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史反思:个人为了追求财富,是否可以损害社会公共福利?

 谢耳朵馆长 2020-09-08

经济史反思:个人为了追求财富,是否可以损害社会公共福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的经济发展历史。

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增长,1860—1880年的20年间,美国工业投资由10.90亿美元增至到27.90亿美元,产值则从18.85亿美元增加到53.69亿美元,接近原来的三倍。1862年,美国GDP占全球的比例只比10%多一点儿;仅仅10多年,美国GDP总值就超过了英国,一举跃居世界第一;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制造业增长率为84%,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品产量相当于英、法、德三国总和,工业品产值占全球的1/3。

这种令人目眩神迷的变化始终让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分外着迷。如果能够穿越时空,那么将看到一种怎样的场景,让一个农业国家一跃成为工业国家?在那个令人目眩神迷的摩登时代,金融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崛起之路可能被复制吗?在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摩登时代,代表人物便是皮尔庞特·摩根。1892年,摩根主导并购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和爱迪生电灯公司;1895年,以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为班底主导成立J.P.摩根;1901年,组建美国钢铁公司,仅此一家公司的资本就占全美国制造业资本的15%;1912年,摩根一手创立的摩根财团在美国排前120名的公司中占341个董事席位,总资产合计220亿美元,是密西西比河以西22个州全部不动产的总和。

在摩根及投资银行业的主导之下,1898—1904年,美国兴起了第一波并购热潮,美国钢铁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宝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一大批巨无霸屹立于新大陆。到了1904年,美国各经济部门的托拉斯有440个,全国托拉2129斯拥有全部工业资本额的60%。硬币永远有两个面:——有这么多富可敌国的大企业无疑是美国之幸,托拉斯造就了美国的辉煌,巨型托拉斯有着世界上最低的人力成本、最大的销售市场、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此时,美国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江湖霸主。——有这么多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又是美国之不幸,托拉斯的出现意味着垄断,意味着没有竞争,意味着社会将承受无尽痛苦。

一旦形成垄断,任何强势方都会极度压榨弱势方,既可以切割所有消费者剩余,又可以极度剥削工人,“泰勒工作制”就是最鲜活的证明。一方面,垄断企业富可敌国;一方面,垄断企业在利润驱使下做尽坏事——只要能降低成本,什么都敢做!针对托拉斯的命运,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当红色蔷薇含苞待放时,唯有剪去四周的枝叶,它才能在日后一枝独秀,艳丽绽放。

20世纪初,美国曾经流行一本畅销书《屠场》,作者厄普顿·辛克莱是当代美国政治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如同《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南北战争,《屠场》则引发了全美对托拉斯的反思,最后导致了托拉斯的肢解。1904年,辛克莱应一家杂志社之邀去往芝加哥进行工人生活情况报道。没有想到,辛克莱不但看到了穷苦的工人,还看到了食品生产中的黑幕,肉类加工厂的运作过程令人触目惊心: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细菌;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各种病牛被送到屠宰台上,像其他牲口一样被宰割,同其他的肉一并被放进冷藏间;凡是已经腐烂得再也不能派上任何用场的肉,就拿来制成罐头……

辛克莱笔下,工人与被屠宰的牲畜有着同样的命运,尤其是像主人公尤吉斯这样的海外移民。牛羊被“利用身上的一切,除了叫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梦中的新大陆,可以“不分贫富,人人都是自由的”“可以当上富翁”。在真实的屠宰场,人们就像“掉进笼子里的老鼠”,只见到了污秽、肮脏、恶臭,牛羊被赶上死路,被赶入死亡的河流,“这景象也正是人类命运的缩影”。

小说曾在杂志连载,出版之前就已经名声大噪,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特意订购了一本。拿到书的那个早晨,总统想必很开心,边吃早饭边读书,书读到一半,早饭也吃到了一半,总统实在忍受不了,打开窗户就把手中的香肠扔了出去,边扔边喊:“我中毒了!”就算在白宫,就算是总统,高空抛物也不是什么好习惯,抛出去的香肠正好砸到了一位参议员,参议员很惊恐,以为总统正在被谋杀。

罗斯福总统不太相信美国会有这样的肉食品加工厂,便秘密派去调查组,得到的结论是:芝加哥真实的状况比书中的描写还要糟糕!总统听完后当场被气昏迷,据说醒来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中午吃的是猪肉吗?人们蓦然发现,托拉斯垄断的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而是一切社会资源、每一个社会环节,托拉斯可以垄断全部资源,当然也可以扼杀所有创新,使世界尽在彀中了!

不是“人人生而平等”吗,托拉斯控制者只是极少数人,极少数人把钱都赚走了,其他人何以处之?美国移民文化曾经连中央银行都搞掉了两次,还怕托拉斯?何况托拉斯并非没有强大的敌人,最大的敌人便是州政府。托拉斯在联邦注册,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避税,说到底还是降低了州政府收入,同时降低了工人、农民的收入,顺便又降低了个税。州政府毕竟是一级政府,他们号召工会抵抗托拉斯,立法宣布垄断托拉斯违法,甚至送给托拉斯一个响亮的绰号:“Evil”(邪恶)。

由此,整个社会都开始反思和讨论:个人财富追求是否可以损害社会公共福利?答案显而易见,不可以。保护个人、公司财产必须以保护社会整体福利为先决条件,以损害社会整体福利为代价谋得利益则必然非法。限制一家企业的贪婪就能换来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无疑,这才是正义。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

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西奥多·罗斯福。人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这是一艘豪华游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根据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故事层出不穷,电影《泰坦尼克号》于1998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泰坦尼克号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皮尔庞特·摩根,摩根财团是泰坦尼克号的大股东,泰坦尼克号首航也为自己的主人摩根准备了一间头等舱。

1912年4月14日,这艘“永不沉没的客轮”沉没在北冰洋,很幸运,摩根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行程,没有登上这艘客轮。托拉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14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导国会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该法规定凡能导致削弱竞争的价格上的差别对待均属非法。通俗地说,《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认为,任何可以在市场上自行定价的公司都属于垄断组织,就要被解体!根据《克莱顿反托拉斯法》,J.P.摩根、洛克菲勒财团、美国制糖公司等一批托拉斯被肢解。1933年,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J.P.摩根公司被肢解为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托拉斯的陨落确保了后来美国在新一代科技创新中继续崛起,只有这样,金融与创新的传奇才能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