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间野趣:乌鸦哪里去了(温带)

 文化佳园 2020-09-08

乌鸦,鸟类,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翼有绿光,多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以谷物、果实,昆虫为食物。我们这个地方叫老鸹、老鸦。
    乌鸦在我们这个地方声誉不好,人们对它黑黑的羽毛和叫声尤为不满。人们常把坏人和反动派有共性的形容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人们平时听到它的叫声,常常吐唾沫,以驱散不吉利。人们把早上出门见到兔子和听到乌鸦的叫声一样,认为不吉利,常常取消外出计划。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这个地方乌鸦很多。它们多在村头大树或田间坟地树上做巢居住。人们时不时地能见到它黑黑的身影,听到它呱呱的叫声。可时至今日,乌鸦已经绝迹,人们                           不禁要问:乌鸦哪里去了?
     乌鸦哪里去了,我们无法去追踪,但乌鸦为什么没有了,倒引起人们的深思。揣想再三,我想原因大概有三:
1、乌鸦生存环境的巨变,迫使乌鸦迁徙。乌鸦原来栖息于村头大树、湖野坟地树上,做巢多在树的高处、平稳处。这样一般人力难于捕捉,有风吹雨打,也不至于产生倾巢之险。而现在这些条件已不复存在。农村大树已经很少很少,湖野的坟冢已迁往山地,且很少有可做巢之树。乌鸦失去了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当然要迁居他乡了。
2、机械耕作和农民田间作业次数的增多,对乌鸦的生存产生了干扰,使它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不得不另寻安身之地。另外机械耕作时柴油的气味以及燃烧后所产生的烟尘,撒药防草、喷药治虫,各类农药所造成的污染,对乌鸦的生存极为不利,这也可能是乌鸦绝迹的原因之一。
3、食物源产生变异,使乌鸦望而却步。以前农民种地很少用农药,多数任其自然。到了五十年代,农民虽知道了用药治虫防病、但很不普遍,且那时农药的毒性也普遍偏低。现在不仅各类农作物需用药治虫防病,而且对田间各类野草也采用药物防治或消杀。这样就使整个田间土上土下全被农药浸渍。乌鸦所喜食的谷类和各种果实,也都带有农药味。这些农药异味,对原来野生野食的乌鸦是巨大的威慑,使它不敢觅食或误觅身亡,天长日久,造成了乌鸦的绝迹。

【本刊欢迎来稿。原创首发,期期精彩,篇篇可读。主编:徐景洲 通联信箱:2175339@qq.com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