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某 女 17岁 学生 主诉:疼经3年余,加重一年。 现病史:2019年8日22日初诊。14岁月经初潮,经期4一6天,周期尚准,经量一般,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剧烈,不能正常学习。伴头晕,唇青肢冷,不能食,甚则呕吐。直至经行第3天之后,上症方能缓解。现经行第四天,经量已少,但小腹仍胀痛,痛得温则舒,口淡不食,大便两天一次,小便正常。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脉虚弱,苔薄白,舌质淡,面色萎黄。 中医辨病:痛经 中医辨证:寒凝血滞 中医治则: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中医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药如下:当归30克 川芎10克 赤芍20克 丹皮20克 香付10克 元胡10克 吴芋10克 丹参20克 木香5克 桃仁12克 红花6克 肉桂10克 台乌10克 槟榔15克 蒲黄10克 五灵脂15克 10付 嘱患者忌食酸冷饮食,对月经复诊。 二诊:2019年9月21日复诊,月经第一天,小腹痛减,颜色鲜红,血块较前少,但仍伴有唇青肢冷,呕吐,舌淡,苔白,脉细。 上方基础上去掉桃仁、红花,加砂仁6克,附片10克(另包先煎) 继服七剂。遵前法对月经期又连吃二个月经周期, 现回访痛经无止,未再复发。 按语:根据其症状,痛经、得温则舒,有血块、怕冷等辨证为脾肾阳虚,寒凝血滞之痛经,拟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为治,故能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