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逸周书到史记再到封神演义,让我们梳理出一个真实的姜太公

 人众众人 2020-09-08
大家好,我是竹吟风。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姜太公这个人。姜太公就是封神演义中的男一号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
姜子牙,即太公望的实际情况其实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其人既不是《封神演义》中所描述的神仙人物,也不应像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四方游历,渭水之滨得遇明主。以下谈一谈我的一些见解。
我们绝不能把“不清楚”的事情说得好像很“清楚”似的。在《史记》的时代,史官必然比我们亲眼看到了更多的“事实”,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说明太古以来的天下等内容时,使用刻意编选的“事实”和简单地说“清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到了春秋时代,汉字远播各国,被广泛使用。这不仅不是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看,还是广域的汉字圈形成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正因如此,在春秋时代,记录各国历史的材料较多地得以存留下来。其结果就是,到了这个时代,各国的状况忽然变得异常“清楚”起来。其后的战国时代则是一个更加“清楚”的时代了。
但是,我们通常阅读的历史普及读物称之为上三代的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的时代,正是在《史记》的这种视角基础上被描述的。把“不清楚”的部分说得好像非常“清楚”,这绝不是对“事实”客观的描述,而是借用汉代的视角所留下的记录罢了。实际上,根据比史记成书更早的逸周书中的记载,吕尚最可能的身份应该是东夷部落的一位族长,在周灭商的战争中,与周结盟,两面夹击商纣。
周灭商的历史,《史记》中有所记载;但是接下来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比《史记》更古老的记录,这就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逸周书》。一般认为《逸周书》所收之事本为周人所做,而后被春秋时代的晋所继承,到了战国时代,被魏所继承。
每当我们说到周克商时,大家总有一种感觉,好像周是一下子就把商给灭了。实际上周克商还是花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周伐商(伐殷)至最终灭商(克殷),时间上还很有问题。这在《逸周书·世俘解》中是有记录的。
根据《逸周书·世俘解》中关于吕尚的记载。武王对臣服于商王朝的四方诸地区宣布“成辟”(即位)后便开始向两国交界处进军,这时太公望吕尚就出现了。太公望坐拥山东,他与周同时发兵,对商进行两面夹击。
在《史记·齐世家》中描写太公望与周文王相遇的记载有三个。其中一个是脍炙人口的故事: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文王)。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吕尚)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季历)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因为是太公所望)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这段故事中奇妙的一点是太公望吕尚一个人四处巡游。当时是城市国家的社会基础成型的时代,那个时代并不是一个毫无门路的人能够无所防备地四处巡游的时代。
吕尚作为一族之长困窘老迈,还四处游荡。这个说明本身就非常荒唐。要知道,那时候还是不存在货币经济的时代。
第二个故事如下: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
这段故事中也有很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游说诸侯一段,这里明显就是模仿游说家游说各国君王的手段。不过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那就是这段故事与第一段故事不同,这段故事中提到了“尝事纣”。
如果从这层意思上讲的话,那么第三个故事就更显得莫名其妙了。
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这里面“隐海滨”的说法也很奇怪。吕尚是一族之长,根本没有需要隐遁的理由。他如果隐遁便会失去维持生活的粮食。如果说他是被自己的族人流放,那还说得过去。不过周文王将这样的流放之人招到自己的帐下,未免也有些不合情理。只是这里还是有地方值得注意,即吕尚是在海滨居住。这里的海滨指的应该就是山东。吕尚本为东夷的族长,他与周相配合共同攻打商。
此外在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太公望从商王手中解救了西伯侯(文王)的内容。从文王时代开始山东的齐与周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使得商王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于是商王决定软禁文王。这样考虑前因后果还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商王软禁文王一事与太公望解救文王一事中了解周和齐都有外派人员到商朝为官。由此我们也可推测在商纣王的时候商的势力范围是波及非常广大的一片地区—东起山东,西至陕西。然后商王的统治最终还是在这东西两端的夹击中走向了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