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治不爱学习的孩子:从学习方式改变开始,不爱学习变喜欢学习

 zhuxrgf 2020-09-08

1

我家孩子就不爱写作业,写作业拖拖拉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无论怎么说,怎么讲大道理,效果都不理想,要么不写,跟你谈条件,要么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摸摸那里,3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却需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无法完成。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也无可奈何。各种方法都尝试,有些方法即时效果有点,但问题没有最终根本解决,没有真正爱上学习,爱上写作业,爱上研究知识。我不得不暂时放弃和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接轨,把小孩的成长脚步放慢一点,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

2

学习欲望阶段

专家把学习欲望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 有气无力阶段:几乎不存在学习动机的状态。没有一点活力,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状态。

2、 外部强制阶段:有人强制要求,或者下达具体行动任务时才会学习。

3、 内部强制阶段:虽然是自我控制行动,但不是出自自发性的动机,而是由于外界补偿才学习。

4、 利益追求阶段:为了达成某种目标,在利于自己的基础上学习。

5、 赋予意义阶段:不会纠结学习之外的事情,根据自我价值判断主动学习。

6、 知识探索追求:处于了解、理解、追求意义的欲望而学习。

7、 知识成果追求:从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并获取满足感和快乐。

8、 智力刺激追求:学习是经常感觉到投入的乐趣,享受其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孩处于1和2这个两个阶段。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动机,也没有什么乐于学习的神态,强制要求才写作业。故目前阶段非常煎熬。

3

学习类型

知道了所处阶段,就要深入分析小孩属于哪种学习类型,才能解决学习的问题。

理查德·菲尔德和琳达·西尔弗曼提出了8种学习类型:

1、 感觉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通过感觉进行具体学习,具体表现为喜欢科学或者数学。

2、 直观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抽象想象等直观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偏向文科。

3、 视觉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通过图画、表格、影像等视觉信息学习。

4、 言语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话语、文字等语言传达。

5、 活动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在说话和行动中学习。年龄越低,越倾向于活动型的学习类型。

6、 思考性学习者。此类型喜欢自己思考并判断。

7、 顺序性学习者。此类型喜欢连续、阶段性的理解,倾向按照顺序说明理解内容。

8、 综合型学习者。此类型喜欢通过整体性的理解进行综合学习,倾向把整体图像和结构提炼出来。

小孩刚好是直观型、活动型、视觉型,顺序型的学习者。所以目前的一些学习方式不符合,学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困难,所以慢慢就不喜欢学习了。

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背单词非常费劲,一周都记不住一个单词,后来经过细心观察,偶然间发现她对衣服的颜色有点敏感。我就把单词每个字母用不同的颜色写出来,大小不一。效果好一点。慢慢地能快速记住单词了。同时告诉我们,有时候只要打通某个“节点”,其它节点小孩自己可以打通。现在特别长和难的单词需要写不同的颜色字母来加强记忆,一般的单词可以直接记忆了。在没有打通第一个“节点”前,就是记不住单词,虽然很简单,在成人的眼里。有些在我眼里很难记住的,例如整本英语书每个插图卡通人物衣服的颜色,我记不住,但是小孩就是能记住,还能记住哪页变颜色了。我也是无意间发现的。正在发愁怎样才能让小孩记住单词时候,小孩看着我无可奈何的落魄样,也无聊地翻着英语书,突然来了一句:“佳明,终于换衣服了。”就这么一句话给我震醒了。

陪小孩做作业,不必要大吼大叫,安静地处理,有可能有新大陆发现,细心观察,某个瞬间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

例如我和小孩一起背书的时候,发现小孩背古文比背现代白话文快,原来她喜欢古服,爱屋及乌,自然喜欢古文化,投入的心思和精力就多,这样就形成背古文背得比较快,记忆时间比较长。知道了小孩这个优点,我就让她有空就读背点小古文。这样对语文学习稍微多点兴趣,相对其它科目。

当然弱点也非常明显。最麻烦的就是数学了。开始的时候,一看到数学题就头痛,有逃避现象,经常不完成作业,弄得我成了写检讨书大户。当然,我也不能逼小孩一定要会,只能替她挡着一些学校的压力,也不能埋怨老师,动不动就投诉,教学秩序还是要维持的,也不能给孩子争取“特殊待遇”,避免特殊化教育。我也不亦乐乎写检讨,写着写着,变成喜欢写文章了。我八辈子都没有想到,喜欢写文章是从给小孩写检讨书开始的。

我不断在调整方法,希望运气好,能碰到一个能适合小孩的学习方法,从此喜欢上学习。

其实这个过程,我也一直在调整我的心理,只要小孩努力了,乐意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也能接受。因为每个人的智力特性都不一样,发展方向都不一样。例如郎平适合排球,就往排球方向发展,姚明适合篮球,就往篮球方向发展,他们没有必要和袁隆平去竞争研究水稻,也不必要往研发原子弹队伍里钻。

不过目前,暂时还是无法摆脱语文、英语、数学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还得以死记硬背学习方式为主,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至少给小孩机会慢慢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对小孩来说学习未必是完全快乐的事情,有可能是无比痛苦的事情,如果真的不适合这个领域。

理论归理论,内心虽是这样想,但是现实周围氛围的压力,有时候很难顶住的,特别是周围小朋友个个成绩那么高,自己小孩在平均分水平线上做海豚跳跃运动:越过水平面,然后又掉到水里去了。

为了减轻我的压力,“中药”、“西药”全部用上,用古今中外的大道理说服焦虑的自己,来点阿Q精神。

儿孙自有儿孙福,参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分析(如下图),协助帮助小孩发展。

专治不爱学习的孩子:从学习方式改变开始,不爱学习变喜欢学习

智力类型

一手引导小孩热爱学习,另一只手做好备胎:发展符合小孩发展的智力。一颗爱心,两手抓。万一在语文、英语、数学方面没有建树,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发挥,至少未来得有饭吃,不消沉,身心健康,只要不把我少得可怜的退休生存金啃完就好。其它什么辉煌人生,吃不吃苦,那些都不是我所能解决的,也不归我管的时代。

有时实在受不住的时候,只能默默地拿出自己小时候的成绩单,对自己说:“谁叫你当年是别人家眼里的好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逼疯了,因果循环,现在轮到自己来承受自家孩子是差生的苦果了!”昔时人已老,今日儿还闹!

安慰归安慰,同时要找到适合小孩学习和发展的方案,这才是硬道理

孩子绝对不是不爱学习,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

宝妈宝爸们,你们都找到方案了吗?你们的内心是否够强大?是按小孩规律发展,还是硬逼跟着“自己”走?


快乐的童年


@九宫玄女

国庆大典别人家小孩领唱深思:如何让小孩对学习感兴趣

你打过小孩吗,在养育小孩的岁月里?

文章都是原创,是真实生活和内心写照,还有几十万沧桑经历非纯粹理论文字的分享,希望对你育儿的道路上有帮助,或者生气、迷茫,不知所措时候的内心缓冲休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