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封印象——嵩阳书院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09-09

登封印象——嵩阳书院


文/全兴

2017年10月,我利用国庆节这个黄金假期,与妻子一起参观了南阳邓州市的花洲书院,只为圆一个《岳阳楼记》写作溯源的文化寻根之梦,在花洲书院的清风堂内,在范仲淹奋笔疾书写下这篇流传千古的文学经典的案桌前,当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令人荡气回肠的字字句句时,我毅然是心潮澎湃。从那刻起,我对书院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18年6月中旬,我以对“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这幅对联的溯源为由,带着妻子一起拜谒了南阳的武侯祠,在快结束时,不经意间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发现了武侯祠内的卧龙书院,虽然满院荒草,人迹罕至,与院外的人流如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还是带着对书院文化的特殊情结,一间间、一处处、一步步地游览了整个书院。对我来说,一幅对联,一座书院是这次武侯祠之行最大的收获。

      
2019年5月下旬,我在太原参加培训时,特意利用报到的时间空档,携同事一起参观晋祠,也是在行将结束游览时,突然发现有一个晋阳书院,就赶紧走马观花地游览了整个书院。从那时起,我对书院的情更深了。

     
这三次与书院结缘,使得中国宋代的四大书院每每让我魂牵梦绕,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外出培训时,总念念不忘如何把她们游个遍,了却这个心愿。于是,我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


中国的四大书院,北方有二,都在河南,一个是位于郑州登封市的嵩阳书院,一个是位于商丘的应天书院;另两个书院,一个是位于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一个是位于湖南的岳麓书院。


远的暂时不能游览有情可原,近的不能拜谒有点不可思议,我一直默默地等待,直到今年的7月下旬,中国奠定这次百年一遇新冠疫情的战疫胜局后,我的第一次外出来到登封。


7月21日下午的嵩山,天空的秋云还在对嵩山耍着任性的脾气,不依不饶,虽然嵩山还是那样淡定,坐看云舒云卷,即便秋云泫然欲泣,嵩山还是巍然屹立,不为所动。

山和云一如陆游和唐婉在沈园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式的词情对白。


山如陆游,写下了《钗头凤·红酥手》;

云如唐婉,情不自禁地合了一阙《钗凤头
·世情薄》:

由于时间宝贵,我也等不得秋云的泪眼婆娑,也无意在山和云之间进行“百姓调解”。于是就从塔沟武校对面入住的颐舍登峰酒店出发,步行沿着大禹路,转向少室路来到少室山下,到了嵩山景区门口,大门上的“中岳嵩山”四个大字和大门里面的“天地之中”四个大字,一下子吸引着我了。


五岳,中国的精神脊梁,有人用一个字形容: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绝;前四山,没有争议,对于嵩山,有人还用“奥”来形容,也许这个字比“绝”字更深奥。

嵩山古老而又厚重,她是世界露出海平面最早的陆地,有36亿年历史,史称万山之祖,天心地胆,被喻为中华圣山。地学界称嵩山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五代同堂”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学百科全书”。

抬望眼,山与云还在那里缠缠绵绵,纠缠不清,但一个“中”字也让我浮想联翩。

东西南北中,五岳各不同。

各领风骚秀,峰峰有胜景。

中,河南的标准话;中,东西南北的中心;中,九州之核;中,金木水火土之基点;中,天圆地方交汇点。

中,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中者,不左不右、不急不躁、不偏不斜不走极端之中庸也。

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李淳风语:“今洛阳告成县以土圭测天地之中也”。《徐霞客游记》明确地说道:“嵩当天地之中,祀秩为五岳首,故称嵩高,与少室并峙。”

今天能在这样一个混沌初开似的初秋时节,来到这样一个中得不得了的地方,人在中岳嵩山下,身处天地之中,追寻书院文化,确实是人生幸事。

我在景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嵩阳书院》的大石碑前驻足陶醉一番后,就沿着蜿蜒的林间小道,来到嵩阳书院门口,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一如中国文化的沧桑曲折到如今一样。更如身临桃花源之超然。

来到书院仪门,“高山仰止”四个大字,让我肃然起敬。

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谓孔子的品质和学识象大山一样足以让后人敬仰。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举止。

嵩山峻峭,书院文盛,仪门用“高山仰止”可谓是恰到好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语句出自《诗经·小雅·车舝》。

