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雍泮水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甘肃省古条城地区首富“源顺号”的公子李凯德将赴京城国子监求学,时年20岁的李凯德踌躇满志,虽说他的监生资格是用钱捐得的,但毕竟是地方上入京城最高学府就读,成为国子监太学生的第一人。那四十八马站的征途还是让这位初出远门的年青人微蹙剑眉,由于路途遥远,书僮、马僮一律改换由成年人担当。
距乡贤李凯德赴国子监求学216年后,我有幸追寻乡贤遗踪,游览了李凯德曾经读过圣贤书的地方——北京孔庙·国子监。
北京孔庙·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东侧。国子监左侧的孔庙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地方,主体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庙的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庙内满植桧柏,古木参天,苍碧遮日。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与东邻的孔庙同时兴建于元代大德十年(1306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建筑符合古代“左庙右学”的建筑规制。来此就读者,除中国学生外,还有俄罗斯、高丽、暹罗等国的留学生。
来到国子监大门集贤门,蓝底金字“集贤门”竖匾悬挂大门之上。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敬持门与孔庙相通,当你走近古朴典雅的二门(亦称“龙门”)时,悬挂其上的“太学”匾额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学子至此,很庄重的用双脚跳入,称之为“跳龙门”。穿过绿草如茵的草坪空间,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的琉璃牌坊耸立眼前,正面额书“圆槁教泽”,背面书“学海节观”,描金彩绘,古色古香,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秀丽牌坊,宽阔的林荫大道笔直,院内古柏参天,芳草盈地,古建筑掩映于一片黛色之中。远处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镏金宝顶式的宏伟建筑屹立于六级台阶之上,四面开门,周廊环绕,廊外台阶之下环以水池,池周绕以汉白玉石雕护栏,四面架桥相通,这种古朴奇特的造型与彩绘辉煌的建筑称之为“辟雍泮水”,意境出自诗经鲁颂泮水。这是国子监的主体建筑,设计精妙,浑然天成,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面重檐之间竖立蓝底金字“辟雍”牌匾,辟雍宫内设有皇帝讲学时就座的龙椅,周边是学子听课的巨大空间,豪华气派。“辟雍”是清代帝王的讲学之处,皇帝来此讲学叫“临雍”,清代自康熙帝起,以后每位皇帝即位都要来此讲学,讲经说法,行教化,宣扬国家利益,重申伦理纲常。国家的根本在此不断被重申,强化。在“辟雍”的左右两侧各有33间房屋,合称六堂,是贡生(各省推荐的品学兼优者)、监生(优监是捐款而得)们的教室。今为展室,介绍了科举考试的细节,有雕塑造型,反映科场万象,栩栩如生。玻璃橱内展出两副由皇帝钦点的皇榜,细看三甲之名和后面数十位进士名录和籍贯,竟无一位甘肃籍进士。“辟雍”之北为彝伦堂,是监内的藏书之所及教师的办公区,“彝伦堂”匾额由康熙帝御书,皇帝曾在彝伦堂正中设座讲学。科举考中进士,都要由状元、榜眼、探花率领,来到彝伦堂东门拜谢“恩师”,受“释褐簪花”之礼,脱下百姓衣,换上官服,并由国子监祭酒赐宴。昔日的学生们经过此番礼仪,成为王朝要员,帝国的核心价值将由他们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国家的远近角落。敬一亭在彝伦堂之后,为国子监的第三院落,院内有七座御制圣谕碑,祭酒(校长)和司业(副校长)的厢房设于此,博士厅(教师宿舍)旁注孔尚任任教国子监时曾住于此。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是孔子64代孙,清代著名戏剧作家。《桃花扇》是其代表作,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玄烨来曲阜祭祀孔子,孔府推荐孔尚任和族兄二人为皇帝讲经并充任导游,二人一入诗礼堂,就见堂中悬挂着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尚任看了大喜,偷偷拉了一下族兄的衣袖说:“我们二人将要入朝做官了。”孔尚任讲解《大学》深得皇帝赏识,当即命为大学士,半月后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孔尚任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愤而入石门山隐居,这次得到重用,孔尚任对清王朝感激涕零,翌年入京赴任,走上仕途,曾任教国子监。后在他反映南明王朝灭亡之恨的剧本《桃花扇》上演不久即被突然罢官,离京回乡,怀着一腔愤懑重返曲阜石门山隐居。

明清时谋图走仕途之路的人,能就读于国子监,毕业后如果又能在殿式中进士及第,金榜题名,那么就可在孔庙立碑,在故乡建牌坊和在朝中做官,在封建社会认为这是人生最大的荣幸及光宗耀祖之事。时至今日,这种余荫仍在国人心中回荡,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国子监“跳龙门”,到“辟雍泮水”之处,将“状元符”挂在汉白玉石雕护栏上,祈祷祥瑞,当你走近“辟雍”宫时,那四通八达的石桥上的汉白玉石雕护栏上挂满了红彤彤的“状元符”,蔚为壮观。了此心愿的学子,还要到“彝伦堂”前的孔子像前祭拜,并在像前象征祥瑞的麒麟身上抚摸,以图祥瑞之气,希冀自己“金榜题名”。
孔庙最重要的景观之一是两侧排列的198座元、明、清三朝进士题名碑,上面记录着科举考试进士名录,由于年代久远,风化,字迹已不十分清楚,我在其中一座碑上找到了故乡条城十位进士中的两位:张照南(咸丰癸丑):甘肃皋兰县人,高鸿儒(咸丰癸丑):甘肃金县(今榆中县)人。漫步这林木蓊葱幽深恬静的古代最高学府,遥想当年那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似仍回音缭绕,顿觉心旷神怡。
李凯德当年求学国子监,最后未取得功名,这是最让他伤心遗憾的一件事。但在这里使他开阔了眼界,使他认清了振兴家乡、振兴民族的根本在于教育。家乡没有学校,他只是在自家的私塾学习了一些浅陋的知识。痛定思痛,办学成了他的一块心结和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李凯德返回故乡经商成功之后,他积极捐资助学。于1832年捐资独巨白银四百两,倡修“青城书院”(甘肃榆中青城镇),于1842年捐资白银五百两于皋兰书院(甘肃兰州曹家厅),让族中子弟优惠就读于皋兰书院,其侄李绍晟任皋兰书院第四任山长。又于1843年独资在家乡蒋家湾(甘肃白银市水川镇)建起了“六德书院”,五年以后他听着家乡书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安然离世。
站在国子监门前,我在想,不置其境,难生其情,乡贤李凯德一生办学之心力,或许正植根于国子监“辟雍泮水”之中呢。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漫步国子监追寻乡贤遗踪,追思先贤为故乡办学的功绩,让我浮想联翩……青城书院,六德书院培养的翰林罗经权,进士高鸿儒、张照南、李扬宗、杨巨川等莘莘学子,实现了先贤李凯德未尽的宏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