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 王崧舟|第五章,德育:生命的根本(2)——《语文的文化品格》系列之三十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二、身教胜于言教

王崧舟:是的,良知主体这个中心问题明确了,我们再来探索德育的两个基本点。

第一个基本点就是唤醒孩子的道德体验。这个道德体验太重要了,正像儒家的“仁”与“礼”的关系一样,我觉得“仁”更多的是一种内在体验,有了这种内在体验以后,他形于外的礼才是真诚的,是他生命之“仁”的自然呈现。我们现在要求孩子讲礼貌,这个没有错;要求孩子守规矩,这个也没有错。相反,我们的教育传统向来是讲“童蒙养正”的,童年时期正是要求学生讲礼貌、守规矩的黄金时期。但是,“养正”如果没有儿童的道德体验作为前提,那么,这就变成了一种强加。礼貌成了形式,规矩成了桎梏。

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有一次,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您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不懂规矩吗?当然不是,相反,作为一校之长的他,更能感受学生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他显然有更深一层的思考:没有爱的道德体验,任何纪律和规矩都是苍白无力的;我们从这个四岁孩子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她纯洁无瑕的爱心,也同时看到了她稚嫩而珍贵的守纪意识,她都说了摘下的花等奶奶看过了还要送还的。

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到道德行为本身能带给他幸福,带给他喜悦,带给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只有体验到这一点,你的要求他们才能真实奉行。

第二个基本点是什么呢?是道德底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些当然没错,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讲这些要求实在太高、太空了。德育的重心一定要下移,下移到道德底线上来。对孩子来说,就是要养成一些最基本的道德习惯。

一家著名的外资企业,举行了一次面向社会的公开招工。这次招聘的职位,报酬丰厚,但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纷纷前往应聘,他们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

最后一关,安排的是总经理面试。面对几乎是百里挑一的应聘者,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十分钟。”总经理走后,这帮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十分钟后,总经理准时回到办公室,他宣布说:“各位,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惑不解,没有搞错吧?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在期间,你们在我办公室的表现,就是面试。抱歉,本公司不能录用随便翻阅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

无独有偶,有人也去报考一家外企。面试中,主考官以经验不足为由,让他另谋出路。此人临走时,起身一按椅子,被椅子上露出的钉子尖扎破了手。他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是顺手拿起主考官桌上的镇尺,把钉子敲了回去,然后礼貌地走了。没走多远,此人就被主考官派人找了回来。他被郑重告知,公司决定录用他。录用的原因很简单,主考官认为,从顺手把钉子敲进去这一细节中看出,他有着良好的做事习惯,公司需要他这样的员工。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记者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卡皮察的回答代表了聚会的诺贝尔奖得主们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道:“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大思想家培根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随便翻阅文件,断送了一帮高学历年轻人的美好前程;而顺手敲进钉子,则让另一位年轻人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机遇。是的,人生的成功,必须从良好的习惯开始。

我们总是试图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个的圣人,却总是忽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最基础的道德习惯,这是很要不得的。

陶继新:基于人人皆有良知的德育教育,必然不是模式化的,必然不是机械化的,必然是鲜活的。每一个受教者都可以在自己良知的背景下,展现自己独具的个性,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潜质。也就是,每一个个体将都是被承认的、被欣赏的、被期待的。“我爱你,不是因为你表现了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你。”允许释放和表达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老师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所需所想,然后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老师是家长之外与孩子相伴时间最多的人,很多孩子对于老师的崇拜甚至超过家长,所以每一位老师都应严谨自身,因为老师是身教的第二课堂。如果孩子在家里、在学校里看到的、接受到的都是美好的,那么这个孩子是不会违背道德而行的。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提醒我们要多接触好的人、好的环境,远离坏的人、坏的环境的影响。

