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灵芝才子 2020-09-03

一九七三年底,我多兵一年多点,从连队调到了四十三军电影队。军部驻在洛阳市洛河南岸名叫安乐窝的一个小村庄,距龙门石窟只有七八公里远。那时我不到卄岁,开始结缘“龙门二十品”,首学的教材即是《始平公造像记》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四十三军电影队八九个人,画画写字的就占四五个人,我那时是个“新兵蛋子”。许是我勤快随和吧,和老兵们处得很好,他们乐意教我画画写字。其中有个老兵、老兄蒋道成魏碑写得已有名气,指导我习练《始平公造像记》及魏碑衍生出的“新魏体”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阳刺史始平公造像》,此碑高240cm,宽40cm,深46cm。此碑有几个特殊之点。一为碑文纪年“太和囗二年”,毁了一字,向有十二年和二十二年两种意见,现多采用二十二年(公元四九八年)之说。二是造像龛位于石窟古陽洞北壁第二层最外侧,由于设了铁栅栏,在洞口抬头看,唯一看得清晰的就是这个造像题记。三是从题记文中知比丘慧成亡父为使持节、光禄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而史料查出了几个始平公,却没有一个真正对得上号,至今未明碑文主人公真实身份。四是造像人慧成的身份是“比丘”,是受戒过的出家人,负责修建造像与刻写题记佳妙,达到了“双绝”。五是此题记,是龙门石窟唯一的阳刻作品,且都刻在界格之内,其形制颇为少见。六是题记后署名朱义章书、孟达文,魏碑书家留名甚少,也为罕事。从碑文仅知朱义章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人,而史上并无此人记载,生卒年、事迹不祥。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由于我年轻时就喜欢此碑的书法风格,故多年来坚持临习,虽断断续续的,但始终没有放下过。

此碑堪为“大名头”。不少书法典籍将其定为“龙门二十名品之首”。这是否有点“绝对化”呢?因为书法作品谁第一谁第二,不好分呢!我多次说过,这毕竟不是竞技项目那么容易分出名次的。但有清有来,碑学兴盛,不少大名家力推《始平公》倒是事实。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碑学倡导第一人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说:“《始平公》出《孔羡》,具龙威虎震之规”。我查了孔羡碑,汉隶,颇有气象,与《始平公》气势气韵倒也联系到一起。清代大学者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康有为称其“气象挥霍,体格凝重”。近代吴昌硕题“ 此刻用笔沈猛,所谓郁勃纵横如古隶。” 我不厌其烦引用这些文字,在于赞同这些说法。个人认为,《始平公造像记》是魏碑中雄强旷达浑厚峻利的代表作品,奠定了其上品、佳品的书法定位。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始平公》是北魏书法全盛时较早的作品,从隶体法则脱颖而出,变柔为刚,变藏为露,变圆为方,方朴之中见灵动,缜密之中存疏朗,细腻之中显雄强,形成外方内润、劲挺峻利的艺术特征,整体风貌是那种惊世骇俗的扁体平刷。它的功绩在于其创造性,标志着成熟的魏体楷书问世。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这个时期的魏碑数量巨大,一种新体书法艺术风格卓然形成,应视为夏夷文化融汇的灿烂结晶。其时《始平公》应运而生,光耀夺目,既蕴含汉晋雍容方正之态,又具少数民族粗犷强悍之势,开创了北碑方笔的先河。自清之后,它以阳刚之美占据书壇的重要一席。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我多年以来对此碑书写者朱义章充满仰慕之情,对这块题记临习记不清多少遍了。当然,我的主攻方向为大草书,没将此碑作为取法的主要对象,至今书写魏碑未至上乘。但此刻石却给了我胆魄、力量、气势、果敢,为我的书法注入了灵魂,“一生无糜弱之气”,是我多年临习此刻的目的,从中受益多多。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始平公》艺术特色到底如何阐述,考虑再三,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1、方雄沉猛,凛凛生威。此碑刻望之俨然大丈夫、大将军形象,方笔粗犷,气势剽悍,体格壮硕,气象恢宏,虽为小品造像题记,气势却不输于摩崖石刻。

2、拙朴宽博,浑厚凝重。“极意峻宕,骨格成,形体定”(康有为句),看上去字字如黑衣兵士铠甲披身,手持兵戈,阵法(章法)序列分明,威仪肃整,虽界格分明,却未掩勇士本色,阻隔不住赫赫威势。

3、刀笔合奏,爽健峻利。此刻犹如笔舞刀旋,如星散天,参差错落,峻利爽快,是刀雕刻磨削?是笔锋颖锐利?简直是刀笔齐动,看不真切,辨不分明,把刀笔结合得如此佳妙,称得上鬼斧神工,得天地之造化,写世间之雄强。

4、稳固似山,密含疏朗。扁方结体谨严,搭配极为合适,字体下盘稳健,如山牢固。乍看上去密不透风,一派茂密丛郁,然节奏明快,透出疏朗空明,并无雍塞局促之感。

朱义章能够写出这样的奇异新体,大气阳刚的楷则,实在是一个高人甚至是神人。把此刻定为二十品之首,确实名至名归。

临习魏碑《始平公造像记》生发出的念想

当然临习起来,并非容易。形似易得,神似却难了。余习经年,却一直未能深入下去。这次又重新学习,与此碑刻盘桓相伴数日,对此理解相对深刻了一些,但离融汇贯通之程度,尚相距甚远。

本文由侯和平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责任编辑:梁飞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