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备肉投放后就石沉大海,肉价一如既往,为啥?“元凶”其实是这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9-06

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过一个故事,说一​千​农村穷,大家都吃不起肉,为了让人看起来觉得自家有钱,有的农民就会把肥肉炼油,然后用猪肉炒菜做饭,这样的话,闻起来就像是炒肉了一样,有些更加爱慕虚荣的人出门前还会把猪肉抹一点在嘴唇上,这样看起来就油光满面,显得比较富态。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不过通过这个故事,多少还是能看出来几点信息。比如说农村之前的生活条件确实​不咋滴​,能顿顿吃得起猪肉就是比较奢侈的愿望了。

不过从最近这十多年开始,前边说的这些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因为顿顿吃肉对于农村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猪肉便宜的时候,才十来块钱一斤,农民随便干一天活儿就够吃好多天的肉了。当然,虽说这中间猪肉市场也有涨有跌,但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接受的,大家也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可从去年开始,很多农民却被迫放弃了吃肉的习惯,因为突然发现猪肉价格让人高攀不起。

“以前总是卖点猪肉,包点饺子,放工后回来下点饺子吃,也省事儿,现在都不敢吃猪肉馅的饺子了,太贵了实在是”,在县城干建筑工的老赵说,我相信有很多人的情况都和老赵类似,吃不起猪肉甚至成了彼此间互相调侃的梗。不过面对市场上猪肉的价格让大家头疼这事儿,国家也没闲着,从去年开始,多个地方都把储备的冻肉给拿了出来,用以缓解猪肉市场的需求压力。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一轮又一轮的冷冻猪肉投放到市场上之后,势必会让市场上的猪肉出现比较大的增量,那就意味着需求得到缓解,按照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多数人的理解,猪肉回到十几元一斤应该是比较有盼头的事儿,可事实并非如此,储备肉投放下去之后,就像是在大海上扔下去了一个石头,马上就归于沉寂,没有泛起来一点点的涟漪,肉价还是一如既往坚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看到这,可能马上会有人说两点原因,其一是因为众所周知的猪瘟影响,导致了国内的生猪养殖出现了存栏量太低的情况,而且今年的经济情况不够稳定,很多养猪户也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措施,不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或者干脆暂停养殖了。其二便是被人说的比较多的,有人趁机囤积猪肉,然后待价而沽,以求在市场上追逐更高的利润,获得更多的利润,不可否认,的确会有这种情况存在,但是这不是最终的“元凶”。

那说了这么多,导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元凶”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作怪。虽然很多人嘴上说着猪肉太贵了,吃不起,但是不管是超市也好,农村普通的大集也罢,猪肉依然是人们最受欢迎的肉类,其市场需求并未明显的受到价格高的影响。再说投放出来的冷冻肉,可能听起来说多少多少吨,甚至多少万吨,应该是个非常大的数字了,但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杯水车薪,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肉价一如既往了。

猪肉作为人们最习惯的肉类,要短期内大量减少市场需求不现实了,虽然网上一直都有人说今年猪肉价格会跌下来,但我觉得只是一厢情愿,今年普通民众都缺钱,势必花钱的时候更加慎重,大规模的提高存栏量有点不现实,所以大家还是做好吃高价猪肉的准备吧。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