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档严肃访谈节目备受欢迎?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我们提供观念本身,观念之间的交锋,观念生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提供也不判断观点的对错。”——《十三邀》节目制片朱凌卿

by 王海萍 采写

“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 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度娱乐化、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里新的动力, 新的情绪,以及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许知远

许 知远,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出版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 一部分》、《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书。他的文章中体现着一个 知识分子对中国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充满忧患意识。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厌烦了每天阅读报纸看到形势一片大好的陈词滥调,那么许知远毫无疑问是最有可能给 你浇冷水的那个人。”

2006 年,许知远和另外12位朋友创立了单向街书店;2014年,单向街获得挚信资本千万美金投资,正式进入商业化运作。同时,在“单向空间”的大框架下,衍生 出“单系列”产品和“微在”新媒体平台。今年3月开始,许知远与喜马拉雅FM合作推出一档音频广播节目《单读》,一周两期,一期20分钟。在第一期节目 里,他说,希望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能看见年轻人夹着书过马路。

就是这样的一个许知远,最近和腾讯新闻联手打造了一个网络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一经播出就引起很多人关注。


唱挽歌的人VS时代冲浪手

《十三邀》的第一期嘉宾是自媒体视频《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这是两人第一次正式的深入交谈。


“罗辑思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没有问题呀。”

“你有没有担心对知识的很多再次表述和传达,把知识变得过分实用化,人生不会从来如此。”

“人生从来如此。”

“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在追逐效率。”

“效率有很大的副作用,很多时候会妨碍你的认知。”

“那是他们认知能力不够带来的。”

访谈过程中,类似的观点冲突频频出现。

在许知远看来,罗振宇从他的声音中表现出的是一个“精确的、确定的、经常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人,但他的内心深处真的那么确信吗?”许知远评价罗振宇:“他是个卖胶囊的人,他把知识放在胶囊里面。”他说,“他让我想起一个音乐,Surfing USA,现在他是在Surfing China.”

而罗振宇则表示:“我是挺可怜那些唱挽歌的人,就是你怎么还能这样浪费生命呢?”听完,许知远无奈地一笑:好吧,我就是唱挽歌的人。”

一个是对商业变现和效率有点抗拒的知识分子,另一个是努力获得商业成功,宣称要“透支未来”的互联网创业者。两者年龄相差不大,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却难以调和。视频最后,罗振宇笑言:“我就觉得,许知远是强压着一股怒气,我说的很多东西他都不同意。”但他也承认,许知远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在许知远的对面,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

许知远则说:“这是一场漫长、兴奋,又令人疲倦的谈话,我觉得我挺被罗振宇的坦诚所打动的,因为罗振宇是一个非常值得交谈的朋友,一个我们彼此间对对方都充满保留,但仍然可以彼此欣赏的朋友。”

这也是节目想要呈现的效果,风格迥异的两个人,可以彼此欣赏,共同为观众带来一些思考。正如许知远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没有成见,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相关产品


 “十三不靠”,也会是一副好牌

“十三邀”,顾名思义,此后还会有十二位嘉宾与许知远展开对话,这一点非常值得期待。谈到节目的名称由来,《十三邀》的制片人朱凌卿解释:“十三个人是根据许知远的访谈意愿确定的,这些人来自各个行业,各种身份都有,而且不全是知名的人物。刚开始我们讨论的时候有人说,“这不‘十三不靠’吗?”于是决定取名叫“十三邀”,十三个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最后会呈现出一副好牌。”

节目的策划过程中,许知远的意见占到了很大比重,所有问题的设置都是由许知远来敲定的,“甚至说,我们之前连脚本都没有。”朱凌卿说。

在节目的编排剪辑方面,《十三邀》偏重纪录片风格的场景,让人感觉更加真实。40分钟精编版本+2小时47分无剪辑+27个小片段,也方便了用户自行选择观看。



朱凌卿在接受刺猬君的采访中谈到,“我们始终认为,观众或网友和视频节目互动,以前只是点赞,后来有了弹幕,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所观看的内容),我完全展现给你看,我连我自己选择的权利都完全放弃,这是我们希望观众进入思考的一个表态,我们希望真正的互动是在思考层面上。

当被问及《十三邀》希望呈现给观众怎样的价值时,朱凌卿进一步解释:“我们不会给出答案。我们只提供罗振宇的意见,许知远的意见,罗振宇的偏见,许知远的偏见,究竟谁对谁错,您更相信谁,更认同谁,或者是从这整个当中感觉出来的社会的变化,都在您本身。不会有黑白的引导和总结。我们提供观念本身,观念之间的交锋,观念生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提供也不判断观点的对错。

就像梁文道看后评价的那样:媒体到底应该给受众客观的资讯还是态度呢?《十三邀》看起来很“叛逆”,但如果更强调许知远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个人态度,也能成为很好的资讯,可能对观众更有启发。(点击链接查看文章:《带着偏见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为什么就火了?看沉浮行业多年的大佬们怎么说》


 内容碎片化、娱乐化时代

观众需要什么?

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说:“不同的媒介(纸媒、电视等),能够承载的信息、知识、讨论也是不同的。比如对电视来说,更重要的是娱乐。信息本身,以及讨论的深度,都成为次要。”波兹曼提出了“媒体即隐喻”的观点,他认为媒体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20世纪的传媒技术发展,使人类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引发出深刻的文化变迁。

到今天,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碎片的内容和便捷的阅读方式,当人们沉浸在轻松娱乐的信息中时,对深度的、逻辑的问题还有多少思考?媒体在顾及产品打开率和影响力的同时,如何确保内容的价值?

对此,朱凌卿认为,节目不被接受,主要是因为没有用观众理解的方式去操作。他说,“打个比方:做一个节目,假如你的妈妈表示看不懂,不是你妈妈的水平低,而是你的水平低。好的内容不一定是枯燥的。对于《十三邀》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更多人看到,就像罗振宇说的,这个对话的价值在于,让人感受到除了点赞、吐槽、辩论之外,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叫做保留意见但是能互相成长、建设性的讨论。所以我们觉得不管是坚持观看40分钟还是2小时,观众都能有一些收获;不论他赞同谁的观点,或是谁的观点也不赞同,都是挺好的一件事。

类似的观点,另一位知名导演、媒体人张传亮也曾表达过:不要低估网友们的判断力,我也不认为网友是娱乐至死。三观正和娱乐至死都是标签,网友不一定是浮躁的,他们只是喜欢轻松、娱乐的信息表达方式。对娱乐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层次,不是只有低俗、粗暴的一种。

可见,在当前这个时代,媒体人仍然有大把的机遇和可深耕的领域,《十三邀》上线12小时达到280万的播放量能够给严肃深度内容的创作带来一些信心。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创新和内容之外其他环节的把控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