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他人、家庭及社会的环境呢,我们这个环境是不是够“朱”呢,我们有没有尽力地让自己成为对他人、对社会的“朱”的环境呢。如果常有省识的话,我们就不会懈怠,不会推诿,而全心致力于自身环境的优化,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而在这个终身学习者的行列里,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先行者,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影响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王崧舟:前段时间,我参加雷夫的一个学术报告会。这两年在国内教育界流行一本书,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雷夫,美国洛杉矶伯恩特小学的一位教师。我当时在现场听雷夫的演讲,觉得很惊讶。我以为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才会大讲特讲德育,没想到一个美国的普通小学老师,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我们中国老师,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雷夫讲德育,给我一个最大的启示是:身教重于言教。雷夫说,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他讲了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的一个德育故事:班里有一个孩子非常调皮,调皮到什么程度?学生坐的桌子椅子很多是破损的,破损的原因是被学生人为弄坏的,那个孩子的椅子就是被他自己给硬生生弄断的。弄断了怎么办呢?雷夫自己动手悄悄地修好了。没过多久,椅子又被那个孩子弄断了,雷夫又自己动手悄悄地修好了。这样来来去去,反复了许多次,但是那个孩子根本就不买账,我行我素,“照断”不误。雷夫说,当时他的内心有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我必须爆发,必须痛骂那个孩子,必须把那个孩子赶出去,必须让孩子受到处罚,最严厉的处罚;还有一种声音是在提醒他:你要求学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你在学生面前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当这个声音响起来的时候,雷夫就说:我不能发火,因为我对我的孩子有温文尔雅的要求。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性,我必须做出温文尔雅的样子给学生看。于是,雷夫克制怒火,继续动手修缮被弄断的椅子。终于有一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把椅子再也没有被那个孩子损坏过。

雷夫最后说,这件事他感触特别深,他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克制、温文尔雅,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德育力量。所以,他欣慰地看到,在他的立身示教下,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变得像他一样。所以,教育者自己必先受教育,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榜样。

陶继新:德育的实践性太强了。正像您所说的,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德育有时需要进行说教,但说多了就会流于说教,而惹人生厌甚至逆反,尤其是这种说教还是出于知行不合一的老师或家长之口。德育很多时候是不需要言说的,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实现的。

我们要求我们的孩子善良,如果我本善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可能不善良。别人对你善良,你回报以善良很容易;别人蓄意害你,你还能善良以对,就不太容易了,但这恰恰能够表现出真善良。在这一点,我感觉自己做得还算可以。我曾经几次被人陷害过,对此我表现得很淡然。因为我了解,一个人陷害另一个人不过几种原因,也许他是误解你,也许是有人挑拨是非,也许是真的嫉妒你。所以,对待陷害我的人,我不与之为敌,我还是善待他,今天我善待他,明天我善待他,后天还善待他。他今天不知道,明天不知道,后天不知道,也许他一辈子不知道,但又怎样呢?我心已安然。

女儿们常跟别人说,在我这里她们没有听过许多的大道理,但她们是以爸爸的处事方式为榜样,一路快乐地走着的。我想这正是您先前所说的身教的力量。身教自然而不刻意,同时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我只是按照我认为正确的去做,孩子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便不再需要过多的说教。所以,对于她们正确的行为,我只是鼓励她们不断地去做,一天到晚地去做,慢慢就成了。

我非常欣慰的就是我的两个女儿的身上,也留存了这种善良的特质。她们一个是山东大学文学硕士,一个是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美学专业硕士,虽然学业上也还算不错,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看重的是品性。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一个品性不佳的人即使成绩再突出,事业再成功,都无法成就幸福的人生。然而,美好的品性,终有一天会带给她们很多生命的奖励,即使没有,那么她们的人生也必是坦荡的,幸福的。

