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鹰击长空186 2020-09-05

巨然,为五代末宋初画家,受业于江宁郡开元寺,《圣朝名画评》称为“江宁人”,即今南京。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他也随至居住于寺庙,投谒在位,颇有声誉。

南唐时他师法董源,随其学艺,但所作以高山大岭、重峦叠嶂为主,尤以山顶矾头著名,林麓间多置细石,皴法以长披麻皴为主。极少画平远景色与沙滩河渚。但是其山水清岚淡墨之意类似董画,皴法、苔点相似无几,皴线略长一些,墨点颇重,因林壑幽深,草木华滋更显苍郁与峻拔。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秋山问道图》此轴笔法以披麻皴为主,墨笔圆浑简朴,山的凹处勾皴之线多而密,山之阳面皴线少而淡,山顶置以矶头。勾染树林,而树叶则以墨点簇而成,水草皆一笔撇出顺右折。笔墨皆整略有序,秀润于骨。

刘道醇认为巨然之作“古峰峭拔,宛立风骨,又于林麓间多用卵石,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径,远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备”(《圣朝名画评》)。画面苍郁华滋而温润。其表现形体与结构,庄重朴实,气格清润而骨法雄伟。图中多重山峦重叠拢聚,由近及远,次第推远,峰壑置画面正中位,示人以巍然挺立的感觉,塑造山崖形体以长披麻皴,再加淡墨渲染,笔法无方折矫健、凌厉刚劲之状,取其浑厚圆润之气,显其淹湿华滋,丘壑外廓去其险峭危崖之形。

树木的描画简率秀气,不类北方画派秋林枝干的盘旋道劲、清瘦孤峭,或于槐枫杂木中穿插以古木枯槎。僧巨然颇得佛道之心,脱略世事,闲暇之余,徜徉于云山溪润,心静情闲,感之深而形之于图,亦能得山水之勃勃生意。此轴写秋景寒林,题名为“秋山问道”,画幅上下似乎是以董源的笔墨(如《溪岸图》)表达荆、关之气格,柔润蕴于内,宏润寓其外,读之更耐人品味,拍案而叫绝。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葛康俞评说《秋山问道》:“绢地,大幅,巨装轴,浅绛设色。董玄宰日:古人山川布理止一、二大开合,此画是也。主峰正中甚近,而峦霩远晦,丘壑不限所见以深。林木拥掩而益其幽。岩石峻整,微径委碎,复岭重圭,密树森黛。山高屋小,窥垣可见中有椎髻者。二人跌坐以相对,问道题名盖指此也。通幅淡笔水墨。山石长披麻皴,矶头戴土,士根丛木,木叶散圆,风枝多敛,满山飒沓,杳不知其所穷。大浓墨点如马蹄金,春破矾头,直到峰顶。侧顶尽寒柯,疑望句桷层甍,能想其上居人,八月可看飞雪。”

沈存中谓:

“画山水当以大观小。此则以小观大,四山围合,人如坐井,悬空夹壁振落,陡绝千仞。其下迴以霜蹊,合以林蒨,抱舍缘涧。渍墨让白道转折两程。便觉山径曲远最幽。路横山立,其间接腠为难,画拳石折冲之,可谓妙思酌而不竭也。两山之间日壑,众壑奔流,汇而成潴,其水渊碧,已到幅之底极矣。以明青渲匀,与天同色。石坡入水,引笔画草如兰,疏秀可数。树根钤蔡京珍玩一墨印俨然。夫画山水,水墨为上,透至有体,厚至无迹。浑整之中,动植生动,是有待于中锋使然。观画如此,水墨之进也无穷矣!要为人文之极,而与山川地理有关。”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荆浩、李成、范宽、郭熙立嶂劲木之于中州也,可以知嵩岱之胜。李昇、王宰、孙遇、黄筌刻错嵌空之于川蜀也,可以知岷峨之胜。董源、巨然、米芾、江参云烟变灭之于江南也,可以知丹樊诸山之胜。故黄休复有《益州名画录》、王樨登有《吴郡丹青志》之撰。爱概人文于地理,足尽唐末、五代以来画之兴废体系之由矣…””荆浩、范宽得益于隐居巍巍的太行、华山,王宰之迹源自岷山的峻崖,五代、北宋的画迹印证了

