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青龙汤医案,高烧

 谷山居士 2020-09-05

刘惠民;大青龙汤10高烧

刘某,男12岁,1965年8月14日初诊,4天前,汗出后游泳,当晚高烧,体温40度,持续不退,头痛,全身酸紧,无汗,恶心,口渴,烦躁。经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现诊,神倦,面红,气促,舌苔白厚腻,脉紧而数。辩证,寒湿束表,化热入里。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祛湿散寒,调和营卫。方;

麻黄6克,桂枝9克,炒杏仁12克,知母15克,炙草6克,生石膏24克,山药30克,葛根12克,防风9克,生姜6克,大枣5枚

水煎两遍,分2次温服,第一次药后,喝热米汤一碗,过半小时服再第二次药取汗。2剂痊愈。

方解;大青龙汤,加葛根解肌发表,清热除烦,调和营卫,用知母,生石膏,山药生津止渴,兼清里热,用防风胜湿止痛兼解肌表,以祛湿寒之邪。

论;8月14日,这个时间正好是暑天,入寒水伤闭皮毛,外寒束闭,里必化热,正好暑令,所以高热40度,经热不泄,必见烦燥,口渴恶心。大剂知母,清肺热除烦。加山药是补津液,不如用人参。个人感觉,虽加葛根与防风,总不如把麻黄桂枝剂量加大有效率。

大青龙汤医案11

1  许叔微医案:治何保义,在行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许日: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汤症也,烦躁,则大青龙汤症也。何曰:今烦躁甚。投以大青龙汤,三服汗解。

麻黄9克、桂枝3克、炙甘草3克、杏仁12克、生姜9克、大枣6克、生石膏12克

2  张某,男,26岁,农民,于1976年夏季就诊。患者收麦后,用凉水洗身,当风纳凉,至夜半,身寒肢冷,随之发热,并有寒战,急邀医疗队诊治。余至其家中,只见患者复被而卧,面赤身热,心烦不宁,唇舌干燥,口渴而饮,脉浮数有力。测体温39.6℃,扪之通身干热无汗。综合脉症,此系外寒郁闭,暑热内蕴,为表寒里热实证,急以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少加生津清肺之品治之。方药:

生麻黄10g,桂枝10g,炒杏仁10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芦根30g

当时到乡卫生院急取1剂,水煎2次,每次约500ml,4小时内将两次药汁服完,服后汗续出,渐之大汗。翌日晨,体温降至38.2℃,精神稍安,但时时索饮。于上方减麻黄为5g,桂枝5g,加麦冬30g。服用1剂,体温已至36.8℃,诸症若失。嘱多食稀粥以滋润营卫,恢复体力。

按语:大青龙汤证多见于形体壮实之人,病在太阳经,所以寒热明显,但由于表寒郁闭较重,使里热难以外透,故呈现“体若燔炭”、无汗烦渴之症。《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大青龙汤乃为对证之举。由于汗多伤阳,故仲景于方后告诫之:“一服汗后,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  元宵节后三日,坐落黄土高原之静乐县,仍呈北国风光。寒风呼啸,冷气袭人。患者任某,年已不惑,乘车访友,甫下车,骤然寒战,归途便觉恶寒,全身不适,至家恶寒益甚。虽厚被重重,空调调至26℃,冷犹不止,头痛骨楚,咽痒咳嗽,无痰。自视感冒,先服“快克”,继又连服“速效感冒冲剂”6袋,汗不出,症不解。傍晚来舍求诊,视其舌淡红润,苔薄白。询知口干思冷。诊其脉,浮弦紧。测得体温38.8℃。

乙酉之运。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加之阳明燥火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又症见思饮思冷,可知内热之盛。今感风寒,属太阳病内热外寒证也。拟大青龙汤:

麻黄15g 桂枝6g 杏仁10g 炙甘草6g 石膏18g 生姜5g 红枣5枚

嘱急煎温服,覆被取汗。晚lO点,任某来电讲,药后大汗淋漓,诸症悉已。

论;此就是一个冬天的外感伤寒,应该不用五运六气之论吧。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