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如歌、情系安棉 ——担任安棉厂长的回忆

 新用户6525yWoI 2020-09-08


岁月如歌、情系安棉

——担任安棉厂长的回忆

陈洪通

安陆五七棉纺织厂建厂原址——老安陆一中 图片易家镜提供

湖北省安陆棉纺织厂(简称安棉)前身是 “纺织工业部安陆五七棉纺织厂”(简称五七 厂),是中国纺织工业部于1969年直接领导兴建的,为中国纺织工业部、纺织工业设计院、纺织工业研究院的干部下放劳动的基地。

1980年前后北京的干部(也是五七厂第一代领导、技术骨干)陆续调回北京和全国其他城市。同时,我们这批70年进厂的大学生也被陆续安排到车间、科室、厂级领导等技术和管理岗位上,逐渐成长为五七厂第二代领导、技术骨干。

我是1982年担任生产副厂长,1984年担任厂长。当时纺织部干部们给我们厂留下了全国最好的机器设备,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产品、质量、效益等都是湖北省纺织行业最好的!那么我们这批人接手了,能担负得起来吗?能团结职工再启风帆,再创辉煌吗?

陈洪通厂长在全厂职工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

我任厂长期间又逢改革开放,国家在国营企业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省财政同时出台新政策,企业每年完成上交财政任务中增加企业留成比例(包括福利、奖金留成)。我们厂领导共同商讨,深知五七厂前十年是在“先生产,后生活”指导思想下建厂、投产、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粮食定量,副食品凭票证,在生活物资十分短缺,生活很艰苦的环境下奋斗了十年!职工们生产、生活极端不平衡,生活中积累了很多问题,极大地影响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实实在在摆在我们这代厂领导者面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通过厂领导班子集体商议,一致决定下一步工作要:一手抓生活、一手抓生产,彻底改变生活生产不平衡状态!我们这批管理者和全厂职工共同奋斗,继续创业,再创辉煌!

陈洪通厂长(左二)陪同湖北省副省长徐鹏航(右)到安棉车间视察指导工作

首先是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每年新建一、两栋标准宿舍楼(每栋50-100户),按工龄、岗位等打分,再按总分多少分房。在八四年、八五年两年,安棉厂每年新建三栋住宅楼,极大改善了职工的住宿条件,让他们得以安居。每当看到职工拿到新房钥匙时那种兴奋的样子,我们做厂领导的也是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福!

二是解决职工大食堂和车间食堂伙食差问题。行政管理上取消了总务科,将总务科职能分解,成立行管科和膳食科,膳食科专管食堂。由于当时肉、蛋、油等都是定量供应,安陆城关刚刚有农贸市场,但不丰富。膳食科就到公社(乡镇)购买鸡鱼肉蛋和各种批量蔬菜,改善伙食。把不安心在食堂后勤工作的年轻男炊事员安排到车间工作,挑选一线有服务热情的女工充实食堂力量。制定膳食科管理制度,把膳食工作的好坏与生产完成指标挂钩,实行奖惩制度。改变食堂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长时间,食堂伙食和服务都改变了,早

上花样繁多,除稀饭馒头,还有各种包子(菜、肉、豆沙、奶油)和各种糕点;中晚餐饭菜也是丰富多彩。职工、家属都满意了!

安棉党委书记崔焕柱(左)和陈洪通(右)在商谈工作  图片陈洪通提供

三是关心生产一线女工,招收合同工。由于部分生产一线的女职工已努力工作十多年,长期艰苦奋斗,导致体弱多病无法坚持上夜班(也不可以让她们失业)。通过轮班调岗等措施,经车间研究核实情况后,约一百多位女工由劳动工资科按排到厂内三线多部门继续工作。

1、由子弟学校,幼儿园挑选有文化有文艺特长的女工经过培训在子校小学和幼儿园当老师;

2、安排到厂招待所和食堂的服务岗位和管理员岗位工作进行创收,并负责接待省内外来厂交流学习培训人员的食宿,做好对外服务;

3、选送职工专门到武汉培训后,安排到厂理发店上岗服务;

