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肌抽搐组合穴

 369蓝田书院 2020-09-04

   面肌抽搐组合穴一丛刺抽搐 启动点+地仓透颊车

“面肌抽搐”又称为“面肌痉挛”、“眼睑晌动”、“胞轮振跳”, 足指 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因为通常仅限于-一侧,因此又称 为“半面痉挛”,双侧者甚为罕见。面积抽搐多发于中午女性。

发病初期常为下眼睑阵发性的轻微抽搐,以后抽搐范围逐渐扩大,延伸到 二侧面部,以口角肌肉抽搐最为明显,抽动幅度最大,呈间歇性不自主节律性 抽搐,自己不能控制。每次抽搐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间隔时间长短不定。

一般在紧张、 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少数严重 者,面肌抽搐可累及整个-一 侧面部。虽然抽搐时面部无疼痛,但频繁发作可影 响视力、言语或咀嚼功能。面肌抽搐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不自行缓解,部 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柚搐随之停山。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受到某些异常刺激后,出现急性非化脓 性炎症引起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大多学者和临床医师认为,面神经在内耳门 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受压处面神经髓鞘萎缩,传人感觉纤维与传出 运动纤维发生“矩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收挛。另外- .种说法是。从面 神经发出的运动抑制纤维,也分布于肌肉中,当某种因素使抑制纤维兴奋消失 时,面肌就会发生痉挛。

当面肌抽搐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或伴有肢体不自主动作时,应积极去医院 耳鼻咽喉及神经科检查,以防颅内病变。

[针灸方法]

用长度为3~4寸的28号毫针,刺入面肌抽搐启动点,使针尖的皮肤突起, 形成一个小丘,然后让针体下垂悬吊在皮肤上。密集排针(又称“丛刺法”), 针与针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 ~3毫米为宜。

刺人地仓穴,对准颊车穴方向缓慢进针直至地仓穴,得气后留针1小时以 上。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3~5日后行下一一疗程。

[组合之妙] !

密集排针、悬吊针刺、长时间留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独特针法。1995 年得 恩师一一全国名老中医 、全国针灸学会秘书长田丛豁先生亲自传授。其方法为

用较长的毫针密集浅刺面肌抽搐启动点,- -是直接针对病位所在,二是较长的 针体垂吊在穴位皮肤上,持续不断地刺激通过皮肤传人到穴位,又通过穴位传 人到内在的经脉,使痉挛的肌肉处于疲惫状态,最终促使肌肉放松,血液循环 加快,肌肉营养改善,从而抽搐停止,面部肌肉恢复正常。

面肌抽搐以口角肌肉抽搐最为明显,抽动幅度最大,故取位于口角部位的 地仓穴透刺颊车穴,-针两穴,止搐作用增强,且减少了进针的痛苦。

[临症一得]

临床发现,针体较粗,刺激较强,对重症患者效果较好,因此有人 建议,如遇严重患者,可自行加工针具,用口腔科粗钢丝,将其一端磨 出锋利针尖即可,长度不得少于25厘米。

留针数分钟后,患者自已即感觉到针刺部位有微微发热感,同时可 见到皮肤充血发红,这是气血流通之象。一般而言,此种现象越明显,, 止搐的效果就越显著。台

临症体验,如面肌抽搐日久,气血日衰,宜轻刺激,地仓透颊车可 改为丛刺悬吊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