买来衣裳,总是把价格说得很低,不然就会挨骂。自己从集市上廉价买来的衣服,缝补着一穿就是好多年。将近八十岁的老人,过年前一趟一趟地赶集购置年货,早起晚睡煎炸妥当,等候着孩子们回家过年。

等孩子们有了车,就想带娘出去逛逛。娘总是用不稀罕热闹为托词,哪儿也不去。孩子们都知道,在老家时,村里来了电影队,再苦再累,也少不了娘的身影。如今娘哪儿也不去,是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

终于有一次,娘拗不过,勉强去了一趟云门山。这是娘唯一,也是最后一次出了趟远门。

02

夏至记忆

爹去世后,生怕娘孤单,几乎每一个大小节日,我都尽量和娘在一起度过。往往离节日或节气还有许多天,娘就已开始絮叨了。有时还自吟与当前节气有关的小调。娘吟唱的小调有节有律,且内容丰富。记得读初中时,我有一段时间曾整理了一些娘吟唱的内容,可惜没能保存下来。有时在办公室说出今天是某某节气,竟然会有很多同事目瞪口呆,把俺奉为深谙节气的神人。孰不知,真正的神人是娘。从没上过一天学的娘,大脑里到底储存了多少有关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的知识,连上过大学的儿子也自愧不如。

娘是做饭的高手。大哥病重期间,还常常说起娘蒸的白菜大包子好吃,让陪护在身边的亲人们热泪盈眶。

夏至本也不算是什么节日,而对于俺娘是一律非常重视的。小时候家里穷,可日子再穷,娘也会因陋就简,置办出一顿可口的饭食。娘把平常很少见到的白面粉和了水,在面板上揉了再揉,用面杖擀了再擀。只擀到像蝉翼般薄而透明时,把整张面皮卷在面杖上,用菜刀整张豁开,再一刀排一刀地切出细长的面条。此时,孩子们就像馋猫一样,或近瞧,或远观,急切等待着即将来临的那一顿盛宴。娘不慌不忙,像变戏法一样,饭桌上就摆满了时令的野菜。像黄茎菜,用开水潦了,攥干水,拌上用麻汁调配好的蒜泥,和用凉开水灞好的凉面掺起来吃,现在想起来都想流口水。还有像野菊菜、苻子苗等等,都能被娘调配成美味佳肴。     

更为称奇的,像虾皮、芝麻盐、花生粉等一类的奢侈品也纷纷摆上了饭桌。现在说起那些过去的事情,兄弟姐妹们谁都有因过饱而让娘揉搓肚皮的记忆。

夏至的那一整天,全家人其乐融融,给漫长的、充满苦涩的日子增添了一点亮色。

等娘搬到城里,能够买到的食材增多了,可没有一样是俺娘应心的。娘是还惦记着老家啊!夏至日娘做的凉面,我仍清晰记得每一份配菜。

娘走了,可是娘的味道却深深埋在了心里,一辈子。

03

亲  娘

娘对待儿女们是严厉的,而对待别人家的孩子却疼爱有加。以至于孩子们在遭受责备之后,经常在背地里对娘出言不逊,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然而,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娘的严格管教下,七个孩子还是先后健康的长大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庭承包制给生活带来了一些起色。但由于缺少人手,娘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加上照顾年迈的爷爷和病休在家的父亲,对于体重从没超过百斤的娘,那段日子是最辛苦的。

日子尽管艰难,家里又缺乏人手,娘还是在高考失利之后,给了我复读一年的机会。

背负着家人的嘱托,在众人的各色眼神和议论的纷扰中,我忐忑地迈进了县里的最高学府——利津一中。那个年代,不用说大学,就是考个中专,那也是祖坟上冒青烟——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在老家人的眼里,就是成了公家的人:吃皇粮,当干部。俺一个从老家贫瘠的黄土地里刨出来,放哪儿都是一块土坷垃的黄毛小子,也想着弄个鲤鱼跳龙门,那无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况还交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复读费。那是娘节衣缩食,东讨西借才凑齐的。

尽管拼得天昏地暗,由于底子太薄,成绩仍不见起色。

屋漏偏逢连阴雨,困扰多年的痔疮复发了。直到严重到频频脱肛,我才不得不去了医院。当大夫告知需要手术时,我惊呆了。时值农忙,娘此时怎样的操劳是我能想象到的。我不能再给娘添乱了。

