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进中举背后的,《儒林外史》惨遭埋没,只因这本书过于现实

 昭烈名臣 2020-09-03
 人们常常说能够青史留名的大多都是最顶尖的人物,比如说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如果不是为了喜剧效果,大部分是真的不知道世界第二第三高峰叫什么的。
这种头部效应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是存在的,比如说小说领域,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是四大名著,其实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说法都是六大名著。
四大名著凭借着明星光环和效应,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些年在加上影视剧的加持,四大名著可以说已经是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
这就是所谓的头部效应,当你确定了四大名著之后,原本六大名著的另外两本,便很快就没落下去,仿佛他们的水平和四大名著差很远。
但实际上,剩下的两本《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水平绝对不比四大名著差,《聊斋志异》还好,这些年不断的有电影翻拍,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儒林外史》可就非常惨了,尽管水平并不差,但几乎没被拍成过影视剧,而且再加上被排除在四大名著之外,这本非常好的书,就这样渐渐的被埋没了。
幸好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还有《儒林外史》的一篇节选,叫做《范进中举》也算是名篇了,我们就沿着范进中举的脉络,来看一看这本小说为什么会没落。

(01)雅文化与俗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红学”,也就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为什么同为四大名著,其他三本小说就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呢?
这是因为《红楼梦》从大的类别上看,跟其他三本完全不属于一类,其他三本都是话本小说,也就是市井之间说书人在说的话本,最后被整理成了小说。
《红楼梦》则不同,他完全是文人自己创造的,如果说到六大名著的话,那正好是三比三,《聊斋》和《儒林外史》都不是话本小说,都是文人独立创作的。
你别看现在小说的地位很高,在古代那可是不入流的东西,不入流到什么程度,著名的四库全书包罗万象,在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的分类里面,你根本找不到小说的目录。
你可想而知小说的地位低到什么程度,低到国家根本不想给小说这么一大类文学,正儿八经的弄个目录,当时编书的人,也都是凭着感觉和爱好,给小说随便塞到什么别的类别里面去。
但是随着明清市民阶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小市民闲来无事,对于阅读的渴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说书人,因为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清话本小说就开始大规模出现,话本小说就是文人根据已有的说书人的故事和材料整理起来的,本身就是经过了时间和人民群众检验过,都是市井小民喜闻乐见的故事。
这类故事以才子佳人,各种江湖传说,善恶报应等尤其流行,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就是典型的这样的产物,但正是因为这类小说写得都是市井文化,所以也一直都是被主流文化人看不起。
所以尽管有人写这类东西,但并不像今天那样热衷于留下自己的姓名,所以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四大名著严格来说,我们现在认可的作者,全部都是有问题的。
就是因为当时这类小说地位实在太低,你要是弄个诗集什么的,还能大张旗鼓的宣扬一番,王维当年为了保存自己的诗集,可以说是大费周章,把自己的诗集分到四个地方保管,而且选的地方也都是精挑细选,比如说寺庙还有就是自己曾经任职的地方,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作品留下来,能让自己的留名青史。
但小说完全不一样,写的人根本没想过通过小说青史留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时代写文人小说才显得更加难得和珍贵。
话本小说也很精彩,但是跟文人小说比起来,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话本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你是无法完全掌控的。
话本小说就是经过说书人不断加工,里面的故事已经被大家熟知,好处是写出来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缺点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作者是无法掌控的。
比如说你写刘备,你想让他忠于汉室,但是你必须写刘备称帝的事情,你写孙悟空,你就必须写他大闹天宫的故事,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情节,你不写都不行。
哪怕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后面的取经故事,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你也不得不写,当然后面肯定会有人解释为什么差异这么大,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为一本小小说,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并不是完全受到作者的掌控,他必须按照话本的基本框架来写。
但是文人小说就不是这个样子,文人小说里面的人物故事,全部都是作者百分之百创造出来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随心所欲。
比如说《水浒传》主角叫做宋江,一本书主角名字是很重要的,但是《水浒传》你根本没得选,因为宋江这个名字是早就存在的,但《红楼梦》就不一样了,他里面所有的名字都是作者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名字本身对于小说而言,含义还是非常丰富的。

