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坤鹏论:我们身体里同时住着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坤鹏论 2020-09-02

人类只能拼命压抑着身体中非理性的狄俄尼索斯,整天戴着伪善的面具。

一旦狄俄尼索斯脱缰暴露出来后,人们总会惊慌失措,惭愧自责,无地自容,痛苦焦虑,甚至无法生活……
——坤鹏论


存在主义专题

1.《找回本来的自己 真实地(的)存在》

2.《不疯魔,不尼采》

3.《不知信仰什么,不知为了什么而活!》

4.《冲破奴隶道德 释放你的权力意志》

5.《这个世界哪里有什么绝对真理!》

6.《上帝已死》

7.价值的价值是什么?用锤子重估一切价值!

8.《永恒轮回,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活着!


在学习和写作尼采过程中,随着对他思想和著作的不断思考,坤鹏论越来越体会到他的伟大,是智慧的伟大。

所以,在对尼采哲学的学习与分享接近尾声时,我再次放慢写作的脚步,将原本合在一篇的文章拆分开,从而可以如安详地思想散步般,去细品尼采的智慧和思想。

今天,坤鹏论介绍一下狄俄尼索斯以及阿波罗,他们在尼采哲学中的地位很重要。

一、古希腊的神比人更像人

开始前,先说说古希腊的神,他们和我们现在印象中的神区别蛮大。

他们是人神同形同性。

就是说,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是人的最高典型和个性最大的张扬放大。

肉体上,他们比人类更发达、更美。

希腊的神被奉为神,既不是因为道德有多崇高,也不是因为有多么智慧,只因为他(她)拥有更健美的肉体。

也就是说,男神之所以是男神,因为他比男人更具有男性的特点;女神之所以为女神,也是因为她比女人更具有女性的特点。

正因其美,比人更像人,具有楷模性、典范性,所以人们才将其奉为神灵。

19世纪著名美学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写道:

“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明。”

神性上,他们则完全是人性的夸张和放大。

他们有爱,有恨,人的七情六欲样样有,会发火,会斗气,会犯错,会撒谎,甚至狂暴、好色、好嫉妒,举止行为上常常比人还糟糕。

他们总是陷入爱河,中断恋情,还相互争吵,他们经常穿着特殊的服装,在特殊的环境中引诱凡人,使其怀孕。

他们还经常劝说他们终有一死的臣民去打仗。

当然,他们不同于人的地方就是长生不死,并拥有法力。

从古希腊的神们,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崇尚自然,认为人的身体是最美的,同时,对于神性的描绘,说明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人性的肯定。

而尼采恰恰从中汲取到了自己哲学的灵魂,并与进化论融合,比如:权力意志、超人等概念,无不闪烁着这样的光彩。

二、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的酒神,葡萄酒的发明者,少年曾被指派为狂欢之神。

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

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和平。

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在希腊早期,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者不计其数,他对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尼采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希腊悲剧就是从狄俄尼索斯的节日中发展而来的。

狄俄尼索斯是被从死去的母腹中取出来的,在父亲宙斯的大腿骨里养大,所以他的名字有“宙斯的腐腿”之意。

他曾经被提坦人愤怒地撕成碎片,然后又变成一个小孩并被山林水泽的女神养大。

他代表的是那没有逻辑的生命之流,不受任何约束和阻碍,不顾一切限制。

尼采将之视为狄俄尼索斯精神的本质——生命意志,并认为他赋予人类的自然性格以价值,与之共生、乐在其中。

在尼采的心目中,与狄俄尼索斯相对的是光明和预言之神阿波罗。

他也是宙斯的儿子。

如果说狄俄尼索斯代表着混乱,阿波罗则是秩序、节制和形式的象征。

他认为,美学价值产生于秩序和混乱的融合。

这里面的道理就像坤鹏论以前讲过的混沌边缘,它处于秩序与混沌之间,是复杂性系统最佳表现之境地,激荡着冲突、创新、兴旺、涌现、发展……

狄俄尼索斯象征人性与生命的统一,个体性被吸纳进生命力量的更大实在,代表灵魂中否定的和毁灭的黑暗力量,如果不受限制的话,就“荒淫残暴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浑如最凶残的野兽。”

而阿波罗则是个性化的原则,这种力量控制和约束着生命的动态过程,对狄俄尼索斯的生命能量的涌动加以调控,它能驾驭毁灭性的力量,并将其转化成有创造性的行为。

所以,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它代表了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的争斗结果——前者对后者的征服。