等把情况说明之后,大夫好像被感动了。这是一个我一生也不会忘记的大夫,姓杨,较胖,总是笑着和人交流。在充分了解了我足够的决心和坚强之后,杨大夫利用下班时间,以个人身份,用他独创的方法,给我做了一个简易手术,且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回家,也许是有同学回家走漏了消息。娘瘦小的身影就像片叶子一样,飘落在教室门前的台阶上了。娘被雨前的阵风吹打着,踉踉跄跄要倒的样子。我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向门外奔去,泪水泉涌般恣意流淌。

短暂的一见,并没有多少话语。只是娘颤抖着双手的抚摸,双眼含泪的逡巡,好像在确认,儿子是否还是完整的。

临别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雨。娘被雨水淋湿的头发凌乱而苍白,单薄的像片叶子似的身影在风雨中飘摇。此时,我就像在梦里一样,喧嚣的世界沉寂了,周边的一切变得虚幻缥缈。只有渐渐消失在雨幕中的像叶子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生命中了。

04

挂纸牌的钥匙

无论在老家还是以后搬进城里,所有见过娘的人们,没有不说俺娘是一个明白人的。可娘又是一个执拗的人。在父亲去世以后,无论儿女们怎么劝说,娘始终坚持独处一居,其中的心思儿女们自然明白,但也毫无办法。

似乎突然有一天,娘也开始糊涂了——先是经常忘记关水龙头,而且出门忘记带钥匙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回到家,拿钥匙开门总也打不开,等邻居听到动静开门一问,是娘走错了家门。

娘已近耄耋之年,毕竟岁月不饶人,有些糊涂也在所难免;只要儿女们多上心一点,也许不会有更大的问题出现。

在七个儿女中,我住的是离娘最近的。没有特殊情况,每一天都会去娘那儿看一看。

一天傍晚,刚一开门,一股煤气味儿扑面而来。我跑进厨房,见煤气灶的火焰已经熄灭,灶头正“吱吱”地喷着煤气。经事后了解,娘出门前忘记关掉烧水的煤气灶,水开后溢出水壶,浇灭了火焰。想想都后怕,幸亏娘外出还没有回家。娘喜欢抽烟,几乎烟不离手,或者进门开灯……

尽管是百孝顺为先,可面对如此的险况,也只好向娘的执拗挑战了。

终于,娘没能抵挡住绝地反击式的攻势,结束了独居的日子。一种更显温馨、更加完整的家庭生活在我结婚二十几年之后又重回身边。每一天的醒来和睡去,又能有一个牵挂的身影在视野里闪现。

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将近八十的年纪,骑着人力三轮车,在县城人来车往的街道上穿梭。每隔一段时间,城里的三亲六故,娘都会拜访一遍。在我们朝八晚五的平淡日子里,娘还是生活得很充实。

可是,娘的记性是越来越差了。

也许当人到了一定年纪,面对衰老有着天然的抗拒。尽管记性变差给娘的外出增添了一些危险,娘还是一如既往,甚至风雨无阻。

小磕小碰还是偶尔发生。虽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娘也以她惯有的好心肠没有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可这种无法掌控的局面还是让我提心吊胆。考虑再三,只好给娘买了一部老年机,再在娘的钥匙上挂一个纸牌,上面写清了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以备在有突发状况时能及时联系。

刚开始的几天,娘还喋喋不休地念叨这是无事生非纯属多余。可经过几次有效的危机处理,娘也认识到了这片小纸牌的神奇魔力。每一天出门前,娘总是极仔细地把手机和挂着纸牌的钥匙放在最顺手的口袋里,然后像赶着上班一样急匆匆地出门。

真盼望这样温馨的日子长一点,再长一点……

可是,有一天,娘说累了。

娘真的累了。可怕的癌细胞已严重损伤了娘的心肺功能。在倾尽各种可能的医疗手段之后,娘还是被病魔击倒了。那串挂着纸牌的钥匙,也从此失去了娘的体温,冰冷地挂在角落里,和娘咫尺天涯。

  

作者简介:

马学武(微名:一工摄影)利津县凤凰城实验学校中学,喜爱摄影游泳,偶尔随性作文。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碎片拾缀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