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秦国因为长平之战而深陷战争泥沼之时, 楚国为何不敢, 渔翁得利。

 人众众人 2020-09-04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旷世大战,也决定着未来的历史走向。双方都将全部的兵力赌注在战场之上。而在战争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作为除两国之外最有实力和能力的国家,楚国为何不敢趁着秦国兵力的空虚出兵呢?要知道,在秦灭六国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秦国军队正面抗衡,除了楚国之外。一方面,楚国军队的人数并不被秦国少。另一方面楚国山广地险,拥有极为优势的战略纵深。如果真凭实力秦国短时间内未必能胜。
但是在秦赵长平之战,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楚国没有丝毫的意愿而更为有趣的是,当时赵国替被秦国欺负的韩国出头,收上党。而被秦国兴师问罪的时候,韩国却立即调转矛头。跟在秦国的后面出兵攻打赵国。而秦国在长平之战时,在长平战场之外最主要的两个变量便是楚国和魏国。虽然当时秦国已经将全部身家押在长平战场。但秦国依然有着较强的实力和动员能力在秦楚两国边境设置重兵防止楚国趁机偷袭。
而韩国在献上党之后,依附秦国。作为限制楚国和魏国的战略盟友也给两国较大的震慑。在战争之前。天下的诸侯国都经历了近百年的混战。秦国从历史上来看,只不过是。比较年轻的国家自从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大。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与匈奴作战经验丰富,军事实力两国不分伯仲。但是赵国本身所具有的大国沙文主义,也使得其他国家对于秦赵两国的看法相近。大家不是被秦国欺负,就是被赵国欺负,因此两虎相争,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心态。
还有就是赵对于长平战场的立场并不坚定。总有和谈的幻想不仅与秦国和谈而且还希望联合列国两面下注,而秦国抓准赵国这一外交失误。对于其他各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赵国合纵成为泡影,同时凭借自身综合实力的强大与赵国展开了旷世大战。还有一点个人原因就是长平战场的主将是白起。当然当时白起作为主将之事无人所知。列国认为白起卧病在床。但也正是白起并未出现在长平战场之上,楚国更捏不准。
对于白起的一些信息列国都无法确切获知,如果白起真的不在长平战场,以白起对于楚国人的震慑力,楚国一旦出兵,面临白起统兵。将是何等惶恐。楚国在当时确确实实被秦国打怕。长平之战以后赵国近乎灭国,楚国的重臣春申君才意识到秦国的可怕。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后人一直以如果作为改变历史的基本话题,最重要的漏洞是忽略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发展。秦国之所以出兵于赵进行长平之战。
对于其他列国的军事动向,国策方针必然做到了如指掌。当大战开始之时,秦国的统治阶层。一定,对于当时列国态度的转变作了十分精准的预测。对于后人来讲,我们总说如果出兵如何,但对于杰出的政治家来讲。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为基础,楚国必然不会出兵。这也是政治家敢于发动这一场旷世大战的底气。只不过在外行人看来,是一次赌博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