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史话: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独立团两次易名为县大队

 文化佳园 2020-09-08

(作者:张玉迎)

原邳县独立团编到陇支的人员全部随苏皖纵队南进支队南下邳睢铜和皖东北地区去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去了,邳县独立团只剩下不足两个连百十人的兵力,军事力量严重空虚,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官湖日伪军首先乘虚而入,不断地向北蚕食。国民党顽固派,土匪相继袭来,侵占根据地,袭击独立武装,收缴枪支,打死战士;国民党县长王化云杀死了县委书记于桂堂等人。虽然经栗培元领导的邳县独立团和强大的日、伪、顽、匪在残酷的斗争中取得了几次胜利,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中共邳县县委和独立团被压缩在呦鹿山、沙埠庄、汉庄、小冯家、栗家、古宅等几个孤立的村庄活动,环境十分艰险,又赶上灾荒之年,部队只有挖野菜、捞杂草充饥;募集点开明地主、士绅的豆饼、高粱是跟过大年一样;严冬战士们还穿着破烂不堪的单衣,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和残酷斗争事实面前,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甘苦,共患难,互相鼓励来迎接新的曙光。

1939年冬,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开赴津浦铁路东,横扫日伪顽,积极配合当地革命武装,开展反“扫荡”和反摩擦斗争。收复邳北重镇重坊镇,国民党邳县顽县长王化云和县常备队闻风而逃,丢掉县政府和据点向炮车一带逃去。经过统战工作,收编了糕晓峰的上千人队伍后,首战北冯场胜利。到19404月东支在邳县独立团的配合下,围攻岔河据点,战斗前通过内线提前打开圩门,做好里应外合的配合工作,攻击开始,内线早已将正在熟睡的和平军支队司令董兴槎活捉,令其命令部下喊话投降2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装弹药,装备了邳县独立团。接着又袭击了张胜法部,把张胜法赶到泇口西北去。邳北根据地恢复了原来的局面,六七区连成一片,中共县委又回到了铁佛寺。

19403月,邳县沂河以西,城河以北,大片地区完全控制在共产党、八路军手中;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出现了稳定的局面。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经省、地委批示,邳北抗日根据地于4月初正式推选各阶层代表200多人,在铁佛寺南冯场小学召开代表大会,一致选举栗培元为邳县第一任抗日民主县长,组成办事机构。一、六、七区连成一片,选出了区长和十几个乡的乡长。县各群众团体也相应建立起来,兴办教育事业,为抗日宣传的需要,创办了邳县第一份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报纸《新民主报》。制定了新的征粮标准,改进筹款办法。组织群众治水,垦荒、生产自救;组织民兵,群众破坏陇海铁路,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县政府在抓好施政建设的同时,没有忘记毛主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教导。政府领导时刻记住大敌当前,只有大力发展武装,扩大抗日队伍,打击来犯之敌,才能保卫民主政权。

邳县独立团一百多人枪,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改为“邳县游击总队”,由栗培元县长兼任总队长。区建立区中队,乡建立自卫队。刚发展300多人的邳县游击总队又向沂河支队输送两个连的兵力。邳县游击总队再发展兵员,在选拔战斗骨干力量,保证主力部队作战能力,顾全大局,又一次按质按量及时地向主力部队输送战斗兵员。当时在老百姓中流行民谣“八路军,真好汉,个个都是铁脚板,只要一声军令下,一夜能走百架山。打不垮,拖不烂,个个都是钢铁汉,汉奸见了没命跑,鬼子见了打颤颤。要问为啥这样强,毛主席教会游击战。”邳县抗日民主政府多次向主力部队输送骨干力量,标志着邳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前推进了一步,邳县人民抗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到1940年底,邳县游击总队又迅速地发展起来。面对日、伪、顽、匪对根据地虎视眈眈,分别组织力量准备对根据地进攻时,东进支队灵活的配合邳县游击总队首先出击。先打掉十分反动组织李圩村“红旗会”,继而再伏击姜东海这个铁杆汉奸。取得了一个个胜利,震慑了蠢蠢欲动的各路来犯之敌,不敢小觑邳县游击总队,更不敢到根据地骚扰了。1941年邳县游击总队兵多将广,队伍扩大了。为适应新的抗战需求,易名为“邳县县大队”,县长栗培元仍兼任大队长,带领全县军民打击日伪顽匪对根据地的一次次残食,进攻,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根据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