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地投保那些事

 且慢陪伴 2020-09-09

异地投保是线上投保怎么都绕不开的问题。

比如有的重疾险,投保地区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那外地的用户究竟能不能买呢?

这其实是一个灰色地带。一方面,行业监管确实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地域做了限制,初衷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经营区域与服务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该限制并非对投保人员的限制,目前人口流动性如此之大,线上投保及理赔也是行业发展趋势。

保监微课堂的态度

关于这个微妙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比较权威的态度来自保监微课堂(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的官方平台)的公众号,前一阵它转发了一篇关于异地投保的文章《关于异地投保的问题》:

仔细阅读一下文章的内容以及评论,是这样的:

总结一下文章的观点:

异地投保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也不影响后期理赔。

网销产品不受地域限制,但保险公司应提示客户。

这里的“提示客户”,小保理解为,保险公司需要告诉用户异地投保在承保效率、缴费续保、理赔服务上可能会受到影响。

现实中的情况

根据2015 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意外险、定期寿险、普通型终身寿险,是可以全国销售的。所以有异地投保顾虑的,通常为重疾险和医疗险。

而重疾险,根据目前所有得到的信息,保险公司是支持全国通赔的。

小保曾经咨询过几家保险公司的客服关于异地投保的问题:

如果直接问,我看你们公司的某某重疾险只有北京上海广东销售呀,我在天津能不能买啊?

客服姑娘会坚决的否定,不行。

但是如果换着问,我几个月之前投保某某重疾险的时候地址选了北京,但是我现在在天津住了,这样会影响理赔么?

这个时候客服姑娘会说,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支持全国通赔的。

而在投保流程上,有的保险公司在页面上故意模糊了销售区域,也有的主动为修改地址提供便利。这事实上给了部分用户通过互联网异地投保的机会。

互联网保险发展是如此之快,时过境迁、太多改变。小保并无意对这个现象做道德评判,但我完全理解各个环节中微妙的制衡关系:

  • 我理解行业监管对保险公司经营地域的限制;这既有对保险公司过度竞争,服务效率的担忧,也有保险公司自身的风控需要。

  • 我理解客服姑娘对两种咨询问题给出的不同回答;她需要遵守监管的要求,也要传达支持全国通赔的事实。

  • 我理解部分保险公司给异地投保创造便利的动作;如果能提供良好的后续服务,这既能增加自身利润,事实上也在造福偏远地区。

    小保的建议

    有异地投保顾虑的,通常为重疾险和医疗险。

    医疗险的话,很多互联网上的百万医疗险投保区域都很广泛。而且众安在线、泰康在线这样的互联网保险公司,销售的医疗险又没有地域限制。所以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所在地的即可。

    重疾险的话,最好也能在符合要求的地区范围内找到最适合的保险。但确实有些用户,由于自身的健康,职业,预算,地域等实际情况,还是觉得其他地区的产品比较值得买。在这种情况下,异地投保也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要这样操作,建议投保前先打个客服电话,确认一下产品是否支持全国通赔。另外,也要做好之后材料通过互联网,快递邮寄的心理准备。

    结语

    小保相信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异地服务的效率会越来越高。但毕竟异地投保需要隔空操作各种事宜,这种方式还是更适合对网络,邮递等比较熟悉的人群。如果能在当地找到最适合的保险就最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