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老多了,为啥只有这部被翻牌子?| 观察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媒体人跳槽一波连着一波,刺猬君最近也动了转型的心:改行修钟表,找一位帅大叔拜师,然后没事儿就喂个猫、打个杏子、在故宫里骑个自行车什么的——啊,甜蜜的生活!对对,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种。然而刺猬君心不灵手不巧,只好乖乖回来写稿,怀着怨怼之心来和你们唠唠,为啥今儿想翻王师傅的绿头牌捏?

撰写 by 张宇欣

最近一个月,有部国产的纪录片口碑爆了。


这部纪录片讲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日常。按修复门类,三集片子分别讲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还有书画的修复(不过看完还是会混为一谈的)。

1月初,此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当时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被上架到B站以后反而大火,几个视频源加起来点击量已经超过百万。网友们看完纷纷表示想改行。


关于故宫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已经接受了不少,那这位小主凭什么被翻牌子?


我们不搞宏大叙事 我们只看脸

两个字:看脸(大雾)。

看完三集,让刺猬君印象最深刻的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

颜值担当王津师傅在故宫文保科技部的钟表组工作了几十年,最近八个月忙着修复乾隆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他最终恢复了水法钟的走时和演示功能:拧上发条,小鸡小鸭们就扇动起翅膀,旁边是转动修长勃颈的鹅和嘴巴一张一合的狗,还有船只在水面飘;大门打开,是纺织女在劳作。


费了那么大劲修的钟表被静态地摆放在玻璃窗内,王师傅看在眼里,“有点心疼”。

王津的徒弟亓昊楠也有不少粉丝。故宫钟表一千多件,一个人一生都修复不完,钟表组只有他们俩。


陶瓷组的王五胜最近在修复唐三彩,这项工作对人能力要求非常高:要培养审美、有物理化学基础、熟悉各朝代陶瓷器和材料。

后宫娘娘们冬天取暖用的炭盆,青铜组的王有亮负责整形复原。

陶瓷组的纪东歌对陶瓷充满感情:“从老百姓到皇家,基本所有人都在用,跟我们大家是没什么距离感的。”


他们为什么选择这项职业?木器组屈峰的一段话打动了不少网友:


可以看出,这是一群有匠人精神的人。

而且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很有意思啊。

没事喂喂御猫的后代。


闲暇的午后当然要打杏子吃。


周一闭馆,四下无人,就在太和门广场骑骑自行车。


放开那辆自行车,我来!

他们至今遵循着传统的师徒制,日常用语是:“你们俩,上寿康宫去一趟。”

师傅们也很有魅力。

故宫屋内不让抽烟,王有亮心心念念要解决自己的烟瘾。

王五胜快退休了,他有空就在故宫里到处拍照留念,以后想买辆房车或者越野,没准儿还要尝试蹦极。

王津在海峡两岸钟表珠宝博览会遇到了华人圈著名的钟表收藏家黄嘉竹,后者给他看了维多利亚女王女儿的怀表并炫耀,“故宫没有的东西哦”。Wuli王师傅淡然一笑。

王师傅不仅钟表修得好,修钟表的手也长得好。


手控福利

这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故事,也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没有宏大叙事,舍弃了大场景俯拍,选择平实地记录我们熟悉的历史建筑里一群陌生人的日常:纪录片里可以看到恢宏的宫廷和价值连城的珍宝,但人物说笑玩闹,与我们毫不疏离。

同样动人的是,形象鲜活的文物修复师们与古老的故宫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具有冲击力的古今对撞也被主创以旁白的方式主动干预、着意强调。当纪东歌在故宫里骑车时,旁白讲到,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溥仪;寿康宫里,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经擦拭后焕彩生辉,旁白替我们联想,乾隆的生母当年也许就坐在这里欣赏自己的柜子;陶瓷组的修复师走到西三所工作,旁白又适时地提醒我们,被打入冷宫的嫔妃们曾经就从这里走过。


片子不断地告诉我们历史和现代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修复文物这种职业,则是穿越古今、与古人对话的特殊生命体验。

当然,这部纪录片里也能找到一些槽点,比如除了人物以外,片子在摄影、构图、录音等各项技术上并无惊喜之处;修复师们的修复方法遭到质疑。可大家都自动忽略了。

这些给国家顶级文物治病的医生,做着有几千年历史的手艺。刺猬君观看此片时,被他们的匠人精神感动,也羡慕他们与历史面对面的生活方式。看这个片子的感觉就像导演叶君说的:好比你站在江边看月亮,跟千年之前的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

 


当我们在反“宏大叙事”的时候,反的其实是“故宫”

那么,通常所说的“宏大叙事”是什么样呢?

