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当个老师,其实挺好(20.09.05)

 昵称815848 2020-09-09

同事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了,全国十二人,与钟南山张伯礼两位教授同榜,唯一一位职业院校的教师,全校上下都倍感骄傲和自豪,各种祝贺恭喜刷屏。

第一时间热烈祝贺的同时,又想了些当老师的事儿。

当个老师,其实挺好。

当年报考大学时,有两大类专业是同学们极力回避的,一是农类专业,二是师范类专业。

不报农类专业,主要是家庭出身问题,同时也受一位消息灵通同学影响。他说农业大学毕业,一般都当公社书记。

那个时代,县城的高中,即使是一中,学生也主要来自农村。

农村孩子,学习最大动力是脱离农村,老感觉与三农相关的东西都有些low,包括农村最高领导人——公社书记。

至于师范,作为学生,可能是对老师的职业生涯太熟悉了,总觉得这个职业有些过于平凡。

那个时代,老师的地位,收入,确实也不是太高。

大家一窝蜂地报考理工类专业,工程师在农村孩子心目中是一种很耀眼的职业,明显比公社书记要高大上。

少不更事的我们,老觉得日后会有很广阔的天地,供我们大有作为。

事实很现实地教育了我们,大学毕业三十多年了,大部分同学都没干上公社书记,包括公社书记同一级别的其他干部。

日子过得最舒心的,反而是当年那些未必心甘情愿学了农和师范的同学。

那些毕业后做了工程师的同学,很多都经历了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再就业。

本同志毕业后就进企业做了工程师,还是个不错的工程师。

之后又通过招考做了公务员,稀里糊涂干了很多年。

现在又来到了学校,和很多老师做了同事。

比较几个职业,感觉还是老师好。

我们这所学校,有受过最高领导接见过的全国万人名师,有全国优秀教师,有好几位齐鲁名师,好几位很美的齐鲁最美教师,还有好几位本市的中青年专家,有很多其他称号的优秀教师。

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甚至比我年轻的一些教师已经是正高级职称。

优秀教师与优质学校相得益彰,学校教师共成长,每年都有教师获殊荣。

有些了解我们学校的同志说,我们学校有我们学校的特别之处,其他学校教师成长未必有我们学校独特的优势。

或许确实存在这个优势,更多是我们学校教师很努力。

即使是我们学校,特别优秀的教师也总是少数。

即使你没有特别的追求,成不了名师,安心于做一名普通的教师,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这个职业首先是稳定。收入虽然说不上多高,但吃财政饭,旱涝保收,没有过高的期望,养家糊口,过个温饱日子没问题。

一直有人拿公务员和教师和公务员对比。当过一段时间的公务员,公务员的活儿真不比教师好干,公务员的收入也真不比同学历同资历的教师高。

一个县里,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肯定比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多的多,感觉评为高级职称教师的机会应该比当局长副局长的机会要大,需要应对的工作压力也应该相对小一些。

就收入而言,正常情况,科级干部的局长副局长工资大约相当于中级职称,副县级工资比副高职称最低档还要略低。

当教师也累,也有压力。其实各行如隔山,哪个行业也不轻松,钱多事少活儿轻快的行业,不多。

比较而言,教师这活儿,应该还算不错。

如果你认真负责,确实想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应该很快就能适应教师这个岗位,干上几年,熟能生巧,驾轻就熟,工作也就相对轻松了。

特别令人羡慕的,一年还有俩假期,可以干点自己愿意干的事儿,包括陪爱人孩子到处走走。

这个年代,是教育最受重视的年代,是推崇名师的年代,是出教育家的年代。

如果你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习,善于研究,有更高的追求,下点功夫,是应该能干出点儿名堂来的。

以前有过做教师的机会,放弃了。

现在到学校工作,仍然算不得真正的教师。

也多次想过,如果大学一毕业就到学校工作,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多种可能,各种情况。

正常情况,应该成不了名师,肯定成不了全国名师,但做一名基本称职的教师,问题也不是太大。

正高职称有难度,副高职称肯定多年了。

当然,人生没有如果。

记于2020年9月5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