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田园梦, 我的绿色的丰盈的乡愁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李修运)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就体现了这一点。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和李白那首耳熟能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著名的乡愁诗。最能惹起游子思乡的,恐怕要数台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反映出被海峡分割的思念家乡的情谊,从小到大,随着诗人的成长,指代乡愁的事物不断变化,但实质都是对土地、对大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一种无法忘怀的赤子感情。

   无独有偶,邳州籍的台湾著名诗人舒兰的《乡色酒》,也是不逊于余光中的《乡愁》的。“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乡色也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那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这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浓的现代小诗,淡在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浓在诗情,浓浓的相思,浓浓的乡愁。自然让人想到了《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乡色酒》是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了精华,用传统的审美形式酿出的当代人的民族情思。一幅人月同圆的图,一幅物是人非的景,两个时间、空间跨度很大的画面连在一起,前者的欢乐情景衬托后者的凄凉之感,强烈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近来,我写了一系列怀念故乡风物的散文,那是乡愁发酵的结果。在我这个进了城的60后身上,已经看不到农村的气息,我把故乡埋在了心里。如果乡愁是一个没有时空界限的话题,那么“回不去的故乡,”则是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因乡村生活凋敝而心生的无限感喟。乡愁是那百年的老屋,是村头的那棵老皂角树。乡愁分年龄,年龄越大,乡愁越浓。青年人的乡愁很淡,他们整天有做不完的事情,没有时间来想老家,也没有时间拨弄乡愁。只有到了中年以后,日子慢下来,才有培育乡愁的悠闲时光。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逐渐衰退,故乡的印记模糊了,小时候沟渠里的涓涓溪流,袅袅的炊烟,驼背的父母形象盘桓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记忆犹如退却的潮水,缓缓洗刷掉了表面的浮华,乡愁便似十五之夜的圆月,朗朗照耀过来。

其实,中年的乡愁碰不得,一碰就老了。我忧伤于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岁月。我乡愁的载体----故乡,已经凋敝得不忍猝读,面目全非了。农村的乱象,是绕不过去的一块礁石,还是让我们来直面吧。

环境脏乱差。环境污染不光是城市的工业污染,在好多农村也有许多污染的源头。一方面化肥、农药等高残留、高污染的化学品,以及难降解的塑料袋膜大规模使用,成为农村污染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效益偏低的传统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被遗弃,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肥料不再使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增量。农村是中国人身心灵的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广袤农村一直是文人笔下诗意栖居、安放乡愁之所。当农村污染加剧,青山不在、绿水难觅,“乡愁”该往何处安放?农村逐步告别贫困之后,环境污染正成为另一种真的“乡愁”。外源污染主要包括:一、城市垃圾、污染企业“上山下乡”,直接加大农村的环境压力。城市产业升级,难容污染的企业,便将眼光转向农村。二、城镇化“副产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搬到了城镇生活。城镇人口多了,生活垃圾、污水也就多了,而现阶段小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有限,垃圾多半采取运到农村、山区填埋,造成二次污染。农村污染比城市污染更让人忧心。

    田园将芜胡不归。一个人在城市打工一个月的所得,足可以抵挡一个农民种田五亩的全年收获;加上政府指导不力,立体种植无法实现,许多土地人为地抛荒了,为什么要归来呢?今年当地,玉米每斤八毛左右,小麦一元一斤,谷贱伤农啊。现在的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土质退化板结,产量大减,甚至产生土地中毒,种上的庄稼极易发生大面积自然死亡等多类疾病,造成产量骤降。留守的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我们也知道这样要不得,但我们老了,力不从心啊。

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在苦苦支撑,老人们一边种田一边带孙子孙女上学,往后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是不会种地的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最后将会以自然胜利而告终;村庄的衰颓,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耕读世家逐渐消失。近年来,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始终处于一种盲从和摇摆状态,不管孩子的个性与悟性如何,只要他们还在读书就行,至于孩子倒底学到了些什么,绝对不去过问,因为他们在城市打工,无暇分身顾及。部分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多如牛毛,国家又不包分配,毕业后一样要自己找工作,还不如自己早早出来打工,弄点钱早早成家,结婚生子,完成一生的行程。在村人眼中,好与坏、是与非的衡量标尺和参照系,是与比他们相对富裕的几个村民作比较的,认为有钱就有本事,有钱便有一切,殊不知,这群也许是一夜暴富的聪明人,是靠胆量,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敢于挑战道义和法律底线之人,但大多村民往往对这些人崇拜之极,把他们做为自己孩子的榜样。

宗族传统权威早已被打破,唯有钱包很鼓的人,说出话来才有份量,才能服众,才理应被推崇为德高望重。农村知书达理的先贤达人没有了,“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也只是春联。沦为一种极为简单的逻辑:有钱人,就是成功的,也一定最正确的。

老一辈子凋零后,往后再无纯粹的农村人。过去农村家族中,总有几个长辈“讲道理”的,大事小事不出村,就能处理得条清缕析,他们是一批宽厚仁慈的长辈。可是,这些老人越来越稀缺了。随着老屋的坍塌,一个个儿孙满堂的家庭根基开始坍塌,家风逐渐败落,族人之间不再友善和睦,辈分之间尊重也很模糊,兄弟间尔虞我诈,妯娌间打打闹闹,亲情益发疏离。犹如一株大树,尽管枝叶繁茂,高耸参天,但掏空树根后,树干和树桠开始枯落和腐烂。许多矛盾根源都是钱的纷争,是赤裸裸的人性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情味无比缺失的时代产生的强烈对撞。

我们农村是否可以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的辉煌?那时全国农村都一样,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完全原生态景象。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已被城市化的步伐碾压成“空心化”,很多人在为消逝的乡村文明而呼吁反思,这是因为它走得太快,把文明完全抛弃了。农村的败落已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乡村的各种能人和资源不断地外流,村里人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成人,供读大学,可儿女们成才后全部留在城市工作成家,其结果就导致了牺牲乡村繁荣城镇的格局。

我的母亲81岁,她常常为农村人打抱不平。她说,我们农村人真是被城市掏空了,原来种地,粮食先交够国家的,再留够集体的,最后剩下才是自己的;冬天也不消停,扒河打堰修公路;后来分田到户,赋税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接着农民纷纷逃离家园,土地都荒芜了,国家才实行一些蜻蜓点水的直补政策。我弄不明白,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地,现在每月才给一百多元养老钱,城里退休老人拿的钱是我们的几十倍,难道农村人就不是人吗?难道我们的贡献都付诸东流了?

我无言以对。

我的理想的乡愁是绿色的、丰盈的。绿色的,当然就是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空气澄澈;丰盈的,既指物质的丰盈也指农村人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和充实。真的,我没有能力实现自己这绿色的、丰盈的田园梦想,只能依靠好政策,期待着城市醒悟了来反哺农村,期待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再走回来,修复他们祖祖辈辈的出生地,修复他们的诗意田园梦。

(作者联系信箱:pzlxy888@sina.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