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俊骅, 希瓦资产投研总监,一名入市多年的资本市场老将。
洪俊骅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基金经理,他对调研的要求非常高, 每天至少要看三到五家公司的报告,关于调查研究,他认为“有些行业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调研,是可以逐步掌握的,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做到行业一流”。 高标准,严要求这句话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很适合洪俊骅,他不仅仅在调研方面有深刻的理解,私募产品的业绩同样也十分亮眼。 本文为希瓦资产研究总监洪俊骅在 【雪球私募50走进希瓦】 活动中关于《谋定而动,知止而有得》的线下路演回顾。 01与梁宏相识于大学,兜兜转转最终加入希瓦我路演的标题叫“谋定而动,知止而有得”,出自《大学》。因为这次活动他们要我起个标题,我想了我的投资策略,所以就取了这几个字。 
梁总前面也说了,我跟他是本科同学,我讲个我印象中跟梁总是怎么认识的,我印象中对梁总有印象,应该是大一高数课,当时我一个同学坐在后排,高数的同学都坐在后面,他在推荐安利产品,两节课都在推销,我的同学心动了,但是晚上我在宿舍做高数作业的时候,他又过来了,继续路演大概三四小时,第二天他就成为梁总的下线。 所以梁总当时给我的印象,第一,头脑很活络,二是做事非常有意义,他看重的事情能坚持下去,所以我觉得我们希瓦未来也会是个不说百年老店,是个长期长久的私募,会走得很远,这点大家放心。 我本人交大毕业以后,又在复旦大学读了硕士,第一份工作在保利地产,当时做的投观方面的工作,董秘黄海,现在是保利物业董事长,包括保利董秘尹超都是我的同事。 当时那些投资人经常聊一些基本面,聊了以后,当时在06年、07年当时行情比较好。聊下来发现他们的月收入是我10-20倍,因为我本身是学这块的,所以我当时也动了往这块转行的念头,有一个契机,当时第一份工作去了湘财,是做地产研究员,后来去了招商,后来又去了浙西,徐江手下看过两年。 地产研究员最近一两年地产研究员非常苦逼,如果你只能看A股的地产,你现在到基金公司路演,不要说基金经理,连研究员都不一定有兴趣出来见你,地产已经到这么悲惨的地步,但是我们那时候还好,大家比较熟悉的像易方达张坤、广发基金刘格菘最早都是基金公司地产研究员,但他现在配的票也有像美团这些。 02专注价值投资,深度研究是关键
我的产品是去年4月23号成立的,正式运作是6月份,当时备案折腾一个半月,第一笔单下单是6月初。 我把自己的投资风格再展开一下,我认为我是价值投资,应该说完全是价值投资,配的标的主要是自己深入研究的。 刚才梁总介绍了,我们投研团队一开始比较少。我现在还坚持很多标的是自己研究的。最近是周报季,我每天最少靠三到五家公司的周报,有公司的周报我还在我们公司印象笔记,每天更新一些点评,包括电话会议,公司上市财报季比较忙,我以后会保证每周一天在雪球上互动一下,每个月有个月报。 去年开始兴趣在猪肉、物业,最近兴趣在云计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云计算,如果大家关心港股,有家跟地产有关的云计算港股,已经披露招股书,即将上市,这家公司如果了解的应该很熟悉,我最近在关注这个公司。 我这里解释一下如何研究一家公司。 第一是招股说明书,招股五六百页这是必须第一时间看的,因为招股说明书披露非常详细,在很多以后年报、周报中不会再披露,这五六百页必须要阅读。第二,通过跟一些投行事先做一些沟通,因为有些公司上市前做一些小范围资源,争取通过卖方资源能加入进去。第三跟同行交流,大家讨论一些问题,有些标的如果看好,上市第一天就要建仓,因为最后标的到第二天、第三天股价反应会很好。 第二,我买这些股票一般都打算持股至少半年以上,如果没打算持股半年,那这个标的仓位不会太高。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今年7月份行情比较好,包括有些朋友以及我们内部推子一些标的,一听逻辑比较顺,行情也比较好,那时候有些标的多的有10个点的仓位,但最近仓位下来了,这种属于很短期的、偏投机的——也不算完全投机,有点像搞一波就走,但大部分仓位还保留着,有些标的从去年到现在只加不减。 深入调研比较重要。今年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就出去了一趟,我印象中应该是我们公司出去最多的,下半年还有一些外地调研。一周正常来说,是两天在公司,其他还有两三天在上海或者其他地方调研。 第四,配置多样。配置这块主要股票多头为主,以后会往猪肉那块配,因为他们在觉得行情比较难做、收益比较差,可能会往那里去配置。 股指期货最近即将开通,还没放空单,因为最近这个位置放空单效果不见得特别好,但是作为一个万一市场出现极端行情,作为一个配置。 我现在主要配置的一半仓位在港股,一半仓位在A股。美股也已经把钱放进去了,最近要检讨一下,有几个股票事先研究的很清楚,一直觉得太贵,结果错过这一波涨幅。好的股票,就跟梁总说的一样,不能纠结于估值,你看好它的中长期空间,你短期不进,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不会给你特别合适的位置上车的机会。因为价值投资,投行对这个公司价值判断都差不多,你觉得是这个位置,别人也是这个判断,所以你想买到,除非市场出现特别极端的机会,否则不太会给你上车特别舒服的位置,所以估值这块我也在总结,容忍度要稍微放开一点。 下面讲讲我的世界观跟方法论。 