(02)失意的人生

小说的作者苦心孤诣的创造小说人物的名字,目的就是为了能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契合,比如说我们熟悉的范进中举里面的主人公,范进。
范进的名字很普通,但是这个进字很有讲究,他是进士的进,小说里给这个人物取这个名字,则预示着这个人物的命运。
于此相联系的还有一个人物,叫做周进,同样的也是进士的进,因为正本《儒林外史》,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科举,围绕着科举,发生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范进之所以能够中举,这里面周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起因就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可不是开玩笑,小说里就是这么写的:
周进看了看范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红袍金带是何等辉煌。
范进的出场很凄惨,“花白胡须,面黄肌瘦”,是个五十多岁的老童生,这个时候作为主考官的周进,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模样,而且是比自己更惨。
周进当年戴的是旧毡帽,范进更惨,“戴顶破毡帽”,大冬天里,还穿着破了窟窿的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就是这一眼,让周进想起来自己当年的凄惨,也记住了这个叫做范进的考生,心里想着不可埋没了人才,他的试卷一定要好好看看。
周进的一片好心,差点被范进气死,初读范进的文章,简直就是狗屁不通,周进心想,哪怕你稍稍有点文采呢,我也会给你一线希望的,但你写的这是啥呀。
幸好,科举虽然摧毁了周进这些人的灵魂,但也让他们养成了坚毅的性格,终于耐着性子把范进的卷子读了三遍,周进这才范闲,范进的文章实在是难得的好,用周进的原话就是:
“这样的文字,连我都是看到第三遍,才晓得是天地间的至文。”
就这样,周进把范进点为头名秀才,并鼓励范进一定要去考举人,这样才有了后面范进中举一系列的事情,当然范进能够中举,也跟周进在士大夫中间宣传范进有一定的关系。
范进周进,甚至是范进做屠夫的老丈人,这些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全部都是为了小说本身服务的,而作者之所以愿意苦心孤诣的在当时不入流的文体上下如此大的功夫,本质上就是因为作者一生郁郁不得志。
是的,跟曹雪芹一样,吴敬梓的人生也是个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人生,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得志,也促使吴敬梓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这个社会体制下,儒林的各种丑态。

(03)人生如何超越

说道吴敬梓,就不得不说一个很有意思的小事,那就是他和大才子袁枚的故事,当年吴敬梓回到南京,尽管身为文坛领袖但基本上属于半隐居的状态。
十年后,文坛除了新领袖,那就是写出了《随园食单》的袁枚袁大才子,这个人跟吴敬梓完全相反,他长袖善舞官私通吃。
他厉害到什么程度,曾经给一个盐商也写了22个字,收了两千两白银,这在当时绝对是令人咂舌的程度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吴敬梓是相当看不起袁枚的,这也成了江南文坛的趣闻。
一个人往往醉心功名的时候,是很难发掘出人性深处亘古不变的东西的,正是因为吴敬梓的这种不得志,反而是造就了吴敬梓,让他超越了同时期的作家,写出了人心与人性最深处的悲凉。
在小说《儒林外史》里面,作者之所以能够超越,就在于他不是祥林嫂式的抱怨,很多人科举不顺就一直抱怨科举不公平,但吴敬梓不是这样,他做的更多的是冷眼旁观的反思。
小说并没有一边倒的批评什么,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反应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处境,不但是反思了科举制度,而且还触及到儒家思想里面一些最根本的价值观。
比如写王玉辉这个人,书里有个描写是当他听到女儿死讯传来的时候,仰天大笑“死的好,死得好”,王玉辉并不是冷血的人,他说女儿死得好,是因为女儿是绝食而死的,符合当时的贞洁烈女的价值观。
吴敬梓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看的人几乎崩溃,王玉辉和读者当看到女儿死讯时候,那仰天大笑,显然不是真的那么开心,跟中举比起来,这样的开心显得是那么的苍凉。
作者不完全是在批判这个人,而是在反思整个社会提倡的价值观,为了信仰堵死了女儿的活路,活活饿死做个贞洁烈女真的值得吗?
吴敬梓最终通过这本小说,实现了自己的超越,通过保持一种自己的精神努力,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人物中去,把当时不入流的小说,变成自己毕生的心血,小说与吴敬梓成了互相成就的关系,从此吴敬梓的人生,便已经深深的嵌入了这部《儒林外史》里面。



禅定时刻:在这个头部效应明显的时代,有些书不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不够好,相反可能就是因为写的太深刻,太好了,反而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毕竟需要的是欢声笑语,但人生需要反思,尤其是在哈哈大笑之后,我们还剩下些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