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卢仝所有茶学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茶经》;在所有茶诗中,最熟悉的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几乎人人都能背出几句,背出的这几句,就是《七碗歌》。能与陆羽齐名的茶人,古今中外只有卢仝。陆羽流芳千古凭借一本书,卢仝立足茶界,全靠这首诗。 最关键的是,这首诗写于洛阳,是洛阳茶文化的生动写照。 2.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当数学遇上古诗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3.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4.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5.陆羽《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6.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7.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8.林逋《闲对茶经忆故人》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9.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0.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
|
来自: 金贝壳bf6un0sx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