《小雅·车舝》是一首写新郎新婚之喜的诗。尾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写婚车越过高山,行走在大路上。诗人仰望高山,远眺大路,面对佳偶,情满胸怀。这是叙事、写景,但更多的则是比喻。诗句意蕴丰厚,气宇轩昂,因而成为表达一种仰慕之情的最好意象,遂成千古名句。

五岳特别是中岳之嵩山,谁不仰敬;书院乃宋之理学圣地,谁不仰止。这四个大字一下子提升了所有来访者的精神境界。

在嵩山,有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在嵩山,有中岳庙,是道家道场;在嵩山,有嵩阳书院,乃儒家圣地。这也许就是嵩山之奥的原因吧。

但嵩阳书院更是奥中之妙。因为她更是集佛儒道于一身。

从嵩阳书院的发展演变中,可看出端倪。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一直到唐代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

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书院教育的历程。

由此可见,不同的朝代,书院都承担着那个朝代传播文化信仰的基地作用,每一次演变,都烙下那个时代的印记。

从佛起,到道兴,再至书院盛,书院也从寺立、改观、变书院完成华丽转变。

其文化积淀及其形成的厚重感用“高山仰止”来概括是再恰当不过了。让每一位文化行者到来有一种开门见山,叹为观止的感觉。

过了仪门,便是碑亭。亭护碑,碑擎亭。正如嵩山与书院一样,山呵护着书院,书院涵养滋润着嵩山。这座石碑也是一座丰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那里默默地见证着历史。阅尽历史沧桑。

这座中岳嵩阳寺伦统碑刻立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也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她见证了嵩阳书院当初做为佛教寺院的兴旺。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字体刚健、笔力圆阔,是魏碑书法的上品。

实际上这座碑是嵩阳书院前身的嵩阳寺的一个见证。是佛教的一个缩影,更是书法和石刻艺术的展示。

我也见到过很多石刻,有的把内容刻在山体上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更多的把内容刻在山石上,如泰山石刻,常见的把山石分离,制成石碑,把内容刻在石碑上,不管石窟、石刻和石碑的哪一种形式,都是一种艺术,都是丰碑,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在亭前肃立,我在碑前深思。我们该把什么留给后人们呢?我们不仅仅要满足于来过,满足于回忆,更重要的是留下,留下的不仅仅是足迹,还有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记忆。

一边深思,我一边移步到另一座古碑前, 这就是嵩阳书院三宝之一的大唐碑。

这尊全称叫“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的石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碑文记载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游嵩山患疾病,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他献九转金丹,治好了皇帝的病,李隆基为孙道士立碑表彰。碑文为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石碑上的字体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的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

这块石碑是国家级的文物,它可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古碑,整个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她不仅在书法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其造型更彰显唐代建筑大气、雄伟、壮观的风格。下面的碑基雕刻有很多精美的造像,雄厚稳重,更衬托出碑身的挺拔流畅;上面的碑帽端庄飘逸,尤显整体的灵动和浑厚。

大唐的风采在这里依旧不减当年,只不过是更加厚重沧桑而已。今天看来仍叹为观止。皇上的故事,碑文、书法、篆刻、题记等一起烙下了那个时代嵩山观的历史印记。也是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位丰碑。


如果说仪门是个序曲,两碑把我们带到魏、唐,并讲述着书院的起与兴,那么迈进书院的大门,我们就会体会到书院之旺,大宋之盛,儒家之气,理学之风。

整个嵩阳书院的建筑都属于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式建筑,代表着儒家主张朴素、中庸、平和的思想理念。

大门上“嵩阳书院”四个大端庄遒劲,是由登封著名书法家宋书范先生仿照苏东坡字体所写。

嵩阳书院大门谈不上雄伟,但两侧楹联却很有些气魄。

门两侧柱子上的那副对联让我琢磨了好长时间,“近四旁为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笔色彩。

整个对联形散而神不散,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通过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联句从方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纵横展开,以古都之灵秀,地形之雄奇,衬托书院地位出众,气势非凡。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势非凡。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魄雄浑,意境高远,读之倍增自豪感。

上联写山。嵩山地处中央,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泰、西华、南衡、北恒相临。联语一“统”字有画龙点晴之妙,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拱”,环绕之意也。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更是彰显中岳之核心。

