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那个比猛兽还要可怕的小东西——'草爬子'

 kookoodog 2020-09-06

https://www.sohu.com/a/311678181_225576 


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休息日外出游玩,享受美好时光。然而,蜱虫(草爬子)同时进入了活跃期,需多加防范。

春天是草爬子活跃季节,近两年蜱虫的活动期有提前和延长的倾向,带给人们的危险也大大增加,进入蜱虫活动区域,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被蜱虫叮咬也不要恐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被叮咬可引发多种疾病,严重时可致命,因此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30-50岁女人就闭经、停经?教你1个调理...
广告

什么是蜱虫(草爬子)呢?

草爬子,学名“蜱虫”,全世界已发现约800余种,其中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仅存于欧洲)。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在大兴安岭林区以硬蜱多见。

展开剩余78%

草爬子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是林区春、夏、秋三季常见的节肢动物。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小的如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细长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草爬子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春季是草爬子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

草爬子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

被草爬子咬伤后,一旦处理不及时容易感染三种疾病:一是过敏性皮炎,出现皮肤红肿;二是森林脑炎,表现为高烧昏迷;三是莱姆病,出现头痛低烧症状。森林脑炎和莱姆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可致人死亡,两种疾病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告诉记者,在林区每年都有很多人因到野外游玩、采集、作业等而被草爬子叮咬,一般4月-8月为病患高发期。

病患重者会危及生命

被草爬子叮咬后会有哪些症状呢?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说,“患者感染后,首先出现发烧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少数可达40℃,初期会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头痛、四肢无力、全身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会出现意识障碍、肺出血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此外,草爬子喜欢叮咬在颈部、头皮、腋窝、腰部、脚踝等皮肤较细嫩的部位,一旦发现已经被草爬子叮咬,切不可生拉硬拽,应先轻轻拍打周围皮肤,将草爬子抖落。”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说,目前,可以确定的传播方式是被携带病毒的草爬子叮咬或密切接触,尚未发现人传人,但是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做好防护,接种疫苗

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介绍,市民在外出郊游时,应尽量避免在草爬子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少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由于草爬子有时在树上,市民还应戴好帽子;同时,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草爬子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草爬子不易粘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草爬子叮入或爬上,发现草爬子后立即清除。

蜱虫虽小,但危害却很大,所以一定要有效防范,不让蜱虫有可乘之机。

森林工作者和山区居民进山工作、采山野菜、野果的人应及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初次接种要打两针,一般在每年过完年进行接种。及时科学处理,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有草爬子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活动史。

一旦发现有草爬子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草爬子身上,使草爬子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草爬子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草爬子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草爬子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相关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如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工具将其除去,正确的方法是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图文原创:曹同国

平台投稿、投诉邮箱:veconcyf@sohu.com 监督咨询:176-1490-7887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