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幂幂的《翻译官》被骂惨了,国产行业剧到底缺了哪根筋?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对《亲爱的翻译官》,你还吐槽得动吗?

by 罗慧雯 魏晓涵 刘若曦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从五月末开始的这段时间里,内陆最受女观众心疼的男演员非黄轩莫属了。

缘由则是现在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由黄轩和杨幂共同主演,讲述翻译们在高翻院成长历练和谈恋爱的故事。当然你可以想象的是,重点在于谈恋爱。这部电视剧在尚未播出时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播出第一集当天就领跑卫视收视成绩,同样领跑的还有众多槽点。

首先让观众有些莫名其妙的是主角的人物设定,尤其是女主角。这位名叫乔菲的高翻院妹子“漂亮、倔强、自强”(原著介绍),也许是为了体现她的倔强,在故事的开始,她对所有人都表现出了全程不耐烦冷漠傲娇脸。

兼职的同事劝她出去卖酒,她是这样的。


男主没带钱包要回车上拿,她死活不让,表情是这样的。


讲座上主持人点她后面的男生发言,她二话不说抢过话筒就开始飚法语……刺猬君看到这儿的懵圈脸差不多和旁边的黑衣妹子一样一样的。


男主程家阳面试她时,说她成绩还不错,她一脸认真地更正:


刺猬君觉得吧,“倔强自强”和“傲慢无礼”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样来看,女主角的人设未免也太过不讨喜了一些。再看男主角,女主角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人魔”,比如爱跟女主角吵架,莫名其妙给人面试零分,因为学员用了香水违反守则立马把人开除……看着这些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行为,作为一个大写加粗的黄轩迷妹,刺猬君的内心在滴血。

除了主角,还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配角,普遍表现就是,每讲一句话都能让屏幕前的你尴尬不已。比如用生命在表扬乔菲的硕士论文答辩老师,帮男主开脱的女主同学,开口就各种酸溜溜的男主角哥哥,开口第一句话就让人神烦的男主暗恋对象等等。最奇葩的莫属这位一出场不到五分钟就领便当的男主角炮灰迷妹——


 

至于该剧的台词就不用说了,“我的人生信条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尽管法语被誉为最美的语言,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汉语才是最美的语言”,“我一直都是第一名,我是学霸”,这么生硬的台词,编剧你是认真的吗?

国产言情剧水平普遍停留在幼儿园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被骂也就不稀奇了,像《亲爱的翻译官》这样第一集出来就能引起大范围关注和讨论,并且被自媒体批到渣都不剩的,讲真,也不多见。人设不讨喜、配角脸谱化、情节散漫,每一秒都能引发观众的尴尬癌,似乎成了许多国产言情剧的通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亲爱的翻译官》被骂得尤其惨?

三个字足以总结观众的心理体验——落差感。

从宣传来看,在开播前,这个剧的团队可是给自己贴了无数高大上的标签。号称国内首部翻译职场题材作品,颇有行业剧的派头。结果播出后被网友吐槽“披职场外衣谈情说爱”,重点完全转移到了“言情”本身,连主演耿直boy黄轩自己也表示:“我也这么觉得”。该剧未播先火,拍摄的时候就流出“主演苦练法语”、“瑞士取景”这样的新闻,整个逼格瞬间就变高了。

再看看主演们,黄轩在文艺片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整个是奔着“实力派”去的,雅痞的形象气质也让他俘获不少少女粉丝,而杨幂的演技虽然屡遭诟病,好在性格取胜,在《我是证人》等电影中的表现也让人看到她在演技方面的诚意和努力,更何况据称此剧是杨幂产后复出的第一部电视剧。整个剧组的画风就是大大的三个字“演技向”,观众的胃口和期待值都被高高吊起,结果第一集出来落差太大,不免让人有种“你就给我看这个?”的被背叛感。

至此,刺猬君只有一句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开播前随便给自己立FLAG。


编剧,你真的了解译员吗?

作为一只法语专业出身的刺猬,在看到这部剧名字和男主对自己的定位时,刺猬君的内心表情几乎是懵逼与崩溃的……


翻译官?你不知道很多译员都自称翻译狗么……

或许大家可以忍受一言不合的“爱爱爱”,毕竟从一开始大家也没期望它是一部严肃认真、能极力还原职场的正剧,但是导演和编剧在此之前能好好采访几个法语专业的学生么?因为这剧里面对法语专业成长路径和法语翻译生存情况的描述,实在是神乎其神…… 

首先,刚大二的法语专业学生便出国交流,还当上了展会翻译。这个时候,女主不应该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背动词变位、纠结阴阳性,亦或是在专业教室紧攥纸笔按照录音做听写么?以及,女主作为一个全级第一的学霸难道要弃考专四了?再说说教材,法语专业的学生用的可不是《走遍法国》,而是wuli马晓宏叔叔的《法语》经典课本!


其次,翻译也分不同类型,真的不是个个语言专业出身的人都能到达“总理背后的人”的级别呢。这个级别的门槛,可不是“勤奋+理想+天赋”就能一举跨过的。学生时代,最初级的大概得从陪同翻译做起,比如说像是女主这样,带着一群法国友人畅游西湖。

 

除了带老外游景点、吃遍大街小巷、讲解历史沿革之外,接机送机、买烟打车、找房看病等也属其中。当然,也可能你辛辛苦苦做好的译前准备到现场一点儿都没派上用场,你刚好没准备的反而让自己被问住了。

再说说商业场合的交替传译。别看交传只是对方说一段你翻译一段,在这之前,你得花上数日乃至一个月的译前准备——阅读数页的翻译资料,恶补各行业各领域的词汇,无论是常用词还是低频词——最让人郁闷的莫过于当你辛辛苦苦准备了几页笔记以后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发现,其实“谈判=用指头比划几个来回”——他出2,你出5,他再出3,成交。而到工厂实地游走时,发现专业词汇技术人员比你熟一百倍。真实的翻译总是感叹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像是女主这么天真乐观向上的毕竟是少数吧。




 

最后,就到了咱们张璐女神级别了,女主常信誓旦旦地表示:“其实张璐是我的偶像!” 