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是个典型的例子。这部12集的纪录片应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而生,是我们能想到的央视那种最“正”的纪录片:大制作,全知视角,场面华丽,内容全面(包括建筑、礼仪、政治、珍宝等方方面面),彰显宏大的紫禁城景观和皇权统治下的政治生活,叙事的新颖性和文化反思的深度几乎可以忽略。

但还是要放在特定背景下来说事。曾几何时,国内传统的纪录片(或说专题片更恰当)表达手段单一,画面较为粗糙,常以史料旁白和专家口述搭配历史影像,与《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充满了同期采访、官方声音的纪录片相比,《故宫》的视听语言已有很大突破,成功创造了宏大叙事的许多典范。

比如我们能天天见到的“门”的意象。在一个长镜头里,宫门被缓缓推开,跟着主观镜头,我们仿佛也成了戏中人。


 

还有已然烂大街的仰角和特写。

延时摄影,威严的建筑居于下方恒久不变。


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比如“心计颇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笑到最后,年号雍正。”


这种将悬念放置在句末或段末的手法,在现在的纪录片中常有。

比如虚拟情景的再现,当时引起了很大讨论呢。


在研究《故宫》的论文里,很多都和情景再现有关

这种手法我们也很熟了。

刺猬君意外发现,《国宝档案》的《探秘紫禁城》系列里,用了《新还珠格格》的香妃侧影……

还有特效的运用。《故宫》团队的特效制作邀请了好莱坞班底,用十几名或几十名演员制造了成千上万人的盛大场面。


3D技术被用来展现紫禁城不同时代的不同形制。


不可避免地,这种宏大叙事里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植入和解读,故宫的建筑、礼制、奇珍,无不指向大国的气度。

这些手法用今天的眼光打量,可能就像雍正看齐妃,规矩、大气,就是百般不顺眼。可莫要忘了,10年前,人家也是四郎眼中杏花疏影里吹笛的嬛嬛呀。

《故宫》的传播当年也堪称成功案例:在央视播出后,它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了同时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它的版权也卖给了超过100个国家。《故宫》主创之一王冲霄还表示“希望能够为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摸索一种经验”。

但王冲霄也承认,同国际经典历史文化纪录片相比,《故宫》在学术思想、叙事技巧、形式创新等方面并无过人之处,它的走红,或许和当时国内的民众心态有关:2005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进入高潮期,大国崛起心态下,对民族史诗正叙事的渴求成为普遍的公众心理,而《故宫》的适时播出,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11年过去了,惊艳了2005年的纪录片对俺们新青年已经失去了初见的吸引力。如果你看不下去这种过分正统的宏大叙事,那不妨看看美国的两小时精编版(是的,就像《甄嬛传》的美国剪辑版一样)。和《故宫》着力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相比,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故宫》精编版《透视紫禁城》就显得很有趣了。

《紫禁城》里充满了低语境文化的解释,渲染中国的东方神秘感。

突出皇帝的极权统治。其中有个故事:昏聩的皇帝不上朝,放了大臣们一天鸽子,大臣们晚上饥肠辘辘地回家,居然赶得有人被挤死了。


以及兴趣的转移:《故宫》里讲太监,说的是明末宦官干政;《透视紫禁城》中则描述了男孩被净身的过程,还加了一段英文太监尖嗓的独白。

那些关于历史厚重感的铺垫和细节描写被大幅删减。

最明显的一处是,《故宫》里多次出现威严的紫禁城后冉冉升起红日的画面,而在精编版中,这个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画面却只为展现宫殿全景出现了一次,象征意义被完全消解。


