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继新 孙双金|情智教育的提出(3)——《情智教育十日谈》系列之二十四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戳 上 面  字,关 注 我 呦!

三、对情智教育的思考

【孙双金】我对情智教育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1.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一维是“知识和技能”;二维是“过程和方法”;三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以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可以纳入“智慧教育”范畴,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纳入“情感教育”范畴,因此可以说“情智教育”与新课改理念不约而同,异曲同工。

2.“情智教育”着眼于教育的两大领域——情感领域和智慧领域,并且相互促进,和谐共生。人的发展要求情感和智慧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我们“情智教育”的最高理念就是“情智交融,和谐共生”。

3.当代教育呼唤两大精神:一是科学精神;二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情智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下一代成为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大写的人。

4.“情智教育”是中西方文化的高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治文化”,它强调的是个“情”字,“士为知己者死”是代表性名言。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治文化”,它强调的是个“智”字,“知识就是力量”是代表性名言。“情智教育”是融中西文化的精髓,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为我所用。

参加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名师名校长论坛,并作演讲

【陶继新】“情智教育”除了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契合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任何的教学与学习,如果没有感情之水的流淌,都是不可能实现高效目标的。只有情感愉悦的时候,教师之教,才能于悦中出智慧;只有在快乐情绪中,学生之学,才能于乐中出灵感。前面给您说过,我提出过一个口号,叫“情感高效”。何止于高效,有了好的情感,还会让学生身心健康,以至有益于人生的幸福。

您说“情智教育”具有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特点,太有道理了。从表面上看,两者是分离的,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可是,当有了好的情感时,智慧也多能光临。我写作时有一个感觉,当情绪特别好的时候,文思泉涌,自己都惊诧于何以写出如此之妙的语言;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即使平时一般性的语言,也不会自然流淌出来。同时,当你有了一定的知识特别是智慧储备的时候,又可以让你在撰文做事的时候游刃有余,从而优化你的情绪,越写越快乐,越做越有趣。而情与智的和谐,则让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步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情智教育”对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和谐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在小时候为学生注入这两种生命营养后,就等于为他们综合发展、优质发展积蓄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亨廷顿教授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曾断言,21世纪将是文明冲突的世纪。对于这个推断,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其实,21世纪的世界,应当是一个文明对话、相互融合的世界。文明对话与融合需要科学技术的资源,但同时也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来自人文学,文化之轻很难承载经济、科技之重,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教兴国”中的“科”与“教”如何结合,“情智教育”在某些方面可以给出比较好的回答。

(原载于《情智教育十日谈》,陶继新、孙双金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