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寸草春晖:母亲心,父亲恩(作者 薛辉)

 文化佳园 2020-09-09

很早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题目好象叫《最疼爱我的那几个人》,作者是一位女性,名字记不清了,她说,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第一是母亲,第二是父亲,然后是自己的姐姐和爱人。我常常问自己,最疼爱我的人是谁呢?

    我的答案和那位女作者很相似,只是对于母亲和父亲我无法分出谁第一谁第二。

    母亲的疼爱是琐碎的。记得一次,外面已经落黑影了,母亲忽然闯进家门,拎着很大一包煎饼,头发和外衣都湿漉漉的。进门母亲就说:"走到半路下雨了,晚来一会,不然晚饭你们就能吃到我今天新烙的煎饼了。"就为了赶在晚饭前,把她新烙的煎饼送到我家里,母亲整整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还淋了雨。因为我喜欢吃煎饼,而母亲听说街上卖的煎饼很多都掺了洗衣粉之类的东西。我无言。其实母亲常常到我这儿来。在花生下来的时候,给我送一袋花生来,因为母亲听人说,吃花生可以治肠胃炎,而我有肠胃炎;在银杏落果的时候,给我送一些银杏果来,因为母亲听说银杏果能滋补保健,她嘱咐我熬夜的时候,可以烧一碗银杏羹喝,不要及早把身体熬坏了;在新米下来的时候,在盐豆做好的时候……她都及时给送一些来,因为孩子的心是从她心上取走的一部分,孩子的每一点疼痛和喜乐,她都能感知得到。每次我们回家,母亲也总是大包小包地给我们带东西,包括厂子发给她的手套之类的东西。她总说我们收入不多,带了一点就可以少买一样,省一点钱。对此,我心里十分难受。比如新米,我家里只有一分二厘稻地,每年也就收不到两小袋粗米,母亲大都脱好送给了我们,她和父亲怎么吃了呢?应该我每年买一些送给他们才是。可是母亲怎么也听不进我的话,还是年年送来,还是原样不动地把我给买的米,过一段时间也再给送过来。有一次,我终于狠下心来,大声斥责母亲,话说得让她非常难受,母亲伤心地离开了我的家。每每想到那次母亲离开我家时,我从阳台上看到的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泪水就会痛苦得流下来。而时隔不长时间,母亲又带着刚刚烙好的煎饼来到了我家。我无言。

    父亲的疼爱是宽厚的。我常常在脑海里浮现父亲躬耕田间的影子,沉默,瘦削,疲倦。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在夏天的夜间,带了我和弟弟到村边的小河边乘凉睡觉,河边躺满了人,父亲一边用蒲扇为我们驱蚊和扇风,一边和别人聊天。等我们一觉醒来时,那把用花布缝了边的蒲扇还在我们身上缓缓地摇着。父亲一辈子都是这样,为了他的孩子们少受一点苦而做着牺牲。在我们上学时,为了不影响我们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他从来都不叫我们干活。在我们工作后,为了减轻我们的压力,他继续种着我们留下的承包地,每年打些麦子、稻子,收些花生、银杏、土豆,摘些辣椒、豆角等,自己丰衣足食外,还源源不断地送给我们。在农闲时,经常打些零工,每天挣些微薄的工钱,解决日常家用。大多还都被他节省了下来。每当知道我们兄妹三个有谁要用钱时,他都说,我拿点给你们用吧。我们怎么忍心用他的钱啊。可是,在我买房子那次,他还是硬把一卷热乎乎的纸钞塞到了我的手里。当我清点那卷连毛票子都有的纸钞时,我一边点一边止不住掉泪。我知道在这卷钞票里,有我们兄妹三人每年孝敬给他的,有他从黄土地里一撅头一撅头刨出来的,有他一滴汗一滴汗打零工拼出来的,都是他从自己的幸福里省下来的!在我做一个小单位负责人的时候,父亲时常提醒我,不要使不干净的钱,钱多也过,钱少也过,只要平安安心就好,你们没有事我苦一点也高兴,要是你们不生在我们家里,日子会好过一些。面对父亲的愧疚,我更加无地自容,作为儿女,我们竟然让他劳累了一生。

    茫茫人海,短暂一生,我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的父亲和母亲,让我做他们的儿子,虽然没有荣耀和富贵,可是我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叫人父人母。我们是有缘的,所以我们都是无怨无悔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