由此,尼采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生命必然包括黑暗的、汹涌的情欲力量(狄俄尼索斯精神),同时也有基本健康因素(阿波罗精神),不管是通过节制形成我们自己的性格,还是创作文学或艺术作品,都是阿波罗精神对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病态迷狂挑战的回答。

也就是说,没有狄俄尼索斯的刺激,既不会有艺术出现,也不可能有伟大品德的存在。

但是,如果把狄俄尼索斯视为人性中的唯一因素或主导因素,对其放任纵容,我们很可能会陷入绝望,最后逐渐对生命持否定态度。

所以,尼采认为,我们要将生命中这两大一明一暗的精神因素协调起来,这样才能获得人生的最高成就——艺术。

19世纪的欧洲文化否定生命中的狄俄尼索斯因素。

但是,生命力的表达是永远不可能被抑制的。

就像问,生命应该主宰知识还是知识应该主宰生命?

在尼采眼中,显然,生命是更高、更具决定性的力量。

但是,原始的生命力量不加以控制,最终只能是毁灭生命。

所以他才认为,艺术最有希望替代宗教,成为新的价值基础。

因为尼采赞美狄俄尼索斯,于是有人编造了他是酒鬼,还吸毒的流言。

其实,尼采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病痛之中,头疼失眠。

即使在好的日子里,每天写作的时间也必须限定在几个小时内。

他身边总是备有一些强力的止痛药和镇静剂,用以保证自己没有痛苦地睡上几个小时。

不过,他从来不用毒品提神醒脑,也避免接触酒精,甚至堪称一辈子滴酒不沾。

坤鹏论在前面讲过,尼采的自律性极其强大。

如果你曾受过病痛的折磨,就该更加明白,他这种情况还能不停地思考和写作,那得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

在尼采看来,自我支配是权力意志所采用的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自我支配包括自律、自我批评,甚至是自我否定。

尼采的很多例子表明,自我支配本身不是基本的目标,而是自律,甚至是自我否定才是基本的目标。

它们的目的是更为深远的结果,即艺术修养或者美德。

三、《悲剧的诞生》

1872年,尼采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剧的诞生》。

这本书提出了有关希腊悲剧的性质和目的的推测性的理论。

也正是这本书中,尼采将雅典悲剧分析为两种艺术原则的综合体。

这两种原则的代表分别是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精致完美的雕塑是阿波罗艺术的范例,令听众陶醉的音乐则是典型的狄俄尼索斯艺术(想想摇滚、想想迪厅、想想舞蹈……,音乐对人类精神所起到的力量可见一斑)。

希腊悲剧就是在这两种艺术原则中获得了一种平衡,其所获得的成就,不仅仅是艺术的,也是一种精神成就。

“只有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才使得存在和世界是永远公正的。”

尼采认为,正是悲剧让人们思考,存在于现实中的丑恶问题以及不值得的磨难和死亡,从而引发反思——人生怎样才能有意义?

可惜从苏格拉底以后,哲学家们就选择蒙上自己的眼睛,对现实中明明存在的丑恶视而不见,坚持阿波罗的秩序,坚持一致性和理解性理解一切事物,传播一种没有给狄俄尼索斯经验留下任何空间的世界观。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第一本著作。

在书中,他指责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

理性乐观主义认为,人类经验中的所有缺陷都可以被修正。

也正是它,刺激了一种危险而错误的、心理上不健康的生活概念。

尼采指出,即使是现代的科学的世界观,也不过是苏格拉底理性全能信念的最新版本。

坤鹏论认为,尼采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没人愿意承认的事实——不管是谁,人性中都有着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但是,2000多年来,哲学、宗教、文化却一直忽视狄俄尼索斯的存在,将其视为万恶之源,或者宣称,狄俄尼索斯是可以被消灭的,不是在今生,就是在天堂,或者是来世。

结果呢?

起码人类世界从来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阿波罗般的圣人,所谓的圣人基本都是所谓的。

而人类只能拼命压抑着身体中非理性的狄俄尼索斯,整天戴着伪善的面具。

一旦狄俄尼索斯脱缰暴露出来后,人们总会惊慌失措,惭愧自责,无地自容,痛苦焦虑,罪恶感缠身,甚至无法生活……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