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气圣药”黄芪:常喝黄芪汤 防病保健康

 美丽星海 2020-09-07

补气(补虚):凡是能够补益正气,纠正人体气血营养虚衰的病理偏向,补益虚症的药,称之为补气(补虚)药。

黄芪:药性: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脾经、肺经

主治功效:补气升阳——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益卫固表:表虚自汗;肺气虚弱,咳喘气短;

利水消肿,生津养血——内热消渴

行滞通痹——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气血亏虚,痈㾀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煎服:10-30g;益气补中宜炙用,其他地方多生用。

使用注意事项:凡是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者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用。

“补气圣药”黄芪:常喝黄芪汤 防病保健康

黄芪-胡药师

黄芪气薄而味浓,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对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小便不利、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贫血萎黄等均有很好的作用。

  中医认为“气属无形,血属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须得以无形之气以生之”,因此,在用黄芪时候我们常常将黄芪与补血药配伍使用,比如著名的当归补血汤,就是将有“补气圣药”之称的黄芪与养血的当归按5:1的比例配伍使用,常用于血虚发热性疾病。黄芪与其他药物配伍后,还广泛用于各种虚证及虚实夹杂诸证。如黄芪常用在鼻炎,过敏性鼻炎上面,以补益肺气脾气,升阳等作用。

  民间还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茶饮:每天用黄芪30克,水煎或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有些人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常服黄芪茶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疗效。熬粥:取黄芪50克,煎汤以后,用汤液烧饭或烧粥;或将黄芪20克,党参15克,熬取汁,再将药汁与大枣3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

  服用黄芪时宜注意以下事项:1, 黄芪性微温,味甘,过容易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使用黄芪进补,剂量要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述表现,一旦有,则应停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2, 如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肾阴虚表现者,须配伍养阴药共同使用,如配伍生地黄、玄参、麦冬、玉竹等;

3, 如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比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4,如若体内有热毒炽盛,如满面通红、咽疼口苦、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黄芪应慎重服用。

5,黄芪是升阳之药,轻用可升压,重用可降压。治疗低血压常用补中益气汤,其中黄芪用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黄芪必用至30克以上。

  生黄芪和炙黄芪

  黄芪有生黄芪和炙黄芪之分,炙黄芪主要是以蜜炙为主,也就是说:把生黄芪切片后,加蜂蜜炒制而成。一般来讲,生黄芪颜色较浅,炙黄芪颜色较深,它们的作用略有不同。炙黄芪由于被蜜炙过,它的温热之性增强了,常用于温脾胃,补脾胃的中气,作用主要集中在中焦,常与党参等配伍使用

  生黄芪,补气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走表,有益气固表之功,善往外走,比如说治疮疡肿毒,就宜用生黄芪,以托毒外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