《紫禁城》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忘提西方科技在中国扮演的积极角色:利玛窦带来西方的钟表,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


外国人在紫禁城里开了四小时音乐会,解救了宫门内品味孤独的皇帝。

关于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里自然就……哈哈。

和《故宫》的宏大叙事相比,《紫禁城》就是一桩宫廷秘辛。如果你不愤青的话,刺猬君觉得它体现的“文化折扣”还是挺好玩的。


拍故宫的方式有100种

《故宫》里的那套,我们这些年都看烦了。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被过度消费的历史文化题材,怎么才能惹人爱呢?

和《故宫》一样,《故宫100》也是故宫博物院和央视联合摄制的纪录片。

它最显著的特点已经写在了标题里:用100个微小的时间段,搭建一个故宫。整体来看,它是服从空间顺序的;但它每集6分钟又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可以像积木一样自由搭建成不同篇章。轻灵的叙事把宏大厚重解剖成了细碎小品,总导演徐欢说过,这是为年轻人考虑的设计。

但刺猬君觉得《故宫100》的优点不仅是“微纪录片”。

它的叙述是平视的。

《威猛铜狮》一集全采用了拟人口吻,倚老卖老的铜狮黑了一把后庭的鎏金狮子:“我们在前朝值班,要挺起腰板,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这里是皇帝宣读诏书的地方,我得时刻关注任何风吹草动。他们不用这么紧张,总是耷拉耳朵,眯缝着眼睛,因为那里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浑厚的男声念出这段独白,狮子也变得萌萌哒

《再见紫禁城》中,也用了这种第一人称叙述,开头就是溥仪慌乱的声音:“根据事先的计划,我先出养心殿,直奔神武门……只要我能够溜出神武门,一切都不成问题……” 


手持镜头的晃动营造了末代皇帝潜逃的紧张感

第一人称的使用能增强戏剧感,配合恰当的对象,比客观讲述要生动得多。

刺猬君最喜欢的是第1集和第100集,摄制组分别用镜子和卷尺两个意象干预空间和时间的手法:

《天地之间》选取了故宫游客的视角,用一面面镜子来映照故宫。

一个老人蹬三轮车拉着巨大的镜子穿行在城墙外

红衣小姑娘举着一面小圆镜穿梭在故宫内

这是现代人视野中的故宫。


镜面中的游客在故宫留下了影像

平日里的故宫是左右对称的,而在这能看到上下对称的故宫,画面非常奇妙。

故宫被拍成了大地上的天空之城:“紫禁城是一面镜子,天空、大地、记忆、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光,所有有情的生命,都可在这一刻的映照中被唤醒。”


在最后一集《看见看不见》里,百十年前的画面和现代的故宫重合:


 

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午门附近走过了八国联军的士兵、停过红旗牌轿车

1900年代和21世纪的故宫大殿交错出现,太和殿、保和殿、交泰殿、钦安殿……画面均为黑白,画面里的人从长跑马褂到短袖热裤。


太和殿门前,荒草丛生的1900年到游人不绝的2012年,太监“一叩首、再叩首”的回音与广播里通告游客的女音此起彼伏

同时,一把卷尺反复出现在游客的身边、大殿的拐角、故宫的地砖,好像在丈量我们所处的21世纪。卷尺在度量时间,让所有的瞬间都成为历史。


最后,在“太和殿,添一兽;大正吻,咬得紧……”的童谣里,小孩儿举着黑白照片在故宫的各角落走着,跑着。


比起直接让老照片幻灯般粗暴地轮番上阵,《故宫100》的拍摄手法聪明地将我们所在的年代、逝去不远的年代和更悠久的年代拉扯在一起,加强了历史纵深感,这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不断牵连古今目的是一样的,刺猬君认为它甚至比后者倚靠旁白更精巧高明。

而《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12集的系列纪录片有趣之处在于思路:文物本身、乃至卢浮宫和故宫都只是呈现和思考文明的媒介,重点是从东西方艺术的比较来展现中西艺术史脉络。

