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子监和孔庙

 书楼寻踪馆 2012-08-29


 

国子监和孔庙

       长期以来,儒学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正统,自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尊重,唐太宗贞观四年,令州县皆立孔子庙,孔庙遂遍布于全国各地,庙学相结合成为定制。元朝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全国孔庙均供奉孔子塑像。到了明代,尊孔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国府州县三级孔庙,总数达到1560所。

北京孔庙,国家性的祭孔建筑,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它是明永乐年间在元朝的旧址重建的孔庙。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很喜欢这样的北京巷子,绿树浓荫,清晨的阳光斑驳着撒进街道,时光在这里也静悄悄的了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孔庙和国子监大部分是清代建筑,沿用了元明时期的旧制,面对街道,呈左庙(孔庙)右学(国子监)之制。学到了一个区别孔庙和国子监的方法:孔庙是红色的大门,国子监是黑色的大门。这个门是哪个庙门?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上图是孔庙的大门--先师门,门的梁架历经明清改建,屋顶也是清乾隆年改为的黄琉璃瓦,但其外檐的斗拱异常巨大,是元代的原物,比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明代建筑如明长陵祾恩殿等的斗拱都早。

下图是孔庙第二道门大成门的斗拱,是清朝的原物,是不是紧密细小了很多?它主要是起装饰作用的。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孔庙里绿树成荫,很有几棵神奇之树,比如柏上桑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5】这棵触奸柏,下面这个树瘤像不像横躺着的一颗人头?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6】大成殿,是皇帝专用祭孔的地方,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顶,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形制,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大门上悬挂的是康熙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匾。据说康熙写的额颁发给了全国各地的孔庙,均刻匾恭悬于大成殿,也不知各地孔庙是不是遵守。。。。。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7】整块石头雕刻的丹陛台阶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8】大成殿里供奉着孔子的牌位,还有清代一套完整的乐器和祭器。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9】 四周悬挂着清朝各位皇帝题写的匾额

斯文在兹是光绪帝写的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0】通过这道门可以来到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1】国子监的大门是黑色的哦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2】国子监在汉代称为太学,晋称国子学。唐代贞观五年在长安设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与孔庙同时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扩建,是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最高学府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3】太学门内就是这座琉璃牌楼“圜桥教泽”坊。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4】当然因为是学校,所以出现的花纹不会有以前看到的宗教信息的纹理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5】坊北就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辟雍

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四面环水,每面七间,方形攒尖顶。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6】辟雍建在一座圆形水池的中央,四面都有石桥

建有圆形的水池(称为“泮池”)是孔庙特有的一种形制,“泮池”按照儒家的解释,周代礼制,天子所立大学,平面呈玉璧形,称为“辟雍”,而诸侯所立国学,水只环半圈,呈半璧状,就称为“泮池”。

现在州县文庙都比拟诸侯而设半璧池。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7】汉代的辟雍模型,蓝色的即为水池

所以,到全国各地的文庙看,应该都是半圆水池的“泮池”,看辟雍的圆形水池,只有到天子脚下的北京了。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8】写到这里,想起俺2010年3月独走了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甘肃武威文庙,翻出照片,果然看到了形制中应有的棂星门、泮池,“万世师表”的匾额的确是挂在大成殿上,但是一位现代人题写的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19】辟雍是做什么的呢?

每位皇帝即位,都要在辟雍讲学一次,称之为“临雍”

乾隆皇帝喜欢排场,非要修建一个辟雍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0】辟雍的天花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1】辟雍里面没有柱子,没有墙壁,只有槅扇门窗,方便皇帝的身影和声音从四面八方传出辟雍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2】皇帝就坐在这里,给辟雍外面站着的学生讲课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扩音器,只能是皇帝讲一句,由传胪官(传令官)逐级高声传诵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3】给皇帝的座椅来个特写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4】插在瓶子里的那个东东,是什么?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5】走出辟雍,抬头看这里的彩绘---金龙和玺彩画,这意味着辟雍的等级身份--皇家建筑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6】辟雍是在乾隆朝修建的,那乾隆以前的诸位皇帝在哪里讲学呢?就在辟雍后面的这个地方,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7】彝伦堂,前面宽大的月台就是学生们听课的地方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8】彝伦堂的字是康熙皇帝御书彝伦堂在元代是藏书阁,明代重建

下面是彝伦堂内景,经常做讲座活动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29】到国子监和孔庙不可不看的地方:十三经碑。

清乾隆年间的蒋衡用了12年时间写成的,80余万字,刻成石碑190座碑上所刻的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为我国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

十三经是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的儒家经典,主要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以及传人。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0】康熙御书“大学”碑,这里康熙题写的碑还真不少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1】孔庙的进士提名碑,共有198座,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共记载了元明清三朝5万多名中榜进士的姓名籍贯和考试名次。

在这里找熟悉的历代进士的名字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2】最后,俺还仔细看了国子监里关于科举制度的介绍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3】准考证。当时科举考试的准考证必须写上考生的面貌特征,比如这张面色白、身中、无须等,防止冒名顶替

这是没有相机年代的无奈之举,可我怀疑是不是太简单了点。中国人几乎都是面白身中嘛!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4】科举考试休息的方法

如此的考试要连考九天呢!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5】考篮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6】会试和殿试是国家举行的中央考试

殿试由皇帝主持,试题由大臣拟就,皇帝钦定,试后各大臣轮流阅卷,评出等次,最后进呈前10名考卷由皇帝御览确定名次。

殿试在哪里进行呢?我记得是在故宫的保和殿,求助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7】康熙御笔满汉文考题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8】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这是目前唯一流传后世的明代状元卷,该卷现在保存在山东青州博物馆,曾经有一人因为偷此卷被判处死刑。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39】康有为的殿试卷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0】科举考试不仅选文官,也选武官,武举考试的殿试在故宫的箭亭,皇帝在亭中宝座上端坐,观看武举人射箭比武

箭亭,就是俺上次去故宫听国家大剧院演奏大提琴四重奏的地方,还记得不?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1】秀才中举时报喜人送出的捷报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2】学生们在国子监上课的复原情景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3】这里是国子监的高级班--率性堂的复原,有助教和学正两位老师,学生恭敬的站立在老师身边,向老师请教问题,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授有所质疑,为表示尊敬,学生要跪在老师面前提出疑问。

刚看到这个情景时,俺还以为在体罚呢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4】看看当时学子们的课程表,除了初一和十五有假,其他时间不是背书就是会讲

其实,初一十五的时候,学子们还要去隔壁的孔庙拜谒孔子。看来寒窗苦读由来已久啊!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5】上课时想上个厕所还要领牌(出恭),回来后再换个牌子(入敬)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6】清朝九品官服(原件)

国子监典籍厅官为从九品,负责管理国子监的书籍、雕版等。


国子监和孔庙--北京百家博物馆(36)
47】万世师表

小贴士: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于北京雍和宫对面,可乘地铁在雍和宫站下车。票价30元,持博物馆通票参观免费2人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