4、为了便于联系采购紧俏原材料物资,八六年在汉口购置土地,新建了一栋楼房作为安棉厂汉办,安排家庭困难的女工参与服务管理,亦方便了安棉职工到武汉出差的住宿。

安棉领导视察刚刚开园的太白公园 左起:随行人员、厂长陈洪通、老厂长凌则之、凌则之陪同人员、党委书记沈志超(右一),后面戴帽子的是两名保安人员 图片陈洪通提供

5、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如修旧利废:修理车间生产用具和车辆;编织手套、制女工工作服,做装纱袋,针织裁剪下来的边角余料再加工童装等;开设日用品门市部和其他经营业务;为安棉厂节支增收作贡献;

6、安排到新建冷饮厂工作。扩大冷饮厂生产量,增加原来仅供上班职工降温的酸梅汤、汽水、冰棒、雪糕的冷饮产量,向全厂职工和家属服务;

7、安排到厂清扫班和绿化班上岗。充实清扫班、绿化班力量,使生产区、生活区环境卫生绿化工作提升档次,让职工生产和生活有更好的舒服环境。

摄影:易家镜

8、劳动工资科同时在县城关招收200名合同工,分配到生产车间培训上岗,充实一线生产力量。我们安棉厂的职工纯厚、朴素、实在。他们感受到、体会到安棉厂领导的关心和切实的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安心了,高兴了!大家干起活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能愉快地投入到生产中!

职工团结起来了,促生产更是不放松。总结十多年来管理经验,经过厂领导班子的反复讨论、深化、归纳,最终提练出安棉厂风“高、严、精、细、好”这个精辟、易懂、易记的“五字厂风”!成为职工们常说的“安棉精神”或称“五七精神”!

摄影:易家镜

“五字厂风”的含义作如下准确的解释:“高”就是要求高、目标高;“严”就是纪律严、制度严;“精”就是工艺精、技术精;“细”就是做事细致、工作细,体现工匠精神;“好”就是质量好、效益好。这“五字厂风”用正方字体被刻在进生产区通道的墙壁上,犹如前进的灯塔,冲锋号!职工们上班都会仰望着,兴致勃勃,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一天工作。直到如今这“五字厂风”也牢牢地刻在全厂职工们心中。

八十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计划经济虽然开始萎缩但仍然为主。企业除完成计划部分外,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自主营销。省政府计划的生产任务还是繁重的,外贸部门要求我厂扩大出口,产品品种也有变化,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五七厂为了顺利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再启航,再创业再创辉煌号角早已吹响!

老厂长张筱伯(右二)  图片陈洪通提供

一、扩大规模增加纱锭,窄幅布机改为宽幅布机

首先增加深井、改造锅炉,添置 20 吨锅炉增加能源,能满足生产规模扩大后的用水、用汽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食堂蒸饭、澡堂热水、幼儿园取暖等生活用水、用汽需要。

快速完成扩建工程,在主厂房北面,东面进行扩建,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纱锭所有设备安装投产提供必要条件。增加五千纱绽(A513型),由原来建厂时四万五千纱锭扩大到五万多纱绽;增加144台宽幅布机,由原来建厂时1056台布机扩大到1200多台布机。同时包括购置配套的清、纲、并、粗、浆纱机、空调等设备。增加五台针织大园机和新型漂染设备(计划在八八年内完成)。

摄影:易家镜

改造原有布机幅宽。八十年代初外贸、国际市场急需宽幅坯布,而原建厂投产时的1056台全部是44寸窄幅布机。布机车间保全工人结合大小平车计划进行,加速将44寸布机改造为52寸宽幅布机。在八五年底完成了768台窄幅布机改造,增加了宽幅品种出口。

这几项任务完成,棉纱、棉布产量增加10%以上,宽幅棉布出产品大幅度增加;针织品产量有所增加,还增添了纯棉丅恤衫品种,很好的满足了内销外贸出口需要,同时增加了我厂经济效益!

纺织部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组来安棉验收,左是验收组组长,右为厂长陈洪通  图片陈洪通提供

二、产品品种多样化,增强出口竞争力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绝不马虎,品种上我们也跟进市场需求,根据外贸部门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外商看样订货情况,市场需要什么品种,我们就试制什么品种,就能生产什么品种!

