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出如山,有令必行
有个成语叫“令出如山”,意思是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上司下达命令,下属坚决执行,不找借口,不得违抗。真正好的执行就应该如此,决不允许下属找借口,上司绝不能轻易向下属妥协。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有一个流传很久的传统,学员回答军官问话时,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未经允许不得多说一个字。200多年来,“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加强了军令的威信,强化了学员的执行力。 乔治·巴顿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有一次,他想提拔一名军官,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把10个候选人叫来,对他们说:“伙计们,你们马上在仓库后面挖一条长8英尺、宽3英尺、深6英寸的战壕。”说完,巴顿就走进了仓库,偷偷地从缝隙中观察那些军官的反应。 巴顿发现,那些军官把铁锹和镐放在仓库后的地面上,坐在那里休息,嘴里还不停地议论着。有的人说:“6英寸深的战壕有什么用?又不能做掩护。”有的人抱怨巴顿将军不该让军官们干普通士兵干的活。最后,有个军官站起来说:“让我们快点挖好战壕离开这儿吧,管那个古怪的老家伙让我们挖这个战壕干什么。”结果,这名军官被巴顿将军提拔了,熊老师个人号(inte6198110)而那些满腹怨言,消极怠工的军官们则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很明显,巴顿将军之所以提拔那位军官,是因为他服从命令,坚决执行,不找借口。而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军官受到处罚,也显示了巴顿将军对下属决不妥协的决心。下属的服从力和执行力是管理者威严的体现,作为管理者,如果不能令出如山,就没有威严可言。康熙大帝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大臣们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皇帝却必须要独断专行。有时候正确与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要有天子的威严!” 同样,企业老板也应该有威严,发出一项命令之后,就要让员工坚决执行,绝不允许员工拖拖拉拉、打折扣地执行任务。只有这样,企业的决策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 总经理对后勤部门的张主任说:“张主任,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火灾的高发期,去年就有一场大火把我们邻居单位烧光了,损失惨重。今年我们一定要做好火灾的防范工作,避免发生火灾。” 张主任说:“明白了。最近几天我在忙手里的工作,过几天我就把你的话传达给全体员工。” “好的,一定要快点传达给大家。” 张主任说:“放心吧,我会尽快传达你的意见。” 可是,张主任这一拖就是半个月,半个月后,张主任才向全体员工传达总经理要求大家防火的意见。但是不到3天,公司的厂房就失火了,很多原材料被烧毁。 总经理怒气冲天,把张主任叫了过来,对他怒吼道:“前些日子,我跟你说过,要让大家注意预防火灾,你有没有传达我的指令,你是怎么做的?” 张主任两眼干瞪着,说:“我……我……我跟大家说过啊,一定要把火灾的引发者找出来,要严惩……” 总经理这叫“令出如山”吗?当然不叫!军令如山是指命令发出之后,要让下属立即、马上去执行,而不是听到下属说“我最近有点忙,过几天再执行”后,就说:“好吧,你过几天再做也行。”尤其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命令,一定要注意执行的时效性,一旦拖拉,就可能贻误时机,酿成大祸。 总经理对张主任听之任之的态度,叫“令出如山”吗?当然不叫。令出如山是指一定要让下属执行到位,而不是把上司的话传达给下属就完事。在命令下达后,一定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让张三检查一下灭火器,看看是否需要更新;让李四调查一下市场上的防水系统,看看是否需要买一台新的回来;让王五联系当地的消防部门,组织一次消防培训;再组织员工研究一下火灾的隐患在哪里,让大家加强防范。这才叫真正的执行,这才是令出如山。 老板一定要像军官将领一样下达任务,做到令出如山。无论员工找什么借口,说什么理由,有什么困难,老板都不能轻易改变已经发出的命令。老板可以给员工提出建议,为员工执行提供条件,但绝不能允许员工拖泥带水,拖延执行。如果员工执行不力,就该挥泪斩“马谡”,就要当即立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效果,也才能树立老板的威信和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