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怪的尿液酮体室内质控现象

 副高资料馆 2020-09-06

问:在做尿液试纸室内质控,同一个人操作,同时检测2根试纸条,酮体这一项,一根阴性,一根阳性,换了几个人操作也是一样的,和厂家工程师确定仪器、试纸条、质控品都没问题,室间质评也合格,长期室内质控检测下来几乎是一般的数据是阴性,一半是阳性,我想问的是这种情况属正常吗?如何解释?

答: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厂家工程师是如何确定仪器、试纸条、质控品都没有问题的。事实上,就算是尿常规这类定性试验的故障排查,方法学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具体的试验步骤可以参考 CLSI EP12 文件。

在没有具体试验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只能假设厂家工程师的推断是正确的,仪器、试剂条和质控品都没有问题(仅仅是假设)。那么为何会出现以上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酮体?

酮体是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进行脂肪代谢之后的产物(酮体是正常代谢产物,不要认为出现酮体是就是病理状态)。酮体产生的过程首先是来自于脂肪酸β氧化反应之后的产物:乙酰CoA。

脂肪酸β氧化

然后乙酰CoA经过生酮作用:①两分子乙酰CoA缩合为乙酰乙酰CoA(硫解酶逆反应步骤);②乙酰乙酰CoA与另一分子乙酰CoA在HMG-CoA合酶催化下缩合为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即HMG-CoA,同时产生一分子CoA。③HMG-CoA在HMG-CoA裂合酶催化下,分解产生乙酰CoA,并生成第一种酮体 —— 乙酰乙酸;④乙酰乙酸可以自发脱羧转变为第二种酮体 —— 丙酮;⑤乙酰乙酸也可以在脱氢酶的催化下被还原为第三种酮体 —— β-羟丁酸。


生酮作用

2、尿试剂条如何检测酮体?

尿试剂条中检测酮体的方法通常为硝普盐法,即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的原理来检测酮体(强烈建议咨询尿液试剂条厂商,核实试剂条酮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是:①成本较低;②操作简便。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则是:亚硝基铁氰化钠只对乙酰乙酸敏感 ,与丙酮的反应较差 ,与 β-羟丁酸几乎不发生反应。


尿液试剂条 - 酮体反应呈紫色

3、尿液质控中的酮体成份是什么?

尿液质控品中的酮体成份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丙酮作为酮体质控成份,另一类则是以乙酰乙酸作为酮体质控成份。

首先谈第一类质控品,这在国内尿液质控品中较为常见。优点是丙酮比较稳定,缺点则是尿液试剂条对丙酮不敏感(原因是硝普盐法检测酮体的缺点:亚硝基铁氰化钠只对乙酰乙酸敏感 ,与丙酮的反应较差。),可能导致部分试剂条对该类质控品反应为阴性。

第二类质控品和第一类质控品优缺点正好颠倒。生酮作用中的第4步:乙酰乙酸可以自发脱羧转变为第二种酮体 —— 丙酮,乙酰乙酸并不稳定。但试剂条对此类质控品反应较好。

回到之前的问题。之所以,室间质评酮体合格,多半是因为室间质评的质控品酮体是采用的乙酰乙酸作为酮体成份,而且室间质评仅做一次检测,即使稳定性不佳也不会影响室间质评结果。

室内质控酮体结果不太好,则有两种可能:①该厂商提供的质控品以丙酮作为酮体成份,试剂条对酮体敏感度不够,造成半阴半阳的结果。②该厂商提供的质控品以乙酰乙酸作为酮体成份,但稳定性不佳。起初是阳性,继续检测质控品中的乙酰乙酸转变为丙酮,试剂条酮体反应不理想。

总结:

造成文首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试剂条自身的检测方法缺陷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由厂商提供的质控品特性决定的。如果需要处理这种问题,可以考虑更换厂商质控品,改用以乙酰乙酸作为酮体但经稳定处理的质控品,比如昆涞尿液质控。

      来源:《临床实验室》杂志/昆涞QUALA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