而在现实里,如果能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就已经证明语言功底很扎实,但是翻译室本身是一个流动的选拔机制,究竟能否“成为总理身后的人”,还需要日日夜夜的练习和全方位的素质提高——从早到晚基础的听力练习和笔记练习,对各大法国媒体口径文风的了解辨别,对领导人各个政治场合发言与政府文本了然于心,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领导爱引用、爱诗词、爱自创概念都要能hold住,卡壳出错还要能圆……

看完了这一段段的实力吐槽,你还对“翻译官”有期待吗? 


国产行业剧,Excuse me?

因而,此剧最大的槽点就在于“以行业剧之名,行爱情剧之实”。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行业剧的通病。《亲爱的翻译官》里便是之间翻译却难以真正透视“翻译”亦或是“译员”这一职业。剧中大写加粗的“霸道总裁爱上倔强女孩”的戏码看着也是让人real尴尬。电视剧官方微博也是天天“高能虐狗,满屏粉红”。除此之外,再看看以下海报,以及剧组“译者之争 言为爱声”的宣传语,剧组的卖点在哪儿,不言自明。

 


过去,国内也推出过不少所谓的“行业剧”,《青年医生》、《产科医生》、《心术》、《离婚律师》、《律政佳人》、《重案六组》等等,一些剧虽然热度够高,但也没少遭诟病,从医学常识出错、律师职业操守遭质疑,到专业操作不规范等等。

不过,你以为编剧、导演对这个问题没有自知之明吗?据媒体报道,《亲爱的翻译官》还邀请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钱培鑫教授讲解翻译专业知识;演员和剧组还被带去参观和旁听了多场高级国际会议观摩译员日常;男女主角也接受了一个月的法语培训;剧组也还配备法语老师现场指导……剧组在为打造该剧专业性上,花费的力气看似也不小,不过仍难逃漏洞百出。这个锅,这些教授和老师们会愿意背吗?

说到良心行业剧,欧美便有不少,如:《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欲海医心》、《傲骨贤妻》等等。不少欧美行业剧的编剧本身就在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对于行业有较深入的了解;有的剧组还雇请专门顾问为该剧的制作及摄制等提供建议(如《纸牌屋》在撰写剧本时便请来了希拉里·克林顿等政客的助理作为顾问)。

“术业有专攻”+专家级别顾问+对细节的严苛追求,构成了一部口碑行业剧的基础。类似《急诊室的故事》以及《豪斯医生》等剧中的一些急救常识甚至能为观众在紧急之时为用;而不同行业剧中对于不同职业形象的塑造及专业素养的描写,也能带给观众以启迪。

因而,若要打造一部良心行业剧,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在追求专业性的同时,可看性也是需要兼顾的,要全是艰深的行业词也似乎很难争取到更多的观众。问题来了:目前国内的观众是否真的愿意看行业剧呢?行业剧目前在国内有没有市场?

某种程度上,《亲爱的翻译官》那号称“破2”的收视率、铺天盖地的吐槽文章似乎能给出肯定答案。在被疯狂吐槽的情况下,这部剧之所以还能吸粉?部分演员的颜值和演技、该剧的话题度,当然还有早已被摸清的爱情套路。

即便套路早已了然于胸,但很多观众仍然自愿跳到坑里,等着男女主“发糖”,坐等“虐狗”,坐等边看边吐槽。对于国内行业剧来说,说到底,还是爱情戏份和主角颜值在吸睛。

再说说国外,以热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为例,尽管当中感情戏分并不少,但其行业元素及专业性并未因此缺位。在类似的医疗美剧中,除了医疗这一行业,美国的各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个人或家庭危机、社会问题甚至矛盾也都能得以呈现,想要引起观众的共鸣感以及启迪反思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所以,也并不只有爱情才能戳中观众的兴奋点。

说了那么久“行业剧”,它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

行业剧多以某个职业为全剧核心,内容情节深入某一行业,揭示该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生存现状、由此反映的社会矛盾等等。检验的标准之一:若全剧的核心人物、剧情或主要矛盾抽离了这一行业,该剧便无法成立。如果一部电视剧的主线除了核心人物的爱情故事无他,情节主题矛盾等无论套到那个哪个行业都行得通,那么,你就该掂量掂量,你看的究竟是一部揭示某职业或行业的电视剧,还是满是套路的脑残片了。

国内的行业剧也并非没有透过行业揭露社会矛盾或人情冷暖,比如大家熟悉的“医患矛盾”,但无奈,这也只是配角,主线还是爱情,大家最期待的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行业剧,观众多少对于借此了解这一行业抱有期待,那么编剧、导演、制片人等的任务之一便是增进普通受众对于该行业的理解,一点点消除偏见或改变刻板印象;若专业错误层出不穷、过度美化某一职业、甚至将某行业标签化,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误导受众,可能使某种偏见更为根深蒂固。

很快,国产“行业剧”将扎堆上映了,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对于需要消耗巨大时间成本才能打造出精品的行业剧,你还会抱有期待吗?

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