摄影:易家镜

安棉生产的坯布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例如20×14纯棉纱卡或涤棉纱卡,27×11.5涤棉卡,45×45府绸这类市场需求的品种,不是低支粗厚织物就是高密或高支稀薄织物,织造难度大。但是安棉人克服困难,顶着上马,生产技术部门在八二到八五年成功试制了十几个新产品,其中有8个是市场受欢迎的新品种,还有数个备用品种,形成了安棉厂自己独特,长久不衰的产品结构。我们既有“拳头”产品,“长线”产品(如45府绸),也有短线产品(20×14纯棉纱卡,23涤府),很好地适应了国际市场变化和竞争力!安棉45×45府绸在日本市场上受到免检荣誉,其它品种在出口市场上也受到了信任和欢迎。因此,在外贸公司、工商管理局批准下,安棉厂的涤棉、 纯棉坯布产品使用“如意”免检商标;针织品出口使用“称心”免检商标。从八五年开始安棉生产的产品全是出口产品,品种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厂领导班子工作会议 左起:许传英(工会主席)、靖林书(副厂长)、顾建华(副厂长)、陈洪通(厂长)、沈志超(党委副书记)、秦妙钦(副厂长)、刘明扬(党委副书记) 图片陈洪通提供

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争创企业优质品牌

企业最核心的是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八零年左右,五七厂产品质量在省内算是最好的,与全国优秀同行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例如工艺管理、操作管理、质量守关、质量查、质量追踪、质量考核、信息反馈、固定供应、档案管理、疵布管理、文明生产制度等。每天看疵布,每周分析下机质量,每月一次质量分析会制度。

摄影:易家镜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产品质量。

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例如,清花工艺流积采用多仓混棉提高混棉均匀度;梳棉针布改用先进针布;并条机全部使用了气压加压装置;细纱机牵伸部件改造提高条干水平;用新技术改造浆纱机烘箱等工作。还采用计算机配棉,乌斯特条干仪测试条干,安装电子清纱器,经纱自停装置等措施,减少棉纱、棉布、编织布疵点,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摄影:易家镜

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八五年纺织工业部要求全国纺织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安棉厂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员参加,实行目标管理。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工具,从原材料、纱、布、针织坯布生产过程中质量变化分析各工段质量变化。组织纱、织疵,编织,漂染攻关QC小组,搜集生产中信息,登记、整理并画出图表,分析质量变化趋势。全厂生产进行过程中各工序、各工种人人都有目标值,主动防止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进入下道工序,大大减少纱疵、织疵,提高产品质量。

摄影:易家镜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安棉各项质量指标又上个新的台阶,八六年棉纱一等一级品率达到99.88% , 棉布下机一等品率涤棉混合达到74.39%,棉布入库一等品率98.42%,棉布出口合格率达到89.73%。纱织疵率4.59%与上年同期11相比,质量稳定提高率为85.7%;四个品种获省优质奖,20×14涤棉宽幅纱卡获纺织部优质奖,45×45涤棉府绸获得国家银质奖,32支针织棉毛衫裤获得国家银质奖。八七年安棉获得纺织工业部“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

前排左起:陈洪通、陈光明(省纺局生产处长)、潘定生(老厂长)、孙金良(省纺局科技处干部)、郭明九、沈志超 后排左起:靖林书、顾建华、刘明扬、秦妙钦、放传英  图片陈洪通提供

四、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推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执行岗位津贴和浮动工资制度

1、落实上级劳动部门文件规定为职工工资普调一级,后来同意全厂职工30%再调一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30%扩大到全厂职工45%以上。以生产一线工人为主,45%职工工资加调半级,极少数职工加调一级。当时是厂长负责制,厂长对厂内有3%职工工资增长权利,进一步又对生产中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的工人,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幼儿老师,子弟学校老师,医务人员等增加一级或半级工资。

安棉南城新厂新车间 摄影:水易居

2、生产一线工人(运转轮班,编织、漂染、成衣)在劳动工资科进行定员定额核实后,实行“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并同质量、材料消耗等指标挂钩)。实施三个月,一线工人收入大幅度增加。落实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更加顺畅,一线工人责任心加强,生产出现一片新气象。例如细纱车间挡车工人关心自己当日产量,回花斤、两,修机工遇到坏车修理速度又快又好,生怕影响挡车工产量和自己月考核的成绩;前纺回条减少,槽筒工人不压纱,等候细纱纱包;整理车间不压布,验布工人、修织工人有时还要等候下机布辊……人人争分夺秒,个个你追我赶。日产量月产量在增加,而棉纱每吨用棉量,棉布万米用纱量有明显降低。

