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个性化教育自救实验

 苗爸英语启蒙 2020-09-09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324篇文章。

用两个可以总结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忙碌。

过去人们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忙碌,这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思考。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其复杂程度不亚于金字塔的建造,而我们又有多少人为之设计过一幅蓝图、做出“工程预算”、学习“现代工艺”?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着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把孩子养大成人。对于有着高级智慧的人来说,比把孩子养大成人更重要的,是培养成才。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天使,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个个性化教育方法,在不断地进行教育自救实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

01

人生规划

如果你经常关注新闻,那么你一定了解最近的热门“AI应届生年薪可达50万,一出学校就被抢光”。

作家和艺术家艾米丽·瓦普尼克将这种人称为“多重潜力者”。

开发孩子的潜能,需要父母超前的眼光,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兴趣,并做好人生规划。

有道是,人生设计在童年。人生规划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人们常说,现在的自己,是由10年前的选择决定的;现在的选择,决定了10年成为什么样的人。

西方国家,四年或八年换一届领导班子,经常是推翻上一届的政策,推出一套新的计划,所以政策没有连续性。 中国之所以经济发展迅速,跟我们制定“五年规划”密不可分。不管谁上台,政策具有连续性,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

所以,我们至少要制定一定“家庭教育10年规划”。 目标越具体,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一个,甚至是第二个10年至关重要,因为这时候孩子的自制力较差,经常会偏离人生的目标,需要父母的监督和鼓励。

大家都知道,我对苗苗的语言学习抓得很紧,其实,数学是我一直非常重视的学科。如果对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市场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数学是选择科目最多的学科。但是,很多人都是发现孩子数学考试不及格,或是跟不上了,才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有点晚了。

因为数学在中考和高考中占得比重较大,所以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每天带苗苗预习数学,每周坚持做一套卷子。同时,我还购买了一些数学趣味知识的书籍,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高考竞争,从一年级开始准备!

02

创造创新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all we now know and understand, while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 and all there ever will b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关于培养创造力, 达芬奇谈到三个秘诀:好奇心、观察入微、异想天开。

现在流行的灌输式的填鸭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很多人一提到填鸭教育就以为指的是学校教育,事实上,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也属于灌输式的填鸭教育。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使孩子有动手动脑的时间。如果孩子都没有时间玩耍和思考,也就谈不上创造创新了。

想象力属于一种跨界思维,也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孩子听力大量的故事之后,让孩子听上半段故事,编下半段故事。和孩子一起表演情景剧,让孩子当妈妈,父母当孩子。玩脑力碰撞游戏,随便拿出一个物体,让孩子尽可能想出更多的用途。

爱做手工的孩子都比较聪明,因为这是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我家除了书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手工材料了。这也是除了画画之外,我唯一需要限定她玩耍时间的活动。

03

教育自救

既然体制内教育很难实现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那我们就应该通过家庭,进行体制外教育实验,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努力实现教育自救。

家庭教育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同时,父母要积极参与其中,跟孩子一起体验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

因为对环境不满,以及对学校系统感到失望,许多美国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从最新统计数据看,2016年全美约有230万学生选择“在家上学”,而这一数据在1999年开始调查时是85万。

相关内容可以参考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寻变--与域外教育面对面》,还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康妈学堂》。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都去选择Home Schooling,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折中的办法,比如周末和寒暑假,就是实施家庭教育实验的好时机,开发孩子的潜能,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04

个性发展

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父母的职责就是学会点燃这个火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每个孩子的性格各异,喜好不一,如果都按照同一套模式进行教育,效果自然会有差异。学校大班制教育,囿于人数所限,很难面面俱到。而家庭教育是两个甚至四个家长教育一个孩子,就应该尝试个性化教育实验。

有句话说得好:家庭教育不能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更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首先,要经常关注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学会预习、复习、整理错题、分析问题等。综合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实现孩子的个性发展,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其中包括尊重孩子的选择。教会孩子学会选择,是一种智慧。

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自我的特长,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