大女儿毕业后在我们的《齐鲁晚报》工作。刚工作那会儿,骑了辆摩托车跑新闻。有一次,她采访回报社,骑车到大门口,正准备进大门,忽然从旁边路上逆行冲出来一个骑自行车的,一下子就冲到她面前。猛地一惊,她紧急刹车,结果连车带人摔倒在地。那个骑自行车的人也摔倒了。这时,大女儿踉跄着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扶那人,还一个劲地问人家伤着哪儿没有。那人也自知理亏,而且也没受什么伤,骑上车就走了。这时,大女儿才揉了揉自己摔疼的胳膊,去扶自己的摩托。她的同事正好路过看到了这一幕,并且后来告诉了我,还说她平时就这样,总是先考虑别人,太过善良了。在我看来,我很欣慰,“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从来都是我家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我的二女儿也是如此,上大学期间学业很优秀。大学女生的宿舍里常有小争小吵,有时也会因为班干部、奖学金的名额而明争暗斗,矛盾丛生。但是,宿舍里的每一个人都跟二女儿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女儿在各种利益面前,从来都是退让,有了好机会也总是先推荐给舍友们。对她如此做事,我非常欣赏,因为,名利从来都是浮云,只有自身的文化素养、品格力量才是能够跟随自己一辈子,也是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的最重要的东西。

王崧舟:德育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是老话了,也是教育常识。但是,这些基本的教育常识已经被我们丢得差不多了。

立身示教、不言之教,这是德育的法宝和秘诀。孩子身上的问题,究其根源,往往是家长和老师身上的问题。

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批评过多;

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们;

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有敌意和强制;

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如果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们经常被我们嘲弄、怒骂;

如果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于揭孩子的伤疤、翻陈年老账;

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我们所在的集体没有宽容和温暖;

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如果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他们做不到;

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我们对他们过于溺爱和纵容;

如果孩子不懂老师的苦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们理解别人;

如果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我们的轻视和打击;

如果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我们替他们做的事和决定太多。

所以,改变德育现状必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陶继新:所谓德育,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在良知的基础上拥有选择的能力,即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不论他人如何待我,我有保有自己的良知并释放良知的权利。天地间有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规则,就是当你做了善事,你的善心会向外散发出去,宇宙的善能也会反馈给你,让你的心中充满善的力量,从而使得内心更加愉悦。这种力量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197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她曾经写过的非常著名的“人生戒律”: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你还是要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特蕾莎修女正是依从这样的良知本性在行事,尽管她的一生生活贫困、危机四伏,但她所带给人的和她所体验的,永远都是喜乐和富足。我想,这不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境界、她的道德生活状态,其实是人人可以效仿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跟她一样,良知的本体是一致的。而作为老师和家长,以此为自我提升的方向和榜样是很必需的。

您上面谈到的那个故事是在1998年1月18日到21日,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盛会上发生的事。这个故事形象地揭示了“习惯决定品格”的道理,也的确如此,当可实践性的德育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慢慢培养,就会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再经不断地浸润就会沉淀成优秀的品格。足见,儿时开始的德育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所起到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从小养成的,越小越根深蒂固。如这个诺贝尔获得者提到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用完要放到原处,要把东西分享给小伙伴”,这些都是习惯的养成。所以,叶圣陶说了一句话很有道理:“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过程,每个孩子出生伊始,便开始接受外部世界给予的各种信息,最初的他们是不加拣择全面吸纳的,然而这也正是最最重要的时刻,我们给予孩子什么,将决定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很多父母在孩子大了之后抱怨孩子一事无成,责备孩子不懂得孝顺,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成长的轨迹中一定可以寻到父母雕刻过的痕迹。同时,因为习惯是一以贯之的过程,如果父母的自我教育不够的话,孩子所效仿并学到的也必将是说教的话语后面的父母真实的行为。只要父母有一种对于至善的不断追求,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进行的最好的德育教育了。

有一位高僧,每天坐禅时,用棋子来辨别心念的善恶。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色棋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棋子,每天晚上做一次检点。开始时,黑棋子比白棋子多得多,他为此痛心疾首。接着,白棋子慢慢地增加,三十年后,他身边的棋子全变成白棋子了。

所以善念也是要精心培植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做着选择,选择私利还是选择道德。

前段时间,有一本畅销书叫《不抱怨的世界》,作者也倡导用更换手环的方式来督促自己对人生负起全责,不对外界有任何的抱怨。这也是一种对于道德的选择和练习。认同的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学而时习之。

(原载于《语文的文化品格》,陶继新、王崧舟 著;中华书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