世界观,对于我们这种价投来讲,通过自己不断学习、调研、沟通,我觉得有些事情是可以接近或者逐步了解,今年我们新招医药研究员田闯,他不是看医药的,他看医药时间不长,就看了一年半。前一阵子作深度报告,主要是美股医药,70、80页PPT,讲的很清楚。有些行业,像化工,对专业要求比较严格,但有些行业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调研,是能逐步掌握的,坚持下去一定做到行业一流,但你可以做到行业顶尖或者在高手区间。像我不看猪肉,去年我看了猪肉,这个行业我也看清楚了。物业其实也不是我看的,去年才开始研究,有些行业可以把握,但有些行业对专业背景、从业经验要求比较高,这种时候要依靠研究院,刚才梁总也说愿意花重金招一些研究员,所以好的研究员不可多得。 方法论,就是长期持股,对估值这块容忍度要提升。 我止损是这样的,有些标的如果买进去跌幅10%,我一般晚上坐在写字桌上问一下,你愿不愿意加仓,如果这时候跌的10%,这个对我们价投来讲已经不小了,比如这个股票你没有信心,不愿意加仓,这个股票大概率是买错了。从风控来讲,基本要止损了。有些是研究员推荐给我的,基本到15%就问他,这个票能不能加仓,还能不能拿一拿,因为这些股票研究员推荐的,基本上会尊重他的意见。像一般股票跌幅20%,基本上要考虑加仓了。 仓位这块,有时候仓位高的时候,尤其今年3月份A股、港股波动的时候,我的基金最大回撤10个点,也是那个时间发生的,那时候每天市场震荡非常厉害,觉都睡不好,所以我的仓位是自己感觉到比较舒服,这个没法跟大家细聊,但是觉得比较舒服。比如最近行情赚钱效应比较一般,我的仓位就在八成左右。 03希瓦研究部的个股分享流程方法论先讲这么多,下面我再花两到三分钟把我们研究部讲的重点个股流程讲一下。 我们研究部配置比较理想,现在研究部每天8:45开晨会,会讲半个小时,基金经理+研究员有14个人,每个人会发表观点,一般每个人3-10分钟,大家讲一下标的,私下有兴趣会沟通,这是晨会。 每周一四点钟会开周会,研究员会分享深度报告,这个深度报告一般50、60页的PPT,基本上时间在两小时,多的话上周是三小时。PPT审核是陶大师,非常严格,一般要两到三次才能过关。一个报告有七八个细项,每个研究员报告要打分,作为他领取奖金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这个占比非常高,大概占35%-40%。 经过这段时间以后,明显内部深度研究越来越融洽。有很多标的,尤其是梁总或者我,对于重仓的标的,对于我来说,我愿意持股超过5%的标的——100%是看过深度报告的。 有一次,一个研究员上次讲一个深度报告,给我感觉很不好,连招股说明书都没看全,或者没看仔细,那我肯定是不愿意买的。因为你连招股说明书都没看明白,这是有问题的。 04提问环节提问:你好洪总,其实我已经买了希瓦两只基金了,我要再买第三只,因为我仓位比较高了,想降下来,降到自己舒服的状态。你有什么理由让我投你的产品,不买梁总这个,你的优势在哪里?或者你船小好调头,觉得不行马上撤了。 洪俊骅:第一,我跟梁总持仓重合度,可能两三个股票重合,大部分仓位不一样。第二,我跟梁总的收益都很好,你投哪个问题都不大。第三,我相对谨慎一些,我感觉我在牛市中表现不太令我满意,但在我的熊市中表现相对稳定一些,当然这个还没有验证,您可以去观察。 风格还是有些不一样,我的合同是单票30%,总的仓位是98%,不能加杠杆。所以我特别看好的标的,我最大的仓位是15个点,梁总最高仓位是10个点,有些细微差距。因为行情最大一波可能过去了,也不排除后面有第二波,我要精选股票,我现在是10-20只股票,后面会精选到10-15只。我大概会这么一个思路。 提问:洪总,我之前买的小牛3号,之前又买小牛5号,上半年又问客服要了您这边的产品介绍,你的风行1号已经成立了一年半,在这一年半你印象最深刻是什么事情?一年半过程中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洪俊骅:最大困难是我刚刚成立的时候,因为第一只基金,压力非常大,您可以看我的曲线,去年最多跌到0.95,那时候压力非常大,重仓了猪肉板块一次标的,净值创新低的,礼拜五是跌停的,所以礼拜六、礼拜天没睡好觉,跟同行反复交流猪肉股价的判断,幸好周一股价起来了。