“要为人文之极,而与山川地理有关”的道理。

僧巨然烟云隐约的卷轴,几得灵感于钟山云水之间。

宋以前之画,因画以有笔墨,寓笔墨于画,笔笔不必画,相忘于笔墨,画成于笔墨之后。则因笔墨以画,相忘于笔墨,画成于笔墨之后。元以降,则因笔墨以有画,寓画于笔墨,笔笔皆画,相忘于画,画成于笔墨之先。画成于笔墨之先者,笔墨胜。至画不足以先之,乃乾嘉以来惟笔墨是尚,而画道几废也。何如此宋画寓笔墨于画哉。”乾隆年间,画道日益衰落,复古派盛行,背离“宋画寓笔墨于画”之理。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石涛却以“法自我立”,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别开生面

近代伍蠡甫则论述得更加清晰和明确:“笔墨属于作品技法,丘壑属于作品结构,气韵则统摄前二者而赋予作品以生命。每一朝代的杰出绘画,都体现这三者之间的主从关系或辩证的事实上,丘壑、笔墨、气韵三者,归根结蒂都是大自然与生活现实在山水画艺术中统一的折射与反映,而生活则是根本的、决定性的。对每一位山水画家来说,这生活只能是当代的、自己的、绝非古代的、古人的,大自然也只能是自己接触的,而非古代山水画家所描写的。宋元、明山水画因此只能是流而不是源。

《万壑松风图》描写峰峦峻岭,山峦重深,烟岚松涛,清泉奔涌,幽溪曲径,屈曲萦带,溪润浓荫森然,苍松成林随风摇曳,茅舍竹篱、断桥残道,隐约其间,林麓之隙白云蒸腾,袅袅弥漫,尤如炎夏作阴凉挟纩之游,俨然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图。此轴构图应为全景山水,开合自如,龙尾相随,恰到好处。以环绕山脚的林木和山巅的苍松连缀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疏密相间,笔墨沉稳浑朴而腴润挺秀。巨然巧妙地糅合中原山体的峻拔,笔法粗放的大墨点点苔,笔墨间散发出湿润苍翠之气,可比肩董源,天趣盎然之意更似一首动听的乐章。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巨然流传至今的卷轴有《层崖丛树图》《山居图》《万壑松风图》等。“祖述董源”。《画鉴》:“得元之正传者,巨然为最也。”其作少年多作矾头,老年渐趋平淡。岚气清润积墨幽深。黄宾虹颇赏巨然之笔墨别具一格:“钟陵僧巨然,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由其胸中甚富丘壑,落笔无穷,得董源之正传。然巨然笔绝少丈余画巻,一丘一壑,便于士夫之临摹,后世遂疑卷画,多出于院本,亦未尽确。

要自董巨以来,效法者虽多,真迹日鲜…巨然真迹,积墨至数十层,空淡若无墨,至峰峦云雾无迹可寻。王麓台称之为浑沦,其元气磅礴,令人不可端倪。…古来画家,有取法于古人,有自立而为之者;取法难而自立尤难。追踪前贤,变出己意,如董源者,盖自顾、陆,至于隋、唐,无不融贯。巨然守而不移,不在斤斤细巧,最为高雅。后之巨手,仲主尚沉郁,大痴贵萧散,神趣不同,各臻其妙,不啻董巨之法荆关。乃荆关画笔带渴,渴而出之以润;董巨墨法近湿,湿而化之以枯,既遗貌以取神,亦穷神而尽化。前之荆关,后之董巨,辟六法之门庭,启后学之矇聩,此四人者,尤为卓绝今古矣。”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后世画家潘天寿激赏此君:

“树如屈铁山画沙,笔能扛鼎腾龙蛇;殿荆关董时间耳,食古佛力老烟霞”。

他认为僧巨然的所成就要在荆、关、董三家之上。

参考资料:

《圣朝名画评》、《画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