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 |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博奥99 2020-09-08
《哭晁卿衡》
【唐】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极高。他擅长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法,讴歌祖国大好河山,语言明白如话、通俗生动,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有《李太白集》传世。

明月不归  愁满苍梧

                   ——《哭晁卿衡》


镇江北固山,沿山腰拾级而上,半山之间,矗立着一块大理石纪念碑。碑文用中日两国文字镌刻,表明了其主人的特殊身份。







  唐天宝年间,年仅19岁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长安,进入国子监太学,习诗书礼乐,并有了一个中国名字——晁衡。



晁衡和李白交往密切,情谊颇深。一晃近40年过去了,56岁的晁衡思乡心切,唐玄宗准他归国。晁衡一行由长安往江南,邀请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一同东渡,船队从镇江启航,自苏州张家港出江入海。


然而不久之后,晁衡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船只不幸触礁。正在江南游历的李白听到传闻,称晁衡已葬身大海。李白悲恸不已,提笔写下这首悼念友人的诗篇。



晁衡离开长安,乘船东渡回国。“蓬壶”即蓬莱,传说是东海中的仙山。船队飘洋过海,征帆一片很是壮观。谁能想到,晁衡不幸溺亡,好像高洁的明月沉入碧海,天空布满愁云,苍梧山也为之变色。诗人借用拟人和比兴,赞美异国友人的高洁品德,寄托自己的深沉哀思。


  庆幸的是,晁衡遇难实属误传。他九死一生,漂流至今天的越南荣市一带。天宝十四年,晁衡重返长安,看到李白的哀诗,无比动容,回赠了一首《望乡》作答,“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此后,晁衡留居中国,历三朝,官拜三品,终老于大唐。而与他一道出发的鉴真,最后顺利东渡,把宗教、建筑、医药等中国文化传到日本,长眠于异国他乡。

 

晁衡和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晁衡与李白,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他们坚实的足迹和不朽的精神,激励着今人,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迈向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