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恬淡闲适 2020-09-05

近日#安倍晋三辞职#、#黑豹男主去世#两则新闻引起许多热议,前者因为旧疾“溃疡性大肠炎”复发而决心请辞,黑豹男主查德维克.博斯曼则是因为“结肠癌”去世。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来自官方微博截图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来自官方微博截图

我们这才惊觉这曲曲折折的肠道健康,对人生影响甚大。尽管他们看起来是如此坚毅。

因此,本期特别开设【肠肠有问题】专栏,邀请嘉会医疗炎症性肠病门诊医疗团队,与大家从不同角度讨论、认识如何守护结肠健康!

肠肠有问题

前“镜”一步,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黑豹男主查德维克.博斯曼因为结肠癌去世的消息,让肠癌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肿瘤“杀手”引发热议。网上到处都是“肠癌的早期症状和表现”、“肠癌能活多久”等热门问题的搜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肠癌”!

确诊肠癌,为时已晚?

根据外媒报道,早在2016年查德维克.博斯曼就被确诊肠癌第三期。和很多肠癌患者一样,都要等到出现便血、便秘、腹痛甚至消瘦等症状,才想到要看医生、做肠镜检查,但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几乎都是肠癌中晚期了。

此时,无论是手术还是做化疗,效果都不会太理想。多数肠癌患者被确诊后的5年生存率不到40%,也就是说每10个肠癌患者里,约有6人会在不久后去世[5]。

肠癌为什么死亡率会这么高呢?一句话......

你,发现得太晚了!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soogif

肠癌的前身——肠息肉

肠癌的前身,大多是肠息肉。据统计,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转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5年[1-2]。在40-50岁的人群中,约有30%肠子里有肠息肉[7]。

它躲在肠子的角落里,不声不响、没有症状,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这里,让我们将这个可恶的小肉块拟人化,感受一下它在肠道里的发展——

● 宝宝期

这时候的肠息肉表面上人畜无害,如果不多加注意,随着岁月流逝,它有可能会慢慢地长大、变坏。但在这个阶段,它依然还是很安静,没有任何症状。

● 青年期

进入青年期,它就要开始叛逆,变身“不良少年”(腺瘤——癌前病变)!

此时它的个头越来越大,地盘也越来越广,需要的营养也越来越多,只要还没被发现和消灭,它就会以惊人的速度长大,并不择手段地掠夺你身体里的资源,养大自己——长成“肠癌”。

● 成年期

随着它不断扩张占据肠道,这时会开始出现大便变细或带有沟槽。如果粪便擦破了它易脆的表面,你就可能出现便血,而且往往还会带有腥臭味。

若它长在靠近肛门的地方,那你可能会经常有“上完厕所还想再拉,总感觉拉不干净......”的体会。

当肠息肉愈来愈大进而堵住肠腔,只留下一小点缝隙的时候,你就会出现腹胀、甚至腹泻的情况。最后,还会因为营养被它蚕食一空而出现贫血和消瘦……

如果这时候后才发现它,5年生存率就相对的低,甚至有些人可能只剩下1年到几个月不等的时间。[6]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揪出肠息肉的关键利器——肠镜

肠息肉可能出现任何人身上,历史上罹患肠癌的名人也不胜枚举,如温州首富王均瑶、导演杨德昌、女篮国手陈鹭芸......等,肠癌似乎从不“挑食”,男女老少只要一旦被它盯上,都难逃其魔爪。

但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却及时从肠癌手里“死里逃生”。怎么说呢?

2019年,51岁的史密斯因为医生的建议决定进行肠镜检查。在检查中被发现有大肠息肉,为避免它发展成肠癌而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并很快恢复了健康。

这整段检查过程被完整上传到网络平台,粉丝看完后纷纷留言:“我很高兴看到他所做的,他唤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这可能能救很多生命”、“感谢他去做了大肠镜检查,我无法想像没有他的生活……”

肠镜,是目前发现和治疗大肠息肉相对有效的方法。

只要我们像威尔史密斯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后主动、定期安排肠镜检查,我们就能及时揪出肠息肉并切除它,切断可能形成肠癌的关键环节,那么肠癌这个“笨笨又好预防的恶性肿瘤”就拿我们一点没有办法了!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1.45岁以上人群

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只有不足15%,这也是大肠息肉的高发年龄[3]。

此外,大肠癌的发病率也从45岁以后开始急剧上升,到80 岁之后才开始慢慢放缓。所以建议,普通人群45岁以上应每2到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2.临床症状

▲ 具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 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等诊断不明确
▲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
▲ 低位肠梗阻及腹块不能排除肠道疾病者

以上都建议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3.家族史

大约5%的大肠癌属于遗传性大肠癌。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的,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的,以及患病年龄在50岁以下者,其后代患大肠癌的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约20倍[4]。

建议有肠癌以及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应提前10年,即40岁开始定期接受肠镜检查。

如果您对于结肠以及消化道健康仍有疑问,或正为其所苦,嘉会医疗炎症性肠病门诊医疗团队可以根据病人需求提供舒适、无痛的内镜操作,同时开展个体化、全程的消化系统疾病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Morson BC.Evolution of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Cancer ,1974,34(3):845-9.

[2]WinwaerSJ .Natural history of colorectal cancer .AmJ Med , 1999, 106 (1A)∶36.

[3]Heitman SJ, Ronksley PE, Hilsden RJ, et al. Prevalence of adenomas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 average risk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 7:1272.

[4]Chan AT, Giovannucci E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2010; 138:2029.

[5]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7th ed, Edge SB, Byrd DR, Compton CC, et al (Eds), Springer, New York 2010. p.143.

[6] Sargent D, Sobrero A, Grothey A, et al. Evidence for cure by adjuvant therapy in colon cancer: observation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20,898 patients on 18 randomized trials. J Clin Oncol 2009; 27:872.

[7]Pendergrass CJ, Edelstein DL, Hylind LM, et al. Occurrence of colorectal adenomas in younger adults: an epidemiologic necropsy study.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6:1011.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就是晚期?消化医生说远离结肠癌其实很简单

冯卓, MD

冯卓医生现为嘉会医疗消化内科医生。加入嘉会前他曾先后就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担任副主任医师。他擅长清醒下无痛单人肠镜插入技术,专攻大肠息肉内镜下精确诊断及手术,胃肠道良性肿瘤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层剥离术(ESD),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内镜下保肛手术,家族性腺瘤病(FAP)的内镜下切除术、I、II期内痔内镜下治疗术等。同时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术后中医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等功能性胃病的中医治疗,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和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

作为中医外科学博士,冯医生是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NCCH)的访问学者。师从有“日本大肠癌内镜诊治第一人”之称的内镜专家斎藤豊教授。访学期间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发的海外医师临床研修许可证,成为NCCH内镜中心获得海外行医执照的中国医生。冯医生曾获得消化内镜围术期出血管理竞技大赛(第二季)沪浙闽赛区亚军;消化内镜围术期出血管理竞技大赛(第二季)全国PK赛病例演讲冠军。

冯医生现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ESD学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小肠镜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镜专业委员会青年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务分会名医工作室成员,上海市近代中医流派传承第四批继承人,共青团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健康讲师团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