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287篇文章。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结束了,在进行英语试卷讲评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学了10年英语,连基本的句子结构都没有搞清楚,更谈不上搞懂句意了。

事后我也在反思,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花费10年功夫,连英语的大门都没有进入?

对于大多数来说,学好英语,仅仅是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学习的目的决定了学习的方法,即费尽心思寻找各种捷径,认真研究历年出题规律, 以期发现解题思路,最终提高考试分数。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英语学习方面,我们的母语学习也有类似的倾向。这是语言学习共同的误区,需要通过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去帮助孩子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

01

大脑空壳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的人。

英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首先,我们要学会使用工具;然后利用这个工具,通过阅读去与西方圣贤交流思想,吸收先哲们的智慧结晶,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思想的人。

然而,我们努力付出10年青春,专注语言结构学习,却只是拥有了语言的空壳,并没有通过这个工具,学会一种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扩大阅读量是走出这一误区的有效方法之一。几十年来,受考试为导向的教育的影响,英语课外阅读一直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空白。我们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仅仅学习了二、三十篇豆腐块文章,阅读量不及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内阅读量。

当年,孙正义利用两年时间,阅读了4000本书之后,写下了40个行业的发展计划,最终确定了电脑软件批发为发展方向。

阅读使孙正义有了战略思维,成为了他人生和事业的助推器。

家庭英语启蒙是学校英语教学的补充,其核心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使孩子成为一个思维活跃、思想深刻的人。

02

为学而学

因为考试压力,我们学习英语还处于为学而学的阶段。

真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学在英语中,收获英语外。

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通过练习听力,可以提高阅读,实现以听攻读的目标;通过练习阅读,可以提高写作,实现以读攻写的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记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商;通过阅读书籍,增长了见闻,学会了沟通,有效地提升了情商;最后,英语学习是一个枯燥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考验并促进了学习者战胜困难的毅力,成功地发展了逆商。

此外,英语学习不仅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更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学习英语,改变未来。

03

中西对比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

通过英语这个工具, 我们熟悉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然后通过对比中西方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异同,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并学会尊重外国的历史和文化,更有利于沟通。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正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

只有通过研究两种语言和文化异同的起源,才能真正明白语言和文化的本质。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04

独立思考

英语是思维的外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学习一种文化,并最终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注重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地方。

语言学家 Meyers指出,学生单纯靠听老师的授课是不可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只有在与同伴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协商问题、辩论的过程中才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学习英语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英语的意义,否则英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不过是一种屠龙术,虽然令人羡慕,但没有实际用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