下联起笔写洛阳。洛阳又名嵩京,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九朝”,指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九个朝代。接着写水。“伊洛廛涧”是流经嵩山与洛阳一带的四条河流名。“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下三台共六星。此处代指天空。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

一副对联虽然没有直接写嵩阳书院,但其气势之大一左一右,只为那大门上的四个大字“嵩阳书院”呼之欲出,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更有“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

迈入大门,也意味着嵩阳书院进入了儒家理学的新时代。

儒家理学首要的就是尊师崇圣。

在嵩阳书院体现这一理念的地方就是先圣殿。

先圣殿的对联简单两行14个字,对孔子这位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至圣无域浑天下;

盛极有范垂人间。

圣殿是嵩阳书院祭祀孔子的场所,又叫先师祠。殿中根据画圣吴道子所绘制的孔子画像而塑造了高2.21米孔子行教立像。

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线刻图像。西墙为孔子弟子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东山墙有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的介绍。

孔子的行教立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在书院树立这样的行教立像可谓是恰如其分。他的立像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用现在的话叫尊师重教。

杏坛是为了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

嵩阳书院也不例外,也有杏坛,据说是清朝中州著名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杏坛讲学旧说,在地除地为坛。讲学期间坛上古杏树一株,传为耿介手植,今石护坛,周匝平台栏杆,恢复旧貌。

泮池和大唐碑前的杏坛,都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和杏坛,以示不忘先师。

既然是书院,讲堂是必不可少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就是讲堂。

嵩阳书院的讲堂,是清朝时期,为纪念北宋名儒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河南学道林尧英把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所修。前面有修竹丛生,为书院平增了许多幽雅的气氛。月台上并列着四块石碑,叫“四箴碑”。内容就是孔子所提倡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也可以说是儒学者所须坚持的四项原则。

我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处景点,爱赏书法、品对联、吟诗词。

讲堂门上的对联也吸引了我。

满院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这副对联更有时代气息,是对古今教师的最高褒奖。

我在泮池边留连,我在杏坛上静坐,我在讲堂里驻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少时的学习生活,学校的池塘边,树荫下,教室里仿佛就是千年前的模样。

大门、泮池、先圣殿、讲堂、杏坛、道统祠等完整地刻画出嵩阳书院的架构。

大宋上演了一幕精彩华章,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文宋之神韵。

在这里,程颢、程颐、范仲淹、滕子京、司马光、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乃宋之大伽,都曾经在此讲学,你方唱罢我登场,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此讲学10余年。

在这里,北宋的大儒没有缺席,司马光曾经在这里著书立说,编写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

在这里,范仲淹和滕子京传道授业解惑,又分别在岳阳楼和花洲书院的清风堂共同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在这里,中国的儒学从山东走来,在嵩阳书院发扬光大,司马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成为一代楷模。

在这里,中国的儒家理论从《论语》《孟子》走来,产生了宋代理学。使嵩阳书院声名远扬,使中国儒学道统形成了又一座山峰。

程颐、程颢大儒创立的洛学,与张载的关学一起形成中国的道学。后来,南宋的朱熹、陆九渊发扬光大,再后来的明代王阳明和王延相、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继承延续,使中国的儒学绵延不绝。

大儒之大,大在何处?

2020年,正好是张载诞辰千年。他是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之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就是那个时代儒学精神的精辟概括。

故人不在,但思想光芒永在;斯人已逝,横渠四教,其治学精神长存。

当然,在这里不缺故事和传说。

嵩山书院的第二宝是汉封将军柏。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古柏,树龄达4500年以上。嵩阳书院的第三宝就是武则天除罪金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皇帝金简。

当然还有胡耀邦所封的元帅柏,蒋中正所打嵩山有史以来的第一眼深井,还有那乾隆皇帝游览所写的诗书碑以及程门立雪的故事,都刻印在这座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里了。

在游览时,我与一位游客无意间发现了另一个神奇。就是那棵汉将军柏有两个枯枝,一个形如神女飞天,翩翩欲飞;一个形如观音状,隐藏在苍翠的柏枝间。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但愿嵩阳书院在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同时继续续写着传奇。

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时代,风云变幻,嵩阳书院及其宋之理学或许能给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精神动力之源。

作者:付春兴,网名,全兴,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本科,工程硕士,从事煤炭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二十年,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参与《安全知识百问》一书的编写工作,荣获市级优秀老师,省煤炭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市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