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癌手术治疗的发展史

 医学镜界 2020-09-03

外科治疗胃癌已有一百二十余年 , 着人类对胃 癌的认识 临床实践的逐渐深人, 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从胃切除术到胃癌根 , 在经历了 折、漫 临床探索之后, 胃癌 5年生存率达 4 0 %~50%。回顾胃癌外科治疗 的历 , 分析不同历 阶段胃癌临 床研究的主要内 ,对于提高临床 治疗上 的认识,把握胃癌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胃癌治疗的第一次进步出现在1 9世纪后叶,1 881128Billroth 成功地为1 者进行了胃切除术,探索出治疗 癌的 有效方 , 揭开了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的崭新一页, 使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 并一直持续了一百 多年。胃切除术 成功后, 很快就成为当时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 。在当时, 胃切除技术, 以及胃切除后解剖关系的改变,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 研究均属空白, 无先例可循, 于是, 探索胃切除的安全性与 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性是当时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围绕着这两方面内容, 人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胃切除手术的许多成功经 验以及Bil lroth-I式、I I式等经典的重建方式, 都是胃切除术发展与完善的结果, 胃癌的治疗也随着胃切除术的发展和完 善而不断进步。 但是, 胃癌的进展方式有直接浸润、淋巴结转 移、血行转移、腹 膜播种 4, 胃切除术只注重原发灶的切除,实质只是对直接浸润进行了积极的治疗, 所以对于癌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Bill roth 1 8 81 治疗的首例胃丨癌患者术后仅4个月就因癌复发而死亡。随 胃切除术的发展、完 , 因手术 并发症及术式 的不合理性导致的意外事件逐渐减少, 胃切除术对胃癌的治疗效果也就 发挥到了极限, 其对 癌的治疗效果很难进一步 高。1 92 3 年权威性 的报 告提示,对胃癌治疗的3 年生存率仅 11.1 %。胃 切除术以切除原发灶, 治疗胃癌的直接浸润作为理论基础, 以胃切除的安全性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性为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成为胃癌治疗历史上重要的初级阶段。

胃癌治疗的第二次进步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1944年日本的Tajikani提出胃癌的系统性淋巴结清除,并带领日本胃癌研究会就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与合理的清除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胃癌的外科治疗带入了胃癌根治术阶段。胃癌根治术是在胃切除的基础上对淋巴结转移进行积极的治疗,形成胃癌根治术的理论基础:以胃切除治疗胃癌最基本的进展方式,即直接浸润;以淋巴结清除治疗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即淋巴结转移。这一阶段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合理的清除范围。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是非常复杂的。早在1875Sappey研究胃的淋巴回流系统的解剖时就发现,胃的淋巴回流网络并非仅局限在胃及其相关的系膜、韧带,还涉及到邻近的相关脏器,如胰腺上缘、脾门、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血管根部等部位的淋巴结都在胃的淋巴回流系统内。,手术清除与胃癌相关的淋巴结时,究竟应该切除哪些,切除到什么程度,多大范围等都是临床上必须直接面对的难题。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欧美学者已经认识到其治疗胃癌存在着不足,也曾尝试了解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积累了切除相关淋巴结的初步经验,但始终没能够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与完整的治疗体系。欧美的这些认识与经验在20世纪初通过多种渠道传人日本。当时日本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同时日本的外科医生发扬其善于学习、吸收他人先进经验为己所用的民族优点,将欧美当时的先进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建立起完整的胃癌诊治理论体系,实现了胃癌治疗的第二次进步。

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的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苜先是对胃糖的治疗效果大为提高,至今仍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使人类对胃癌的认识更为深入。在早期胃癌,根据癌的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等特征就基本上能够掌握淋巴结转移规律与范围,所以对于早期胃癌已经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缩小手术。另一方面,也使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是有限的,并非与手术范围的无限扩大成正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