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上,欧洲出现过好几个雄霸一方的帝国,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匈帝国等等,不过这些帝国往往独树一帜,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情况。但是有这么两个帝国,不仅长期共存,而且长期处于对立状态,这两个帝国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这两个帝国经过了几百年的对战,如今一个依然是世界大国,另一个却越来越小。让我们看一下双方之间的十次主要的交锋。 第一次:1676~1681年,彼得大帝亲征。 结果:俄罗斯获得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土耳其攻下俄属乌克兰,双方互有胜负。 第二次:1686~1700年,为反对奥斯曼土耳其的侵略,“反土神圣同盟”VS奥斯曼土耳其, 结果:同盟胜利,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第三次:1709~1711年,由于瑞典被沙俄打败,瑞典国王逃到了奥斯曼土耳其,于是俄土之间开战。彼得大帝亲征。 结果:沙俄被迫放弃亚速,并在1711年签订《普鲁特条约》,普鲁特河回归奥斯曼土耳其。 第四次:1735~1739年,双方矛盾激化,沙皇俄国要往黑海扩张 结果,沙俄占领了克里木半岛,却因为瘟疫原因被迫撤回,沙俄获得了出海口,自此占据了上风。 第五次:1768~1774年,为反对俄罗斯在波兰势力的扩张,在法奥支持下,土耳其向沙俄宣战。 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失去了对克里米汗国的控制,克里木汗国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则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第六次:1787~1792年,土耳其推行复仇计划,要求归还克里木。俄罗斯派出了叶卡捷琳娜集团军。 结果,奥斯曼彻底失败,签订了《雅西和约》,克里木和格鲁吉亚都归沙俄所有,沙俄获得了对整个黑海的控制权,获得了一个不冻的出海口。 第七次:1806~1812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奥斯曼土耳其向沙皇俄国宣战。 结果:奥斯曼土耳其战败,双方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沙俄获得比萨拉比亚,将边界推进到了普鲁特河。 第八次:1827~1829年,希腊爆发独立战争,“神圣同盟”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奥斯曼土耳其撕毁以前的全部条约,向沙俄宣战。 结果:土耳其战败,双方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俄罗斯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奥斯曼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吉亚、明格利亚并入沙皇俄国。奥斯曼内部掀起了改革运动。 第九次:1853~1856年,为了争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 结果:土耳其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打败俄罗斯,双方签订《巴黎和约》,黑海成为中立地区,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 第十次:1877~1878年,双方为争夺势力范围开战。 结果:俄罗斯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双方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奥斯曼土耳其承认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独立,并且保加利亚成为了在俄国管辖下的自治国家。 我们可以发现,曾经盛极一时、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与俄罗斯的这是次对战中,只有前四次可以占得一些优势,后来的六次战争,除了第九次在英法的帮助下获得了胜利,其余都是惨败。如今,俄罗斯的领土依然是世界第一,在多极化的现状下,依然称得上是一个大国,而土耳其相较于极盛时期来说,则成了一个弹丸之地,沦为世界二流国家。 俄罗斯与奥斯曼完全不同的现状与他们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奥斯曼帝国占据的是欧亚非地区的战略要地,经常引起纷争,但俄罗斯的领土则是易守难攻。因此,一个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一个领土被逐渐瓜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