安棉五十周年庆部分职工回厂参观联谊合影 摄影:水易居

3、八六年开始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对班组长、工段长等岗位职工(工资级别较低的)进行4、6、8、10元津贴来补贴。当年还实行了浮动工资。安棉职工工资在八零年初工人工资每月只有40多元,老工人(石家庄,郑州等厂调来的)也才50多元,经过几次调整,八五年年底职工平均月工资60多元,八六年年底职工平均月工资提高到77元,到八七年年底职工工资平均增加到每月80元左右(一线工人大部分100元以上)。

左起:靖林书、秦妙钦、陈洪通、许传英、关力英(老厂长)、沈志超、钱奇曾、顾建华、刘明扬 图片陈洪通提供

五、更新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管好用好奖金分配

1、更新管理制度

首先把安棉厂十七年来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原材,机物料,半成存量,固定供应,工艺,设备,安全生产,财务核算等)由分管副厂长和生产科室负责整理;生活后勤,幼儿园,学校,医院管理制度由分管副厂长负责整理;党委部门、共青团、工会管理制度由党委副书记负责整理。在管理制度整理过程中去其过时的,加进新规。八八年完成并装订成册,全面实施。

2、制定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是全厂从上(厂级)到下(基层、工段或班组),无论是生产车间、行政科室还是医院、学校等,所有部门的领导、管理干部、技术人员、负责人等人员的岗位都有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度要求。制定办法由各车间,各科室,各部门,各单位自己制定应完成的指标,工作任务报分管厂领导审核纳入考核制度。增强了管理层管理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例如供应科通过库存机物料指标考核,消除积压;机动车间通过提高自制配件合格率等,管理

工作更精更细。岗位责任制的实施,节省了生产资金,增加了流动资金。工会、共青团、政工系统同样有岗位责任制考核,为生产一线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3、奖金分配由厂部财务部门专职核算员核算

每月底最后一天上午八点,全厂停车半小时作为盘存时间,计划科统计人员、各车间统计员、当班工人干部一起盘存。统计半制品、在产品存量等各种资料集中到计划科统一核算出当月产量、用棉量、用纱量。并将产品质量、机物料消耗等资料报财务部门核算。按奖金分配方案计算各车间,各科室,各部门奖金总数。每月初奖金核算后分到车间、科室、部门,再由车间分配到工段,直到个人。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四次节假日按各车间各科室部门人数发放奖金(也称生活补贴)。

抗震救灾捐款  摄影:水易居

六、全厂各部门一盘棋,携手再创安棉辉煌

安棉就是一个小社会:行政厂部,党委,纪委,团委,工会;六大车间十几个科室(包括人民武装部),后勤有两个食堂,幼儿园,医院,子弟学校,技校,居委会(包括家属工厂),还有劳动服务公司,厂招待所。全厂职工有5000余人,加上职工家属共计有一万多人,是一个庞大的集体,大家工作,生活在一起!厂部和党委带领全厂各科室,车间各部门干部和全厂职工一起在这大“棋盘”上,下活了这“棋盘”棋子!互相配合,坚持“高、严、精、细、好”五字厂风,一起奋斗着;厂行政领导,各生产科室领导技术人员每天上班后必须到车间巡回了解生产情况,检查质量,处理生产中问题;各车间领导每天上班首先查看轮班交接记录,了解中、夜班生产情况,然后在车间巡回,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政工系统每天关注研究全厂职工思想政治中不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结合实际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举办干部理论学习班,加强干部理论学习,讲解国内外形势,举行各种形式的职工“职业道德”活动,教育党员、团员在各方面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厂部每星期二上午9:30召开生产碰头会,讨论车间与车间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生产科室发现的车间问题等;每月召开生产质量分析会,厂部办公会(中层以上党政干部),每年举行职工代表大会,及时发现解决生产、生活和民生各类问题。厂内党政各系统,各部门互相协作,联动配合。安棉生产捷报频传,职工生活也丰富多彩。

