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尘封的农具:漫说耩子(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9

据说西汉时发明了耩子,它是现在播种机的鼻祖。耩子由耩杆、耩把、耩耧、耩腿、耩铧等主要部分构成。除了耩铧是铁的(按在耩腿上的铁制的前端尖长,后面宽而短的裤状物),耩子的其他部分全是木头的。耩子一般三条腿,木质横排,空心;在耩子中间有一大一小两个“U”形的木质耧子,口朝上,前面一个是盛种子的,后面一个是种子流到耩腿里的通道,两个耧子的下端有孔相连,有个插销可以调整洞口开合与大小;插销上系一根细绳,绳上拴着一个绑着扫帚枝(像筷子一样粗细的竹枝)的可以左右摇动的活动物件(类似于小螺母),扫帚枝儿插在耧后的小洞里,每当拉动耩子时,掌耩把的人晃动耩子,扫帚枝儿也会随活动物件(有的叫活蛋)左右晃动,从而将耩里的种子均匀拨动向下漏,顺着腿孔淌下来播进地里。如果播种玉米、高粱等需要比较宽行的庄稼,就可以将耩子中间的一个腿孔用棉花球从上面堵上,就将行距扩大了。有经验的人根据活蛋晃动碰撞耧帮子的频率与声音的大小,就可知道这一亩地大约可耩下了多少种子。

耩篓子后面是扶手,前方是两根足有两米长笔直的活动耩杆(是榫结构,不用时可拿下来)。前边的柄杆套上牲口,或者由人来拉。牲口拉耩子就需要一个赶牲口的人;只要前面拉耩子的人听到后面摇耩子的人下达“命令”后,就开始耩起来。如果人来拉,需要有足够的力气,身子向前弓,脚下要站得稳,扶耩子的人说停就停,说拐弯就拐弯。拉耩子和摇耩子的前后配合默契,才能省劲、效率才高。这期间,如果是点播,要专门有一个腿脚比较麻利的人,随时注意观察耩子中间的“U”形耧子,及时向里面添加种子,才能出苗均匀,又不浪费种子。摇耩子是个技术活,只有他能够掌控种子出口的稀稠,看得出苗垄的弯直,也控制种子入地的深浅,而这些必须依靠对摇摆的速度和力量的控制。拉耩子的人分担“驾辕”向前的力量,因为是左右不同的人,力度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出苗整齐均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