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控弦破左的 2020-09-07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有时候明明对一个人很好却招来对方的猜疑嫉恨因此而得不偿失更有甚者搭上了性命。

纵观史今如这般令人堪忧的事件不计其数屡屡发生,甚至南怀瑾老师也曾为此直言,“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狠你?”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 人性的贪欲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虽然自身条件有限并不宽裕,但还是坚持每个月省出100块钱,用以接济住在自家附近的一名乞丐,照此以往两年时间里不曾间断。

又逢月初,到了他给乞丐送钱的日子。而乞丐这一日也并未上街乞讨,一直站在巷口翘首以盼来回踱步,口中更是骂骂咧咧。终于就在乞丐打算愤然离去之时,那人从远处跑了过来。

“你怎么这么慢?我一会儿还得拿这100块钱去还债呢……”乞丐交叉胳膊撇了他一眼,年轻人歉意一笑挠了挠头而后把钱递给了乞丐。

乞丐伸手接过却见只有区区五十元,而后看着年轻人也没有再从钱包取钱的意思,顿时勃然大怒。

“以前每个月都是100,怎么突然就变成50了?你让我一会儿拿什么去还债?”乞丐一把将那50元摔在地上。

年轻人虽然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家里边刚添了个男孩处处都要花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了。”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然而乞丐却是一句话说的年轻人目瞪口呆,“你添孩子就添孩子凭什么把我的那部分钱给挪用了?再说,你没钱要什么孩子……”

一则简单的故事却把人性的丑恶面暴露无遗。贪得无厌、恃宠而骄,将别人一片好心作为自己应得的物品随意践踏。似这般人作为一个乞丐也不无道理,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性之中的贪欲作祟以及乞丐自身一味谋求不劳而获的恶念。人的贪欲本就无穷无尽根本不可能满足,因此才有止欲寡欲的倡导。

就好似一群穷朋友当中,突然某一位一夜暴富,自然而然周边的其余人难免张口,一次、两次,久而往之富起来的那个人会发现周围一道道绿油油的目光贪婪的望着他,似乎想要将他分而食之一般。

“帮急不帮贫。”无论朋友或是亲人并不能一味地毫无原则的给予帮助,若是遇到困难大可以伸出援手。

若是经济性的贫困绝对不能直接毫无代价的进行经济援助,而是换一种方式能够让被帮助者付出一定代价换取可以是劳动力也可以是时间之类,不能让被帮助者产生不劳而获的念头进而无止尽的索求,一旦无法给予便会招致记恨。

最好的办法便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助不能是一味的给予,否则对于受助人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反而适得其反,真正的帮助他人是教会他人生存,自食其力,这对于受助人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 一番好意,反而被人利用

前段时间一直为人诟病的热门事件当中,关于路上见到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一向争议颇多。

出于善意路上或者是在其他的地方见到有人摔倒或或是发生事故,多数人会选择伸出援手,然而却有一小部分人伸手之后被一把拉向了无底深渊!

例如,一位大学生见到一位花甲老人摔倒在地难以起身,自幼深受见义勇为熏陶的年轻人主动站出将老人扶起,并帮忙迅速送到了医院,却被对方家人讹诈,称是这位大学生将老人推倒。

种种此类事件屡见不鲜,难道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见到类似事件就应该熟视无睹默然旁观?显然并不应该的。但一旦出手却招致无妄之灾,以至于许多人对此犹豫不决。当然此类情况毕竟是少数。

助人为乐是我国自古以来不断传承的优良传统,但帮助别人的同时首先应当确保自身能够承担可能产生的风险。

例如,遇到有人落水必须下水救助的情况,首先要建立在自身会游泳的前提下,否则盲目的帮助别人不仅会给自己包括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更大的危险。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 帮助要给予合适的人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任何的人与事但也都有所不同。有的人陷入困境是因为天灾人祸,而有的人却是“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凡事皆有因果,好吃懒做之人注定难得富贵。

随着我国贫困攻坚政策的不断落实,不少贫困家庭或个人享受到了优厚的政策待遇补贴,从而走出困境。

然而其中却有一小部分依然贫困,至于根源所在便是因为有的人贫困是物质上的可以支援补救,而有的人贫困则是精神上的匮乏,是自身的原因,贫困的产生也是实属必然。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其中有一位贫困户在各项政策落实之后依旧提出不满,直言“我没办法,你们有钱……”在政策的帮助下这位生存堪忧的贫困户分发了新房以及住房配套设施,同时包括各项优待。

然而当地干部走访之时,却见家中乱七八糟,贫困本人也是蓬头垢面。问及原因所在,他却说“还需要再给我弄个女人过来,这样就有人收拾打理了……”

如同前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这一类人,无论国家社会给予多大的帮助也无从弥补他近乎病态的人性。

造成这些人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的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一味地依赖于国家补助坐吃等死,再大力度的帮助对于人心不足的人而已也是绵薄。

同时,欠债不还的状况也是令不少人头疼不已的现象。

借钱之时千难万难三令五申到时间一定如期归还,之后明明已经到达预先约定的期限而且已经具备偿还的能力,却依旧一拖再拖不肯归还。

因而,帮助别人首先要建立在这个人值得帮助的前提上,就像朋友之间如果知道对方做的正经事,遇到了困难大可以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而明明知道对方不思进取,那么帮忙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 对别人好要适可而止

任何人与事包括关系都建立在一定尺度与距离的基础上。

如果一味地不计回报的付出迁就或是关心反而会招致对方的反感以及刻意的疏远。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离,不断的逼近反而容易让对方感到不安。

对于有的人而言,旁人不计其数的帮助反而会让他产生一种自身无能的错觉与羞愧,进而可能会因此而生气恼怒。如此,帮助反倒侵犯了他人的自尊成为了一种变相伤害。

南怀瑾: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对方反而越恨你?

所以对任何人无论帮助或是关怀的同时,要考虑到对方是否切实需要,不然会弄巧成拙。

就像一个因为某些原因而烦躁异常的人想要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冷静片刻,却在此时有人闯进了房间之内等同于侵犯了他的安全距离,便会导致这人苦苦压抑的郁闷突然爆发,而对方也只是出于好意想要劝说宽慰一番,但这份好意却并不被需要。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乐于助人自然是不会错的,但是帮助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衡量好自身余力,以及确定被帮助的对象是否值得帮助,包括帮助他人的方式。

举手之劳,得一份愉悦,世间万般事又岂能处处由心,顺其自然顺由心意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