那是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因为第一个产品跑到0.95压力挺大,中间反复折腾过几次。你看我去年赚了十个点,今年相对操作比较顺了。 说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前我算得比较细,跨境一年有两个点的成本。不过最近我有三分之一是跨境的标的,我跨境上车以后,收益率影响不少,因为跨境可以买很多没有进港股通的标的,这些标的以前觉得很好,但是买不了,或者一年、两年成本很贵,现在这些标的买了以后,觉得早点上车是对的,就这两件事印象比较深刻。 提问:研究员有奖金方面的激励,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短期收益跟投资人长期收益有冲突?比如研究员要去买房,说这个股票会回撤,把这个股票卖掉,但长期来看是上升的。 洪俊骅:你说的情况我举个例子,比如股票从1块钱涨到1.5元,说这个标的赚50%,奖金要兑现,基金经理可以卖,但是基金经理还是看好,我就按照1块50%的收益给你兑现奖金,比如赚了一千万,你可以分多少,后面张到一块、两块还是三块,跟你没关系的,但决策是基金经理,但是研究员可以给你提建议,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提问:洪总您好,我想问一下,你的研究员以多方策略为主,你们做项目工作公司研究主要以多方思路进去的,您是什么时间考虑它没有价值,或者到什么点该卖了,你是怎么来评估的? 洪俊骅:什么时候卖?我们基本上作深度报告会给出一个市值天花板,再好的股票都有市值。PE我们相对看得比较少,按照梁大师的说法,我们现在看公司中长期市值,市值到这个位置,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卖。打比方说,现在仓位比较满,有一个更好的标的,空间比较大,我可能把这个涨得比较多的卖掉,换成这个标的也是有可能的,大概这几种情况。 提问:开始介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的退出准备的了? 洪俊骅:客观来说,有些标的你对它理解是越来越深,一开始理解比较浅,随着你买他的股票,觉得还不错,跟公司接触越来越多,公司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你对它的理解、对这个行业理解越来越深刻,你自己要有判断。 提问:洪总您好,我想问一下,刚刚您提到交易的时候,很看重公司内部的研究报告,您觉得什么样的研究报告是一份好的研究报告?决策会更多参考年报中哪些点来进行你的买进计划? 洪俊骅:一份好的研究报告,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卖方的,我自己体会,因为这个每个人不一样。 第一,它把这个行业讲得很清楚,你大概知道这个行业空间多少,目前这个行业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另外,这个公司能把各个业务,包括它的竞争优势、估值、未来盈利预测能给你一个大致的概念,尤其是公司竞争优势,您讲的很清楚,包括业务。至于估值和盈利预测,这个随着情况变化不断变化,实际上盈利预测客观来讲你预测准的不多,除非上市公司给你一个内部信息,否则你的预测是随着时间、公司情况调整而调整。但是估值,因为每个行业估值方法不一样,地产有地产的估值,医药有医药的估值,他能把这个估值讲清楚,你大概知道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公司未来天花板在哪里,这个公司是不是朝阳行业,未来有多少空间,行业竞争格局怎么样,把这些讲清楚,有可能短时间没有投资机会,有可能目前市值比较贵或者股价比较贵,离安全位置还有20-30的空间,你可以等,万一有回调,或者什么事件,就上车,这是比较好的研究报告。而且这个研究报告,我一看就能知道他有没有看过招股说明书,如果招股说明书都没看,这个标的我们肯定不好。 具体的细节,深度报告是要经过两到三轮反复修改,最后才能上会,我们不是轻易上会,一篇报告没达到标准,上不了会,我们有14个研究员,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基金经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尤其是梁大师,花三小时听你的报告,肯定要有所得,一篇好的报告让大家印象深刻,有可能过了五六年以后,你的报告拿出来看发现前瞻性、判断性还是OK的。 洪俊骅主理的 $希瓦风行1号(P000740)$ 在内的多只希瓦资产私募基金产品近期即将开放购买,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行其私募产品预约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