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如何入门词牌创作(附作品),有没有快捷方法?

 梧桐树边羽 2020-09-08

    有朋友问:你自己创作过宋词吗?分享一下,交流一下创作宋词的心得,谢谢?

    平时写诗比较多,不过有时有感而发的句子是长短句的时候,就会看看格式,选个词牌名,填成词。

    这是个人写诗词的习惯,都是有感而发,有事而发,不会针对某种形式去写作。而这些体裁中,格律诗相对更简单,所以写得多些。词,原本称“诗余”,是在诗的规整之外的长短句,这是词牌的源流,也是大多数诗人、词人的写作习惯。

    那种专门为了填词而填词的朋友,技巧是高超的,如果意境还好,那就是大家。

    填词其实和写诗是一样的,都是要先了解格式,成竹在胸,才可能一蹴而就。

    词牌名众多,每一种的平仄安排都不同,相对于格律诗要复杂多了。在写作中出现不合格式的现象会比较多。

    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填词必做平仄校验(写格律诗不用)——这是对一千多个词牌名不熟悉的表现,倒也没什么丢脸的,我觉得能记住格律诗的所有格式和自己常用的、喜欢的词牌格式就够了。

    比如我喜欢“十六字令”,又叫“苍梧谣”。第二个名字好听,有清淡古朴之意,第一个名字就说明了这首词牌只有十六个字。它是字数最少的词牌。

    为什么喜欢呢?简单,好记,适合有感而发,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因为词牌的条框是死的,那么当然越少越好。

    十六字令

    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十六字令·归》

    归,目断吾庐小翠微。斜阳外,白鸟傍山飞。

    又比如“阳关曲”,这其实就是格律诗中的折腰体,代表作就是王维的《渭城曲》。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阳关曲”是古体诗,但是因为苏轼等文人也对这种音乐下格式进行填词创作,称之为词牌也行,这也正是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中撇开一条走入词牌的轨迹佐证。

    其实古体诗、格律诗、词牌都是同源的。

    我喜欢“阳关曲”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字数、律句形式和七绝一致,仅仅是不相粘而已。

    近体诗中,平起入韵格式的格律关系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阳关曲”的则是:

    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比如“捣练子”,不过就是将四个律句中的首句拆分成三个字一停顿,然后平仄适当调整:

    《捣练子令·深院静》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中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平平。

    又比如“渔歌子”,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将第三句拆分成三字一停顿: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中平中仄中平。

    中中仄,仄平平,中中中中仄中平。

    当然这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词牌,不过我们创作都是由简入深。

    初期的简单会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文字游戏快感,同时字词断句相对格律诗更加灵活,平仄的安排难度对熟练掌握近体诗规则的朋友来说一点都不艰深。

    有很多朋友想学习写词,个人还是建议从格律诗开始。

    只要真正搞清楚了平仄和格律之间的生成法则,词牌无非是在不同音乐附着下的长短律句——因为音乐已经散佚,吟诵性即格律规则就成为词牌的重要体现——我们在创造优美意境之前,还是要先穿上这身衣服,才能跳舞——你把它看作衣服也好,看作镣铐也好,但是你总得穿点东西。

    至于个人作品,要去翻以前的动态,因为我一般是写完就忘,不很讲究,而且也有出律。

    其实搞懂诗词格律规则、限制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虽然存在,但是并不会限制你的表达,大不了宽松一点嘛。又要写格律诗词,又总是抱怨这身戏服让我们行动不便,那就把手脚露出来,裁掉多余的部分啊。

    这又不犯法——但是完全脱光,还死活要站在台子中央唱戏——那就是耍流氓了。

    附一些翻到的本人原创词牌作品,因为都是动态更新,而且基本上在当时都有创作手记发布,这里就不再重新解释了。

    《十六字令·酣》:

    酣。斗室惊觉半晌耽。欢相聚,浊酒睨冬寒。

    《词林正韵》中“耽”字出韵,不过在新韵中是合的,就这么着了。

    《捣练子·窗满碧》:

    窗满碧,院空池。闭目春山绕耳时。

    洞里不知方外事,管它风雨动新枝。

    《诉衷情令·小别离》:

    蒙君赠我玉琉璃。泉水翠微辞。借来乡间新叶,趁热入心脾。

    轻自在,小别离。媚风移。风光无价,却望三山,有凤来仪。

    这首“诉衷情令”中的“小别离”的“别”字是出律的,原本换成“分离”就合格了,但是读不出那种离情别意,这里就不改动了,微微算个“不以辞害意”吧。

    个人一些随心简陋作品,不入方家法眼。

    但是作为初学者来说,这种写作方法和心得应该是有点借鉴意义的。

    先搞清楚格律诗,再来入手长短句——虽然不容易,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