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韵芬芳

 老魏的新视界 2020-09-08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先生是我国艺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象征,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骄傲。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承前启后,勇于创新,严以律己,精益求精,其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梅兰芳塑造了众多形象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今夏,怀着对梅先生的仰慕之情参观了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故居坐落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1951年在周总理的关心、安排下,梅先生住进了这座四合院。在这幽静、安适的小院内,梅先生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
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梅兰芳纪念馆”匾额悬挂在朱漆大门之上,踏着脚下略有苍苔的青砖, 凝视分立大门两侧古色古香的一对石鼓,你能感受到故居所经历的沧桑岁月。进入大门后映入视野的是青砖蓝瓦建成的影壁,砖雕工艺精湛,式样别致,梅兰芳先生半身汉白玉塑像安放在基座上,两丛翠绿茂盛的修竹分立雕像两侧。大门位于四合院东南角,向左拐便是四合院屏门,将四合院分为两部分,屏门外即四合院靠南的建筑,为三开间,现为梅先生艺术照、生平照展厅,以大量珍贵图片扼要介绍梅兰芳一生的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电视屏幕播放着梅先生活动的影像资料。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屏门小巧玲珑,两流水建式,筒瓦盖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两侧为隔墙,青砖框边,内心白墙,上半部为蓝瓦组成的图案,可透视内外,增加了立体感。屏门外左右两侧分立两棵高大的香椿和秋桐,这两棵树是梅先生居住时就有的,四合院屏门内安放一座木质小影壁,影壁前摆有四个石质刻花小圆墩,小圆墩供梅先生院内休息时享用。四合院为三堂三厦,正堂屋为梅先生会客厅,内套两边耳房,左侧为梅先生卧室,基本保持了梅先生生前式样,正厅会客室摆放式样古朴的家俱,一座圆型雕漆桌配四个小圆墩分列周围,客厅内部装修豪华别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算是很高档了,一大两小真皮沙发放在客厅西侧。四合院主房为北房,与东西两边的厦房之间有设计精妙的穿廊连接,红漆圆柱,廊檐上有鲜艳的彩绘。院内是布满苔藓的蓝色方砖铺地。两棵海棠树和两棵柿子树翠绿茂盛地分列四合院的四角,枝叶已漫过房檐,寓有“事事平安”之意。左右两个天井里各植一棵丁香树,遮挡着卧室,以免从院中直视卧室,整个四合院幽静恬淡,给人一种安适的感觉。

梅兰芳故居是北京四合院的典型代表,与具有晋商建筑风格的甘肃条城四合院的粗犷相比,条城四合院为大家闺秀,北京四合院为小家碧玉,各领风骚。抗日战争时期,梅先生为爱国明志,蓄须多年,拒绝为日伪政权演戏,表现了梅先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国人的敬仰,院内景致若梅先生高洁的人品处处洋溢着风雅豪气。有一小掌故,梅先生曾算过一命,算命先生说梅先生此生要享受皇帝待遇。这使很多人包括梅先生本人百思不得其解。1961年8月8日梅先生去世,治丧委员会在商讨有关治丧安排时,周总理提出让梅先生用故宫存放多年的一口价值昂贵的阴沉木棺材。这是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安葬中山先生准备的,后中山先生别用他棺暂厝香山碧云寺,这口棺木一直存放北京故宫,在周总理的提议下,为梅先生入殓。中山先生身为大总统,贵为一国之君,相当于皇帝。梅先生生前未解之谜有了答案,人们恍然大悟。梅兰芳先生去世后,安葬在今香山碧云寺万花山,墓园已成为香山一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