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9)

 秋琰 2020-09-03

01

俗讲

又称为“讲经文”,即对经义作通俗讲演时所用的底本。

02

变文

文体名。它是唐代寺院中僧侣向听众作宣传的有说有唱、散韵结合的俗讲话本,用接近当时口语的通俗文字写成,其内容大致分佛教故事和世俗故事两大类。作为文体在唐代成就并不突出,但对唐以后的说唱文学影响很大。

03

“曲子词”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

04

诗余

关于词的起源,古代的传统说法是词源于诗,是诗歌的一种变体: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也有人认为词是从乐府诗里变化出来: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遂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正因为如此,词又被称为“诗余”。

05

温韦

花间词人温庭筠和韦庄。二人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故并称为“温韦”。其实二人词风不尽相同。温词浓艳,韦词清丽;温词缜密,韦词疏淡;温词含蓄,韦词直率。

06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10卷。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础。

07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内容多写花间月下、男女之情,相思之愁。主要风格是香软浓艳绵密。

08

“词为艳科”

晚唐五代时期,词渐渐成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娱乐品,花间词派的作品更是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础。

09

以文为诗

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10

敦煌曲子词

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敦煌曲子词保存了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内容丰富庞杂,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很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