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将至,“秋冻”养生有讲究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9-0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里提到的“白露”即指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每年的9月7日至9日。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也是形容气温下降速度之快,白露时节,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大,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热与冷交替,保暖防护必不可少。

俗语虽说“春要捂,秋要冻”,“秋冻”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从而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以便应付更为残酷的严冬,但“秋冻”也并非人人皆宜。


哪些人不适宜

    “秋冻”呢?

0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02

有支气管炎、鼻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患者

冷空气通过鼻腔、气管黏膜时会诱发甚至加重原发疾病,易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

03

慢性胃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一旦腹部、关节受凉,也容易加重所患疾病,此类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气温骤降会引起人体血管壁小幅度收缩,血管变脆。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没有影响,但对于心脑血管病患来说,本身的血管堵塞再加上血管壁的收缩,危险系数直线上升。因此,不但不应该“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心梗等后果。

05

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

老年人和儿童大多免疫力较为低下,禁不起太冷的刺激,受冷空气影响易引起风寒感冒等疾病。

白露养生

“秋冻”同时,适当运动

白露时节,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

中医认为运动可促进阳气生发,气血流畅。因此,“秋冻”也不仅仅局限于少穿点衣服,更要进行有氧运动,如爬山、太极、散步等。运动项目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忌过猛,只有适当的运动才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养肺润燥,防“秋燥”

秋季是疾病高发季节,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饮食上要少食瓜类,也要少吃辛辣刺激之味,可选用一些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以及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麦冬、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养生食谱

1、莲子百合煲

配方: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净,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

2、柚子鸡

配料:柚子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净,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3、川贝炖雪梨

原料:梨400克、川贝母5克、冰糖5克、

做法:雪梨切去蒂部,挖出雪梨心。把川贝粉、冰糖嵌入雪梨内部,盖回蒂部,用牙签穿连,放入炖器皿内,炖45分钟即可出锅。

功效:川贝炖雪梨的口味甜中带着微苦,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最适合秋季食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