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科报告厅】原创首发:我国粮食安全的三个新问题

 昵称37581541 2020-09-06

国科注

自国科农研院公众号面向全行业征集原创首发以来,我们得到了业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征集到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文章,对行业发展的思考颇有见地。国科农研院在近期已经发布多篇,并署之以“原创首发”、“重磅原创”,后续仍会继续精心筛选并分期发送。

本期是国科农研院特约研究员张鑫老师的第144篇力作。作者从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不匹配、粮食安全急需重新建立缓冲库存、主要食品对外依存度逐步走高等方面阐述粮食安全的三个新问题。本文数据翔实、逻辑清晰,特此刊发,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在读者朋友们的建议下,国科农研院对原创作品开通了赞赏功能,欢迎大家对作者的辛苦付出、无偿分享予以肯定和支持。而由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规则限制,赞赏账户统一设为国科农研院,后续会将赞赏悉数转给作者,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国科农研院的关注和支持!



编辑 | 国科农研院

作者 | 张鑫  

最近“粮食安全”的话题度再次大热,很多专家学者纷纷进行解读,但是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往往高高在上而且学术语境较强,导致广大老百姓有些读不懂,理不通,想不明,所以笔者站在民众的的立场上,阐释下我国粮食安全是有绝对保障的,尤其口粮安全几乎无任何风险,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呈现三个新问题,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01.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不匹配的新矛盾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已经连续五年站上6.5亿吨之上,其中有四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突破过6.6亿吨。其中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更是超过 470 公斤,远远高于人均 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从上述数据当中我们会先发为我国粮食安全从粮食总量来看绝对是有保障的,也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

目前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和小麦的库存量已经超过2亿吨,犹如近日经济日报的头版文章标题一样《放心!库存稻麦可供全国吃一年以上》,我们即使全国不生产,国有库存的稻麦都可以满足我国人民一年的消费。但是玉米和大豆作为饲料粮,确实有供给缺口,且出现逐年扩大迹象。

大豆进口量级逐年增加,进口高峰还未到来。2000年以来我国进口大豆量级就一直呈现高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1042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8851.1万吨,大概增长了 7809.1万吨,平均年递增率达到了11.92%。其中2017年大豆进口量级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即9553万吨。大豆进口量级的逐年增加主要驱动力就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们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导致对蛋白类制品的(肉、蛋、奶)需求越来越高,大豆和玉米作为植物蛋白向动物蛋白转化的重要原料,未来的需求同步走高。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显示:预计我国到2029年大豆消费量将达到11982万吨,其中国内产量是2220万吨,对外进口是9952万吨,将近1亿吨的大豆进口量级,会是我国粮食进口永远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

玉米供需缺口逐渐放大,进口量级增加趋势形成。目前按照《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第246期》显示,2020-2021年我国玉米供需缺口已经达到了2504万吨,而且我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本季玉米进口量值已经超过谷物配额规定的720万吨,进口量级已经达到了1000余万吨。随着临储玉米的清库,供需缺口的加大,我国进口玉米量级增加的趋势已经逐步形成。

通过对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供给分析,我们会发现当下我国的水稻和小麦处于严重过剩阶段,而大豆与玉米处于供给不足阶段,这就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匹配度不高的新问题,而我国每年进口大豆量级达到8000-9000万吨,玉米进口量级已经超过1000万吨,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要素的极度浪费,所以未来合理推动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缩减一定比例的水稻和小麦种植规模,扩大供需出现缺口的大豆、玉米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供需可容忍度下的新平衡成为首要问题。


02.我国粮食安全急需重新建立缓冲库存是新任务

我国自2014年以后常年进口粮食规模在1-1.3亿吨左右,所以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概率再逐渐加大。尤其本年度大豆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暴涨更是一个侧面反映,所以我国粮食安全的新任务就是要重新建立缓冲库存来确保我国粮食价格的充分稳定。

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主导下,已经相继取消了大豆最低收购价政策与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大豆与玉米临时储备库存于本季已经完全实现了清库,这也就是导致了市场投机的兴起。同时,本季大豆与玉米价格的异常波动也制约了我国一些宏观政策调控的效果。所以我国急需要用战略思维进一步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将最基本、最重要、价格波动最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保基本与保重点,要确保“手中有粮,价格不慌”,所以大豆与玉米缓冲库存的建立,尤其在东北主粮区建立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稳定器。


03.我国主要食品对外依存度逐步走高是新问题

目前从我国粮食总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广大群众也没必要恐慌。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业资源对外依存度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需要引起国家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中国主要粮食及食物品种对外依存度变化》可得:我国口粮的小麦对外依存度也有提高迹象,但是基于巨大库存的前提下,我国有必要调整小麦种植结构,深化优质和急需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以减少进口,降低口粮对外依存度。目前我国国民基本营养需求的品种和品类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其中水果达到了1.92%,牛奶达到了30.77%,食糖达到了22.87%,牛肉达到了19.93%,羊肉达到了7.40%,猪肉达到了4.42%,禽肉达到了2.51%,水产品达到了2.25%,平均对外依存度达到了11.50%,而且在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下,随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和消费量的提高,充分说明我国对于食品的进口高峰还未到来。所以在保基本、保重点的基础上,我国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合理构建食品供求平衡的新格局。另外我国要加快培育大型跨国粮商,提高对粮食和食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还要充分、合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仍是保障国民营养水平提高的基础,继续深化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