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佰》-遗憾那架没有弹响的钢琴

 晨晓光 2020-09-06

八佰,始终没有弹起的那架钢琴.....




1937年的帝国之秋,是灰色的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7月29日,北平沦陷

7月30日,天津沦陷

8月13日,沪松会战打响,历时三个月之久双方投入兵力约100万,国军全面败退。

10月26日,88师留守上海

10月27日-11月1日 四行仓库守护战


比起二战全面反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比起国共抗战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血战,和百团大战,这次的退守四行,彰显些许无奈与无助。

被国军放弃的上海守军,只是作为棋子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进行一场滑稽的表演,最终也没有换来任何的国际支持和同情。

苏州河两岸,些许的血性掩盖不了国人集体的麻木和对西方世界的幻想。


八佰传递的抗士之勇,只会让人觉得尴尬,神算盘的贪生怕死才演出的真实,面对战争的死亡与恐惧才更为震撼。

唯一的经典塑造

中国的老算盘与波兰颤抖的钢琴家



被人广泛称赞的片尾曲也可以有更好的表达


片尾曲《苏州河》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作为致敬,和片尾字幕及图像缓缓结束。

     这首歌为男女对唱的形式,旋律改编自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由著名音乐制作人于飞监制,安德烈·波切利的御用制作人Bob Ezrin与《大鱼》的词作者尹约共同操刀填词。

    但如同整个影片的尴尬一样,作为想凸显战争又想凸显民族性的电影,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中国的作曲家的音乐表达。

     这样的音乐,并不是没有。民国年间,中西文化的交融单在大上海这个地段就有众多的音乐人出现。

     李叔同的《送别》在这个时期已成曲已久,在上海这个民国文化圈的中心已传唱已久。(李叔同与送别将会单独成文探讨,敬请期待)


遗憾那架没有弹响的钢琴


     谢团长与小湖北在夜幕中,在仓库钢琴旁的对话与影像,立意十足遗憾那架钢琴始终没有弹响。

      试想,如果女学生,方记者,亦或是黄晓明饰演的政府代表,弹起一首送别,影片的立意将会立刻升华......


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家》对比


     整个影片的背景,地点,形式多少与奥斯卡获奖的二战影片《钢琴家》有的一比。可惜的就是整个影片缺失了灵魂.....

钢琴家穿着德军军官大衣面对苏军求生与恐惧

      钢琴家以人为本,从小人物的视角呈现了对战争的恐惧、躲避及害怕。如果八佰将视角聚焦在老算盘这个人物主线和视角,更大胆和清晰的表现,这将是一部真正载入史册的影片。

老算盘穿着方记者的风衣面对国军的求生与恐惧

       对于过去,对于战争,对于未来,不仅要怀念先烈感谢他们的英勇,更应该的是去避免和反省让战争的极少数狂人思想在萌芽期毁灭!

      缺失的不是那架在树立在被炮火摧毁的残损建筑中的没有被弹起的钢琴,缺失的是整个影片的灵魂表现。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汤元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