把青春献给安棉的人之一  摄影:易家镜

在生产战线上,工会协同科室、车间开展各种形式操作练兵,操作竞赛活动,选拨操作能手。团委组织青年组建生产突击队,开展“攀登三个阶段”活动。后勤服务战线上,膳食科组织食堂办好伙食,提高了服务,还为职工提供半成品减少职工回家做菜烧饭时间,增加了职工休息时间;厂内职工宿舍楼盖到哪里,行管科绿化班就把花草,树木栽到哪里;医院在提高服务的基础上购置进口B超仪(当时安陆县城医院都没有),提升治疗诊断水平;八六年厂领导专程到武汉与武汉协和医院签订医疗保障协议,让职工们小病可在厂医院得到治疗,大病直送武汉协和医院治疗;幼儿园、子弟学校补充优良师资,教学质量在安陆县数一数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安棉子弟,得到职工好评;煤场供应蜂窝煤份量充足,八七年县里管道煤气接通到了厂门口;厂内年年有职工搬新房,双职工新婚夫妇结婚有新房。

职工业余文化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俱乐部内有图书,有乒乓球、排球、篮球,职工在车间、工会组织下进行歌咏比赛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定期在露天广场放映电影。八六年厂部为全厂职工各家各户安装闭路电视(当时安陆县还没有电视台),工会用外汇进口了日本电视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特技机以及闭路电视成套设备。在办公大楼上架起了卫星接收器(银色大锅)。职工在家里休息时候能看到电视,中央新闻联播和文艺节目,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通过闭路电视现场直播或重播职代会,及时传达厂里重要会议精神,及时报道厂内生产捷报,好人好事。职工们常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和听到自己的声音。开展政治思想、技术理论、文化修养等各项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提高文化理论知识,培养出一批生产骨干、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如,劳动工资科每次招进的新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到车间了解棉纱棉布生产过程,然后分配到各车间进行师带徒培训几个月才能上岗值车。八四年到八七年针对新招进厂的年轻工人组织两周脱产学习培训(轮训),开展理论学习、提高年轻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八六年厂部组织了40名年轻干部到政工函授班学习,培养了一批中层干部。教育科购置了日本进口录像机开展电视远程教育,开办中专班、技校,培养纺织技术工人。举办工段长学习班,学习棉纺织知识,生产管理知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教育工作。不但安棉厂很好的储备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同时也输送了一批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到省内外(例如安陆德安棉纺厂,襄阳五一棉纺厂,孝感棉纺厂,广东三水棉纺厂等),为纺织事业或其他行业作出贡献!

水易居(右)和老厂长陈洪通(左)合影 摄影:王国云

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底我担任安棉厂厂长期间,安棉厂生产指标增长如下(扩建5000纱锭和144台布机改造之后的增长未计入在内):棉纱年产量由7200吨增加到8900吨,棉布年产量由3200万米增加到3500多万米,针织品年产量由350万件增加到470万件;棉纱一等一级以上品率99.7%提高到99.89%。棉布下机一等品率从64%提高到74.7%,棉布入库一等品率稳定在98.5%左右,棉布出口合格率从84%提高到93.14%,针织品入库一等品率93%提高到94.5%。年总产值从8700万元增加到9600万元,年利润从602万元增加到950万元,年利税从840万元增加到1500多万元,年创汇从1618万美元增加到2529万美元。我们第二代厂领导和全厂职工共同奋斗,一年一个台阶,再次创造了安棉的辉煌!1984年安棉厂被省政府评为“湖北省先进企业”,省经委评为“经济效益好”企业,省企管协会评为“管理先进企业”;1985年分别被省纺总公司和纺织工业部评为“双文明企业”;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1988年安棉厂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八七年一年创造出一个半安棉厂(建厂投资额)的效益,八八年完成纱锭和布机扩建改造后,安棉年产值达到了1个亿以上,利税达到2000多万元以上,一年创造出两个安棉(建厂投资额)的效益!

八八年初,我被省纺织局调离,离开了我全全意为之工作和奋斗的安棉。我最青春的岁月是在安棉度过的,为安棉工作了整整十八年。在安棉我从一线的修机工一步一步成长为企业的管理者。回忆起在安棉和职工共患难、同甘苦,一起奋斗的这十八年,有过苦恼,也有欢乐。特别是我在担任厂长期间的工作得到厂里很多职工的支持、帮助和肯定,我表示由衷的感激。那是难忘的岁月、如歌的岁月,历久而弥新,我终生铭记!

       2020年8月

曾经无比辉煌的安棉办公楼 摄影:水易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