这个想法缘起于当年卢浮宫要在故宫午门举办“拿破仑大展”,《故宫》团队由此想到可以将两座博物馆放在一部纪录片中。于是我们看到了:

布歇1739年创作的《早餐》里,一家人用着昂贵的中国瓷器。分块3D模式的使用,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看清贵族受众的茶具和远处的弥勒佛。

另一条线索则是徐冰、巫鸿、隋建国、范曾、谷文达、陈丹青这些负责东西方文化当代碰撞的“两栖动物”——比如谷文达的这把椅子,将明代和路易十五时期的风格结合,座位上还有一个电视屏幕。

故宫博物院藏的《雍正行乐图》里,雍正带着假发。

这样带有诗意想象和道德附会的东西方对话,也让刺猬君有点儿质疑严谨性。

所以刺猬君对观看的建议是,请尽情欣赏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无需纠结这种比较的学术价值,把观看过程当做一场浪漫的艺术梦游就好啦。


日本TBS电视台的周播系列纪录片《THE世界遗产》里有一集《北京和沈阳的故宫》,刺猬君兴致盎然地打开以后发现,这是和故宫有关的纪录片里最脱线的,没有之一。

片子一开始花两分钟讲了定陵,各种凸显神秘感:“知道入口的人,都已被杀了灭口。”

然后摄制组开始展示对“龙”这个意象的迷之执念,在字幕里把故宫标注成“龙的宫殿”,介绍龙袍时说“龙如黄河水”,并配了首藏族民乐。😓

中间还乱入了日本、挪威、柬埔寨、巴比伦的龙文化……

接着说了故宫殿内金砖的硬度,这时又在苏州取景(因为苏州土壤黏性好)。

然后还采访了一个喜欢斗蟋蟀的老大爷。


一位带狗的生活在北京老城区的风雅人士

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刺猬君看到了所有故宫纪录片里最广阔的时空。


摄制组真的不是为了到处游山玩水才把故事讲成这样的吗哈哈哈

作为本片名义上的两位主角之一,沈阳故宫拥有的只有最后三分钟,而且也在讲龙……

可能摄制组自己也看不下去,就夸了沈阳故宫拥有北京故宫木有的绿色琉璃瓦,并把琉璃瓦描述成“包含着他们在大草原上的回忆”(此时刺猬君自动脑补“我们在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

其实这系列纪录片还是挺好看的(严肃脸),从2008年开始每周一播,除了故宫、金字塔这些著名的世界遗产外,还有日本原爆点所在地、法国的葡萄园这些地方,豆瓣评分有8.9。不开心的时候就拿出来开心一下呗!

历史文化是日本NHK电视台涉华纪录片中长久不衰的题材,《故宫的至宝》就是其中一部,拍摄于1998年。这部26集的纪录片囊括了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各种珍宝:青铜、玉器、青瓷、唐三彩、书法等等,是无聊时涨姿势的好选择。


刺猬君印象比较深的其实是《壮丽的紫禁城》这集,取景和上述纪录片都不大相同。开篇是俯拍天安门广场,镜头由人民大会堂缓缓移到故宫。没有用任何的动画或是特效,让我们欣赏到1990年代真实的故宫鸟瞰图景。


90年代的紫禁城,色调非常古早

而且它还记录下了天安门武警在故宫内跑步的画面。

旁白在讲述明朝时皇帝的卫队时,镜头对准了正在操练的武警。

《故宫的至宝》最吸引人的还是神思者的配乐,优美大气哀伤兼具,缓缓流淌的音乐和慢慢移动的镜头相得益彰。


配上温柔的配乐,朱棣的画像神情也变温柔了呢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刺猬君今天暂且扒到这。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被翻了牌子?因为它好看,而且好看得不寻常。那它的艺术水准真的达到了神片的标准吗?刺猬君认为,起码和同题材纪录片比,它都未必最好。

但它的豆瓣评分压倒性地高是有道理的,这个打分清晰地表露了我们的态度:在被过度消费的、深沉庞大的浩瀚历史里,我们更愿意看到平易的讲述,亲切的故事,可爱的人,而不仅仅是“仰之弥高”。 

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