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家发:那年插队务农生活

 思与远方1 2020-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文  /  凌家发


   值得回味的插队务农生活


       1970年10月29日,我和一批上海知青从上海坐了一夜的火车,第二天上午到达南昌,接着又乘上一辆井岗山牌的卡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高安县大城公社赤土大队田造村。那天田造村的村民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在村口欢迎我们九名上海知青的到来,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刚进村,田造村的生产队长李德尚便把我们五名男生、四名女生引进了一栋粉刷一新的老屋里。老屋的左厢房安排四名女生居住,右厢房则安排我们五名男生居住。厢房内的床铺全都是用杉木新做的,走进房间还能闻到阵阵杉木的清香。左右厢房之间,既是我们的客堂又兼作村里小学教室。说是小学,其实也只有约20名学生,其中一部分是一年级,另一部分是二年级,据说担任教学的老师家就住在村里。

第二天,我们见到了这位姓张的老师,他个子不高,戴副深度眼镜,脸上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神采,举姿也很儒雅。后来知道他还懂得一些医学知识,经常用他祖传的医术为村民服务。我很佩服这位张老师,他上课时先给坐在一旁的一年级讲课,讲完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做,接着为另一旁的二年级授课,授完后给二年级布置作业,然后再给一年级讲课,就这样一个上午交替地进行教学。能在一个教室里同时为两个年级的学生上课,这在上海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而在我眼前确成为了现实。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农村师资的奇缺和教育的落后。


      我们的厨房紧碍着这栋老屋的东墙,面积还挺大的。厨房内一角堆满了松树枝,这是生产队里特意为我们今后开伙准备的。厨房的另一角放着一口储满水的大水缸,最引我好奇的是厨房内嵌有两个大铁锅的灶头,如此大的灶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灶旁的厨柜里碗、筷、瓢、刷摆放的整整齐齐,让我还真有了家的感觉。那天晚上,睡在散发着阵阵杉木清香的新床上,回味白天的所见所闻,我深深地感到田造村的村民为了迎接我们到来,真是费了工夫用了心了。

 在我们入住新家的第二天,生产队长还领着我们九名上海知青到队里分给我们的菜园里转了一下,并指着菜园里的菜告诉我们,这是青菜、萝卜、大蒜,那是韭菜、芥菜、香葱,面对菜园里的这些蔬菜,有的我们认识,有的我们还叫不出名称。接着生产队长再三关照我们说:“菜园子每天都要浇水,隔段时间还需要上肥”。我们九人频频点头,好像都明白了似的。


     刚到村里的这一周,我们九人是分配到村里指定的老乡家吃饭,一周后我们便开始自己烧饭了。由谁烧饭呢?经过商量,决定我们九人轮流在家里烧饭,留在家里烧饭的人,除了负责一日三餐外,还要管理菜园。没轮到烧饭的就参加队里的劳动争工分。从那天起,我们结束了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步入了自食其力的人生道路。

在生活中我们从不会到会,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幼稚可笑的事情。记得我第一次上灶煮饭,本以为灶膛内柴越多火一定会很旺,于是我把灶膛里柴火塞的满满的,点上火,结果非但火没旺起来,反而弄的滿厨房烟雾腾腾,熏得我眼泪直流,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隔壁邻居爱菊妈妈奔进我们厨房,一边把灶膛里的柴拉出一部来,一边皱着眉头对我说:“人要心知足,火要心架空,灶膛里塞这么多柴,火怎么能旺起来呢?”,爱菊妈妈的这句言简意赅颇有哲理的话,不但让我知道了怎样烧柴煮饭,而且还使我明晰了人要知足的道理。


     在我们下放插队的集体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那是我们刚到农村的那年深秋,有一天我们收工刚到家,只见住在我们对门的细妹子气急冲冲地对着我们大嚷大叫:“你们今年冬天没有青菜吃啦”,正当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她接着又说:“我们农村吃青菜是每一颗青菜只剥两、三片叶瓣,这样青菜还能再长,可以吃到明年初春,今天你们小张把菜园里的青莱一颗颗全砍掉了,今年冬天就没有青菜吃啦”,听了细妹子这一席话,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在上海家里买来的青菜都是一颗一颗的,从来没听说过青菜是一片叶一片叶剥着吃的,由于我们刚来农村不久,不知道这里吃青菜的套路,才酿成了今天的大祸!接着细妹子安慰我们说:“以后要吃青菜就到我家菜园里剥吧”,听着细妹子的这番话,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是谢谢呢?还是婉拒呢?此时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这年冬天我们吃的青菜除了细妹子主动送给我们外,还得到了众多老乡的馈赠,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

毛主席发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距离今天已有近五十个年头了,当年投身这场运动的年青小伙和文静娴雅的害羞姑娘如今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作为生活、成长在那个年代的我们,可以说是经受了风雨,也见识了世面;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意志;有过欢笑,也有过哭泣……我以为,这段艰难困苦、丰富多彩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强劲动力,如果有人问我对这段经历后悔吗?我的回答是:青春无悔!

 (原下放在高安县大城公社赤土大队田造生产队的上海知青)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ID :  gh_dab365f80b8d欢迎赐稿交流合作 主编微信15695738508                   投稿邮箱:whming369@163.com  

原创作品刊用 请与思与远方或文作者联系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主编:晓风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