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园往事:大运河上撒网捕鱼忙(作者 许广洲)

 文化佳园 2020-09-09

撒网,又名抡网、旋网、手抛网,一种用于浅水地区的小型圆锥形网具,用手撒出去,使网口向下,利用坠子压重将网体快速带入水中,并用与网缘相连的绳索缓慢收回来,使鱼进入网兜中并拉出水面。
当时村民的鱼网都是自已织成,用很细棉线或麻线来结网,后来用尼龙绳。网体编好后,可使其浸入猪血(较普遍)中,再放入锅上的笼中蒸熟后拿出晾干,或置烈日下曝晒,使血凝固,达到减缓网体不受腐蚀的效果。最后在网的外缘部分由铅、锡或生铁铸制的坠子(又叫网脚子)压重,使网在入水时能较快的沉入水中并收缩网体,达到捕捞效果。
在物质困缺的年代,渔网靠人们自己手织。一张渔网,千孔万线,一梭一梭,要织很长时间!织网也是个细活、巧活,尤其是扎网纲、网坠,更是高难度的活。巧手人织出来的网,能撒得开、撒得圆;拙手织出来的网,撒着费劲,还常打不开。如果置办渔船,更是一件大事。它需要木质轻、质地细的木材,最好的材质是泡桐树。这是难找的木料,多数是自家种的,十几年才能用的。还需要大铁钉、铁筋、桐油等。一切材料准齐全,才能请木匠打造小船,工钱就得百儿八十元。连材料加工钱,是一般家庭置办不起的,常常是两家结合搭伙。
对于生活在大运河边的人,飞梭走线织渔网的场景会经常看到。村中许多人都会撒鱼,织撒网便是他们的生活内容之一。织网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耐心。织渔网非常简单,只有上下两针。根据网眼的大小,选一个合适的竹片做则子(决定网眼大小的小标尺),再选一个梭子。第一针把线绕过则子,自上而下穿过起好头的网眼内,接着将线按在则子上,把线自上而下地固定前一针进行打结,依次循环往复。织网的梭子多是用竹子磨成的。也有个别梭子是用牛角刻制的,由于手工制作难度大,比较稀有。农民织一个撒网,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十天。飞梭走线多是女人的才艺,她们边织网边嘻嘻哈哈地说笑,右手的梭在线中翻飞,令人眼花缭乱。
撒网既要技巧,也要力气。要丢得远,还要抛得开,撒得圆。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左手握住离渔网脚子(坠子)约三分之一的网腰部分,右手将网脚子挂在大拇指上(这是最重要的撒网时用大拇指好勾住网脚子便于张开口)再握住剩下的网口部分,两手保持一个便于动作的距离,自身体左侧右旋用右手撒出,顺势送出左手的网口,用右拇指带住网脚子,适时送出,网就会甩成圆形落向前面水里。
另一种撒法是拐把法。理好网,提起最左侧部分,离口约50厘米处挂在左肘上,左手平端握住三分之一网口,右手连同网脚子握住三分之一多一点,撒网时依次送出右手、左肘、左手。特点是快,适合浅水,适合初学者。
看一个撒鱼人的功夫如何,网一出手便知。会撒的网成片,不会撒的一条线。初学撒鱼的人在入水之前总要在场里练上十天半月,不然他绝不会提着渔网靠近水边,主动引来人们的嘲讽。学撒鱼一学叠纲,二学叠网。一个网的鱼纲有十米长,鱼网出手保证网纲不能打结,其窍门在于把网纲绕成圈握在手里。撒鱼时为了使渔网张开,撒鱼人每次叠网都非常仔细。他左手把网提起,右手在靠近身体的内侧提起半截网放在左手里,然后右手依次从右往左把网叠在手里,分一少半网给左手。撒鱼人提着网走到水边,看好位置,前手领,后手送,两手用力把网撒出,网像一个透明的大蘑菇扣向水面。撒鱼要快,收网要慢。撒鱼人蹲在岸边,慢慢收网,水底有高有低,快了容易让鱼跑掉。有时,他会偶尔停下来,刺探网中是否有大鱼,挣一下网纲,在水面冒起一溜水花。渔网一但露出水面,撒鱼人会加快收网速度,网中的鱼临出水时知道大祸临头会挣扎蹦跳,收网慢鱼会拱出网外。撒鱼人看到网底离水会猛地一提,有的鱼不在网底里这样也会带上来,他提着网在地上蹲几下,确定没有漏网之鱼,他会把网抛在水里上下涮几下,涮掉网底的泥浆,拣出杂草,白花花的鱼显露出来。
小时候,我常常站在河岸,凝望潺潺绕村头而过的流水,别有一番情愫。最有意思的是到大运河边看撒网打渔。雨后的傍晚,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河水宽阔,来到河边,打渔人选准水面,撩起一张大网用力撒了出去,有时会网上几条活蹦乱跳地红鲤靠近看热闹的孩子往往会被溅了一脸泥水。
那时,大运河河面之上,常常出现十几只小船吆喝着撒对网的场面。小船分两队排开,飞快地从河两边向河心围拢,在河面形成成一条长街阵势,或形成一个大圆圈,靠近到一定的距离(约10米左右,够撒网撒开的面积),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将网撒出去,只见一张张渔网从各个船头抛起、散开,然后圆圆地落入水中,水面掀起一圈又一圈的粼浪。接着就开始收网。收网是一个满怀期待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船尾的桨手一边慢慢向后摇桨,保持小船在水域中的位置,一边注视着水中渔网的动静。船头的网手则慢慢地收拢网绳,将渔网从水底缓缓拖拉(如果拉得太快,渔网就会浮离水底地面,入网的鱼跑掉)。如果有鱼入网,网手就能从手上的网绳振动感受到鱼儿落入网中的动静。鱼儿越大,在水中挣脱的力量越大。鱼儿在网中翻腾的劲头,可以从渔网里翻起的浪花看到。这时,无论是撒网的网手,还是摇船的舵手,心儿都跟着鱼儿挣脱的情形时松时紧,扣人心魄。直到渔网提出水面,连同鱼儿一起落入船舱,才大声喝彩起来“好大的家伙呀!”。而这一网落空的船上,响起的则是长长的叹息声。这就是当年村民们“吆网撒鱼”的情景, “吆喝”或“敲梆”是为了惊扰、赶撵河里的鱼儿,从河岸两边将其赶撵聚集在一个区域,然后同时出网。吆网撒鱼,讲的就是阵势,船越多,“吆网”阵势越大;“吆网”阵势越大,一天的捕捞收获就越多。吆网撒鱼,还讲求相互的合作,即一条船上桨手和网手的协同合作,还有整个渔船之间的协同合作。大家相互招呼,你呼我应,有说有笑,整个撒鱼过程充满了乐趣。
童年我总是带着无限欣赏和赞美的心理等待着每一次鱼讯的到来。每当大运河里成队地出现撒鱼船时,我就会跑到岸边跟着观望。在蓝天白云下,渔船儿往往分成两排,从两边快速对摇过来,然后一齐撒网,非常壮观。当碰到鱼群时,往往能看到成群的鱼跳。网撒出去后鱼船再慢慢后退收网。有时一天下来收获颇丰,几十斤的鲜鱼在船仓里活蹦乱跳。扑鱼人的脸上也露出丰收的喜悦。
小时候的往事,如岸边的尘烟,依稀弥散;记忆,如水面的雾霭,淡淡消散。村民们吆网打渔的那份自由自在的惬意、那份喧嚷闹腾的乐趣、那份满舱收获的喜悦,至今仍镌刻在我的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